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年度重口美劇,飯點慎看丨毒藥頭條
原標題:豆瓣9.3,年度重口美劇,飯點慎看丨毒藥頭條
去年大概也是這個時候,毒藥君推薦一部被稱為「2017年最diao的美劇」《美國囧案》(點擊可閱讀),如果你錯過了,不妨去回顧一下。
保證不會吃虧,保證不會上當!
這部由27根丁丁引發的罪案,用三個詞來形容就是:很污、很惡搞、很爭議。
而最近放出的第二季,故事雖然沒有那麼污,但依舊保持了水準。
目前豆瓣9.3分,零差評,甚至在一些網友看來,比第一季更神。
注意!以下內容均為虛構。
《美國囧案第一季》源於兩名高中生S和P,為證明同學清白而自發拍攝的《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
視頻在某視頻網站收穫超高點擊量,並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於是,Netlflix向他們投去橄欖枝,在金主爸爸的支持下,他們為視頻加入無人機拍攝,3D效果;
貼上了Netlflix標誌性的原創標籤,正式改名並播出。
第一季播出後,觀眾反應熱烈,S和P還被邀請參加脫口秀節目。
與此同時,來自全國的熱心群眾向他們投稿,提供各種奇葩惡搞事件。
然而,在眾多投稿中,只有一起案件提起了兩人的興趣——聖伯納丁天主教高中「糞便怪盜」破壞事件。
Emmmnnn,這名字一聽就很有味道。
別急,接下來的畫面會更有味道,請大家放下手中的勺子、筷子。
正片現在開始——
《美國囧案 第二季》
American Vandal Season 2
華盛頓的聖伯納丁天主教高中是美國的一所貴族學校。
學校的校友捐款人是兩位億萬富翁和一位議員,同時學校還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籃球項目。
因此,對於聖伯納丁來說,榮譽高於一切。
然而,就在某一天中午,一切都毀了。
午餐時間,學生們如往常一樣在餐廳就餐,忽然之間,大家集體感到肚子不舒服。
你能想像幾十號人集體拉肚子,而學校里廁所有限時會出現的情形嗎?
就在這一天的聖伯納丁,最糟糕的場景出現了。
搶到廁所的學生一瀉千里,「住」進了廁所。
後來的學生忍無可忍之下,只能想其它辦法解決。
書包、垃圾桶、廁所抽紙器,他們利用任何可利用資源。
餐廳、教學樓通道,控制不住的學生只能更丟人。
整所學校被一場「棕色恐怖」席捲。
然而,更恐怖的事情還在後面。
「拉肚子事件」過後,ins上一名叫「糞便怪盜」的用戶上傳了學生們的拉肚子視頻,並@了每一位學生。
Ta還在ins上公布了作案兇器——檸檬水機。
在這之後,「糞便怪盜」還製造了兩起事件:
糞便皮納塔禮物包,Ta在英語老師製作的皮納塔紙偶中裝滿糞便。
課堂上,老師按照慣例邀請一位學生擊打皮納塔,結果,如你所見:
滿天飛shi。
糞便發射器,Ta將籃球隊T恤發射器中的T恤換成貓屎乾粉。
校籃球活動中,不知情的拉拉隊隊員朝著看台的同學們發射,結果......
滿天飛shi+1。
更甚的是,「糞便怪盜」在每次的行動前都會放出預告;
並在成功以後,將兇器照片發在ins上炫耀戰果。
這些行為在學校看來,已經超出了惡搞的範疇,在家長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校方請警察介入,立案調查。
警察在對學生們進行一番單個詢問之後,將嫌疑鎖定在了一個人身上——K。
K被懷疑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有動機。
K是個「另類」,被幾乎整個學校的人疏遠、戲弄。
他有一個外號:水果忍者,其他同學經常朝他砸水果,而他也會像遊戲里一樣給出反應。
之後同學們還會把拍下的視頻傳上網,傳播、議論、嘲笑。
K還有另外一個外號:屎麥克萊恩。
小學六年級的一次課外活動,坐在草地上的K在起身後,屁股上沾了臟污。
同學們發現後,以為他拉褲子,其中一位同學還給他取了這個外號。
從此,「屎麥克萊恩」就伴隨著K,從小學到高中。
種種跡象表明,K在學校受到了霸凌。
因此,他的動機就是報復同學。
第二,有人證。
而且,這個人證不是別人,正是K的好友T。
T向警察舉報說在拉肚子事件之前,K的舉止非常奇怪。
首先,他們之前一起逛超市的時候,K背著他偷偷購買了許多神秘物品(疑似瀉藥);
其次,事件當天,K故意撞倒了一位老修士的檸檬水,隨後換了一杯杏仁茶;
以及,餐廳里的座位本來是按照小群體固定的。
但事件爆發前,K刻意調換了座位,坐到了給他取外號的同學身邊。
因此T認為他是為了更近距離看到該學生丟臉。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問了,T不是K的好朋友嗎?為什麼要舉報他呢?
