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是什麼讓我們過敏?

是什麼讓我們過敏?

從瘙癢、哮喘到危及生命,一顆花生引發的災難不容小視。過敏看似沒有癌症那麼兇險,但也足以讓你和孩子的生活充滿煩惱。那麼首先,你知道過敏是怎麼回事嗎?

是什麼讓我們過敏?

過敏——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過敏通常是這樣發生的:有一天, 身體遇到了來自某種東西的一個蛋白,可能完全無害,我們假設是家裡烤蛋糕所用的麵粉里的。但由於一些不明原因,身體發現這種蛋白有點不妙。剛一開始可能什麼癥狀也沒有,但是身體記住它了,並開始醞釀下一步行動。

第一次接觸,激發免疫系統產生一種叫ige的抗體(免疫球蛋白e)。這些抗體位於全身各個組織里特定的細胞上,我們叫它們肥大細胞。它們呆在那裡,像機警的守衛一樣等待戰鬥的來臨。而第二次接觸很可能已經是幾個月之後,就有一些抗原和肥大細胞上的ige抗體結合了。這一次,肥大細胞激發了連鎖反應,導致一系列化學物質釋放,有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這些都能引起炎症,作用於神經末梢,讓你感覺瘙癢,影響血壓和肌肉收縮;作用於腺體引起黏液產生、血管舒張,於是你就發生了鼻塞等癥狀。

一開始輕微並單一的反應也可能因為反覆接觸同一過敏原,或者其他細胞比如t細胞的參與反應而變成慢性癥狀。有一些t細胞會對發動侵襲的過敏原有記憶,所以導致身體的某些部位持續發炎。接下來,通常的情況就是過敏原和免疫系統之間越來越劍拔弩張,於是衝突升級。

災難是如何發生的?

有些時候,尤其是當你碰到食物里的過敏原時,這過程根本就不是循序漸進的。小明吃金槍魚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之前至少已經遇到過一次這個過敏原,所以ige已經結合到肥大細胞上為免疫反應做好準備了,一旦這一次接觸引發了反應,災難就不可避免了。一位過敏症專科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小明對魚、貝類、芥末、芝麻、花生、大豆、狗、貓、一些抗生素、黴菌、花粉和塵蟎統統都嚴重過敏。雖然並不是所有的過敏反應都會危及小明的生命,但對有些病人來說,哪怕煮幾隻蝦或者扯一隻橡膠手套,都能將足夠多的過敏原釋放到他們呼吸的空氣中,並引起致命的過敏反應。

過敏會遺傳

為什麼現在過敏如此普遍?毫無疑問,過敏是有遺傳性的。父母之一有哮喘的話,孩子也有很大的概率會發生哮喘。如果父母雙方都有哮喘,那麼這一概率還將增大。有研究顯示,同卵雙生比異卵雙生的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更大。但僅有遺傳因素顯然不足以解釋過敏症增加之迅速。相關的理論眾多,有的指責城市裡的園藝設計人員偏愛產生花粉的雄性植物,有的則怪婦女們沒有母乳餵養。按這些理論,母乳餵養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過敏發生。

飲食在改變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飲食的改變。美國國家猶太醫學及研究中心專家認為,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減少了,越來越多加工過的食物,越來越少的抗氧化劑和一些礦物質的攝入,這些都是已經證實了的危險因素。

抗生素的使用也有可能導致過敏發病率的上升。有研究人員認為,濫用抗生素可能破壞了那些本可以抑制過敏的腸道菌群。

壓力也致敏?

壓力,以及在機體對抗壓力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糖皮質激素,對過敏症的產生也有一定作用。人遇到壓力的時候,免疫系統立即蓄勢待發,以對抗外界侵襲。然後,腦垂體分泌出糖皮質激素,以控制炎症反應不會過激。美國國家猶太醫學及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一些人在壓力下產生的糖皮質激素並不足以關閉免疫反應,這樣就很可能發生炎症。在一些實驗中,研究人員人為地對大人或小孩施壓,患有過敏性皮炎(一種慢性且很可能是遺傳性的皮膚炎症)的人檢測不到糖皮質激素的大幅上升。另有其他研究發現,在哮喘和花粉病病人中也有類似的情況。

臟一點好,還是乾淨點好?

另一個元兇則是環境污染,而究竟何種污染以及多大的量則是科學家們討論的熱點。其中一例是,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生活在主要高速公路邊上和接觸柴油機廢氣的孩子對過敏原變得越來越敏感。很諷刺的一點是,我們的困境並非過分污染所致,而相反的,很可能是因為過於清潔,或者說,某種意義上的過分清潔。被很多過敏症醫生所普遍接受的一個理論是所謂的衛生假說。這理論很複雜,還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雖然工業化的進程帶給我們更好的醫療條件,嚴重的兒童傳染病也少了,但這也使得我們對於衛生過於苛求。小時候不接觸臟一點的環境的話,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沒法得到錘鍊。同時,隨著能源成本的增加,我們建房子的時候越來越看重保溫效果,而保溫的同時,黴菌和灰塵也被關在屋子裡,而它們正是引發過敏的元兇。

但是如果臟一點更好的話,為什麼城裡的貧民窟里多發過敏和哮喘呢?專家補充說,不是簡單地說接觸髒的環境就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得是某種類型的臟。這指的是土壤和動物廢物中所含的內毒素和那些好的微生物。有大量的研究結果都支持衛生假說。

免疫療法有效但成本高

免疫療法的基本觀點是,當人體再度接觸同一過敏原的時候,我們能調整t細胞的反應,而不引發過敏。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注射有進攻性的物質,每周注射並逐漸加大劑量,持續三到五年的時間。但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研究人員也在開發其他機理的藥物。比如說索雷爾(xolair),這種葯需要每月注射一次,它像海綿一樣能吸附ige,保證它們不能吸附到肥大細胞上去,避免過敏的發生。它對嚴重過敏症無效,每支售價500美元。

益生菌療法靠譜嗎?

另一種阻止過敏的可能辦法是:給新生兒喂服大量的益生菌,比如酸奶裡面所含的乳桿菌。有研究表明,在容易過敏的人腸道內,這些益生菌含量相對要少。在澳大利亞珀斯進行的一項實驗中,新生兒通過連續八周喂服益生菌後,慢性濕疹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

轉基因療法怎麼樣?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常見過敏物裡面的過敏原蛋白。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者宣布,他們通過使基因沉默培育出了低免疫原性的黑麥草(不會導致花粉病)。美國農業部也培育出了不含主要過敏原的大豆品種——這種過敏原正是小明的痛苦來源。

另外,一些科學家正在對現知的低過敏原含量的花生品種進行雜交實驗。將來有一天,也許人們能生活在一個舒適無比的不再過敏的世界裡。不過,如果我們消滅了今天發現的所有過敏原,明天我們的免疫系統又將會把什麼當作敵人呢?

作者寫於2014-09-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名人醫療廣告背後的科學
兒童更易得齲齒,含氟牙膏不能少?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