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此人捧到天上,朱棣接著捧,捧得他目空一切,最後喝葯了
人常說,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話說著簡單,做起來卻很難。能做到榮辱不驚,坐懷不亂的人真的是很少。古代有許多有被皇帝寵幸,位高權重,最後的結局卻很慘。究其原因,就是太得意忘形,太忘乎所以了。下面我們說的這位,被朱元璋捧到天上,朱棣接著捧,捧得他目空一切,連朱元璋兒子、朱棣兒子都不放在眼裡,最後怎麼樣?喝葯了!
此人叫茹瑺(1358—1409),明湖廣衡山藻江人,明朝著名大臣。茹瑺相當聰明,六歲就能背千家詩,十歲就能熟讀《大學》《中庸》。十六歲入國子監、太學。太學是明朝的最高學府,相當於清華、北大。
茹瑺還在國子監讀書的時候,朱元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青年書生趴在台階下。朱元璋問他是誰,他說是南嶽神,是來輔佐朱元璋的。第二天,朱元璋到國子監聽講,一見茹瑺,和他夢裡看到了青年學生一樣,於是把茹瑺叫到面前,問他是哪裡人,他說是南嶽衡山人。朱元璋大喜,以為茹瑺是天賜的良臣。當即就封茹瑺公承敕郎。
從此以後,茹瑺就發跡了,先當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書,不久轉正,後又加封太子少保。朱元璋對他非常信賴,經常稱他為「賢人君子」,並頒「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鐵券丹書,蠲免其田塘園林賦稅,還賜「繩愆糾繆」圖章一枚,下旨在衡山城南門外建貢元坊一座。瞧瞧,朱元璋是不是把他捧到天上了?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即位,茹瑺由兵部尚書改任吏部尚書。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朱允炆派他和李景隆、王佐去和朱棣和談,結果他投靠了朱棣。並勸朱棣繼承大統。
朱棣登基後的一個半月內,連頒兩道誥敕,封茹瑺兒子茹鑒為中奉大夫,將秦王次女長安郡主許配茹鑒為妻。賜茹瑺「賢人君子」圖章一枚。永樂元年,又封茹瑺為忠誠伯,食祿一千石,特進榮祿大夫。于衡山開雲樓下敕建宮保牌坊一座。朱棣除讚譽茹瑺「威儀山立,氣宇淵深。品物咸熙,令聞昭著於四方」外,還特賜御詩一首。詩中稱道:「古今多出忠良士,罕有茹公立大勛。」朱棣在朱元璋基礎上,又把茹瑺往上捧了一大截。
這個時候,茹瑺可能已經找不著北了。到老家建完府坻回朝時,首先犯了「不送趙王」罪。趙王就是朱棣三兒子朱高燧,不送就是朱高燧到茹瑺那兒串門時,茹瑺沒出門送人家。這就等於沒把朱棣兒子放在眼裡,經他家裡的告發,茹瑺被抓了起來,但朱棣沒有治他的罪,將他免官回家。
茹瑺回家時路過長沙,又沒去拜見谷王朱橞,朱橞是朱元璋兒子,他等於又沒把朱元璋兒子放在眼裡。朱橞是藩王,又有打開金川門迎朱棣之功。朱橞把這事跟朱棣一說,朱棣讓錦衣衛把他抓起來了。
這時候,茹瑺才知道事兒大了,覺得自己肯定活不了。於是上兒子茹銓買來毒藥,自己喝下去死了。卻不知,朱棣沒有要他死的想法,他是自己多心了。結果他兒子又被彈劾毒害父親,死罪雖免,卻也落個發配廣西河池戍守的結果。直到仁宗即位後,茹瑺兒子一家才被放回,沒收的田產也歸還給他們。
從古至今,有不少人因為一時走運而一步登天,如果登天之後頭腦不清醒,得意忘形,很可能就會落得和茹瑺一樣。所以,做人還真得保持低調,不然真的是爬得高,摔得慘。


※這幾件兵器真詭異!中國最奇,一種不見血打不停,一種殺不著祭血
※古代五大奇門拐:第二拍頭殺,第四轉圈殺,第五絞肉殺,五日必死
TAG:京津小飛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