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沉睡海底百餘年!甲午海戰 「經遠艦」的前世今生

沉睡海底百餘年!甲午海戰 「經遠艦」的前世今生

21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這是繼 「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迹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經遠艦」有何特別?甲午海戰經歷了怎樣的歲月洗禮?一起來看一看甲午海戰「經遠艦」的前世今生。

說歷史

甲午海戰指1894年9月17日中國和日本發生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的一次海戰,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損失慘重,共損失戰艦四艘。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接戰,直至最終沉沒。全艦僅有十六人倖存,管帶林永升及二百餘名官兵捐軀殉國。該次海戰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國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的管帶(艦長)。

考古今

甲午海戰遺迹是近年來我國水下考古工作重點之一。本次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水下考古隊利用多波束等儀器設備採集遺迹數據,結合潛水探摸,結合地方志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第二階段,水下考古隊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逐步揭露出艦體結構,並發掘清理出水文物。9月15日,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遺址中還發現一塊木牌,清晰書有「經遠」二字。艦體前端保存了艏柱、錨鏈、舷板等遺迹,外圍發現大量散落的艦體構件。水下考古清理出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質各類遺物標本500餘件,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鍋爐、斜桁、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武器裝備,以及銼刀、扳手、旋柄等船載工具。此外,遺址中還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於「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爆發前緊急添置的武器裝備。

專家談

大連莊河海域甲午沉艦水下考古隊領隊周春水:不管是中山艦,還是遼寧艦,它那個艦名,一般都是位於船舷,而且位於船舷上面,如果它是倒扣的話,正好艦名是在最下面,而且還最容易保存。

央視記者田雲華:船舷上「經遠」兩個字的確認,對於確認戰艦的身份至關重要。那麼考古隊員在向下抽泥的過程中,首先是在泥沙下1.6米的深度,發現一個排污口,隨後又在2.5米的深度又發現一個木梯子。鎖定這兩個關鍵部位後,以排污口為零基準點,按照原圖的尺寸進行比對,研究發現,這兩個字應該是位於零基準點3.3米和4.5米的位置。依照經遠艦結構圖的精確指引,在一片渾濁中,副領隊馮雷終於摸到了期待已久的「遠」字。

大連莊河海域甲午沉艦水下考古隊副領隊馮雷:當時我也去撫摸著「經遠」這兩個字,感覺到心情特別特別激動。而且看著很清楚,它這個字應該是木質的,因為它還有木紋,保存得比較完整,沒有破損。

大連莊河海域甲午沉艦水下考古隊特約水下攝影師吳立新:的確按照原來預想的,在應該發現的位置,發現了這艘船的船名,兩個大字「經遠」。本次調查中,還出水一塊寫有「經遠」兩字的木質簽牌,與艦名使用同樣字體,採用鋼印製作的手法戳印形成。

大連莊河海域甲午沉艦水下考古隊領隊周春水:小木牌上標著「經遠」兩個字,事隔五六天之後,又找到了經遠這個艦名,至少找到了兩個確切表明了經遠艦身份的物體,它就是經遠艦確切無疑。

歷史不會忘記,「經遠艦」水下考古成果是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對於近代史、海軍發展史、世界海戰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中華兒女即將迎來祖國母親69周年慶,沉艦遺迹是中日甲午海戰真實見證,它的發現還原了一段悲壯歷史,讓我們時刻銘記歷史教訓,緬懷英烈,為祖國的繁榮穩定奮發圖強。

來源:新華網、鳳凰網、央視網、百度百科等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孫國東:確保社會科學的公共性
第三屆中國社會科學倫理學專家論壇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