對此,T表現得是受不了良心的譴責。
而實際上,他曾誤以為K報警破壞了同學們的「逃學派對」,後來自己還被踢出兩人組建的樂隊。
因此對K心生怨恨,他的舉報有報復之嫌。
然而,學校和警方並不在乎這些,他們只需要找到「真兇」。
在審訊過程中,K一開始否認自己是「糞便怪盜」。
但是在校方和警察的威逼利誘下,最後承認了所有罪行,並受到了休學、禁足處分。
幸運的是,學校里還是有人相信K的,她就是K的另一個好友CL。
也正是CL向S和P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夠調查真相,證明K的清白。
S和P帶著團隊和設備住進CL的家,並開始對與事件有關的所有人進行採訪,進而抽絲剝繭地查到真相。
他們先是從K的奶奶那裡得知,事件當天K也是受害者,他如果真的是糞便怪盜的話,為什麼自己沒能躲過呢?
接著,根據糞便怪盜的ins,他進行了四次作案。
然而,目前曝光的只有三次。
隨後,在一次採訪英語老師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教師休息室里出現了糞便怪盜ins發的第四次作案工具。
如果,沒有第四次作案,糞便怪盜的ins是什麼意思?
如果發生了第四次作案,就可以證明K不是糞便怪盜,因為案件發生時,K正在接受禁足處分。
那麼,校方隱瞞真相的行為是否可以看作是為了挽尊,強行給K定罪呢?
這時,一個關鍵人物解答了他們的疑問:性感管理員。
在第四起事件發生後第二天,管理員就莫名其妙地離職了。
當S和P找到他的時候,他告訴二人自己是被教導主任加薪調職的。
同時敘述了當天教師休息室里的慘狀。
果然,第四次作案是存在的,這也證明了K的無辜。
事情看起來峰迴路轉,然而當CL找到教導主任的時候,對方卻威脅她保持緘默。
因此,他們必須找到更有力的,讓人無法辯駁的證據。
在整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地確定嫌疑人,又一次一次推翻自己的懷疑。
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了這所學校里更多的暗箱操作。
對於老師,學校會和他們進行利益交換,保證老師在調查過程中當一個沉默者。
對於學生,差別對待成了常態。
籃球明星D,可以在校園裡放任自由,而不受到懲罰。
當S和P對他產生懷疑時,籃球教練卻站了出來為其做不在場證明。
原因是,D能夠為學校拉到更多的贊助投資。
明星學生屢次犯錯無所謂,而普通學生G卻因在網上惡搞被開除,失去了上學的權利。
學校只會維護能夠給學校帶來利益的「好」學生。
這個表面上看起來開放的天主教學校,其實藏污納垢。
欺凌、種族主義、階級主義,人際剝削,一個都不少。
但就像是網友評論的,這所學校只不過是一個縮影,它的問題存在於整個社會。
另外,《美國囧案第二季》還引出了社交網路的議題。
這一季通過大量的社交媒體、小視頻反應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狀態。
S和P也多次是從網路視頻、聊天記錄的細節中出發現能夠扭轉調查局勢的信息。
最重要的,事件最終令人咋舌的真相與網路世界緊密相關。
前方有劇透!
因惡作劇被開除的G心生怨恨,因此他利用工作之便竊取別人的社交賬號,佯裝美女與學生網聊。
一段時間後,他利用這些學生的隱私照片威脅他們幫他復仇。
而這些學生之所以會一步一步落入陷阱,是因為他們在現實世界受到欺凌或感到孤獨,需要在虛擬世界尋找安慰。
當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又害怕被暴露在現實中時,他們就不得不被操控了。
G恰巧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他認為所有人都帶著假面具,他要撕開這些人虛偽表象。
而這也正是《美國囧案第二季》所要升華的主題。
我們這一代在觀察的同時,也在被觀察。
在網路世界,我們給自己創造了許多副「面具」,或許是對自己的一種隱藏,或許也是一種保護。
但是,要知道我們隱藏越多,曝光越多。
所以,沒有絕對安全的網路,下次修手機電腦時一定要小心!


※首播就打破韓國收視紀錄,可惜你們都在追流星花園丨毒藥頭條
※華人導演真牛,拍出了全世界最成功的恐怖片丨毒藥推薦
TAG:毒藥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