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代狀元之後,今靠乞討為生

清代狀元之後,今靠乞討為生


在以前的「皇朝」時代,狀元作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有著極高的地位,也是窮苦之人獲得富貴生活唯一的途徑。




圖中的這位老人就是清朝狀元牛鳳山的後代牛師靜,年過七旬的他曾是60年代的大學生,因為受到了刺激,記憶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至於何因不得而知,自從精神受到刺激之後,他堅守著祖先牛鳳山的狀元府長達50多年,雖受到關注,但他卻拒絕捐款,不失祖先之風氣。




牛師靜居住的祖宅是清代的狀元府第,查閱史料,在滿清統治中國的二百多年間,武狀元共有109位。而牛鳳山,則是唯一的牛姓武狀元。




清道光十三年,牛鳳山27歲,中一甲第一名,即武狀元,官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第,又封武功將軍,曾任甘肅涼州中營游擊,加副將銜,後晉封總兵,官得四世一品封贈。牛鳳山之子牛瑄於咸豐八年中鄉舉,同治乙丑中進士,名噪一時。門外的石碑記錄了狀元府以前的輝煌。





該座莊園坐北朝南,以著中院為主,一字排開。從東往西分為東、中、西院,如大鵬展翅一樣,總面積在2400平方米之多。由於莊園依山而建,紅石根基,高約70米左右,所以進入莊園的時候必須從東面緩緩上一個山坡,走上幾十步的台階(30多米高)。狀元府大門更是氣派,脊高7米,檐高4.9米,深4.5米。門樓堂皇高大,門樓堂皇高大,硬山式青磚小瓦脊上雕刻龍獸,氣勢雄偉。





門上方青石刻「聖旨」二字,其下又醒目地並排著三塊青石匾額,分別題為:「將軍第」、「狀元府」、「太史第」共九字。頭門兩邊又鑲嵌紅石刻聯、青石刻聯各一副。



額聯均為傳臚牛瑄書寫,其字融妥,書法精練。門內上方懸掛「父子文武狀元傳臚」木刻大匾。大門正對狀元府客廳,步行約50米,穿過東院、中院前門,進入客廳先跨入月亮門,進內五間房上下二層,此處是接待客人之所。





此房下面是二孔紅石窯,房子建在窯頂之上,房子內有木梯可以下去。窯洞深約10米,寬約4米,高度5米,並排二孔內部相通,有小洞沿梯可直上房子內部。




出窯洞門外2米許為寨牆邊沿,深30餘米,全部為紅石壘砌。莊園共建有41孔窯洞,房子30餘間,但是如今卻不復存在。除了風雨對狀元府造成的傷害,人為的因素也在不斷加快著狀元府消失的步伐。





到了牛師靜這一代,家中也是出了多名大學生。而牛師靜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寫的一手好字,深受其他同族人的喜愛。但自從受到刺激之後,生活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宅依山而建,共有41孔窯洞,房子30餘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房子雖殘缺不堪,但氣勢猶存。




2009年,牛師靜的父親牛邦賢去世之後,其他的四個兄弟也搬走了,就剩下牛師靜自己一個人獨居在這裡。




沒有柴火燒的時候,牛師靜就把家裡的老樹砍了,有時想不開了,就會把牆和窯洞扒了,更是將祖上留下的頂子床以著15元的價格賣給了別人,家人知道後,就想著追回來,可是始終沒有結果。沒有辦法的幾個家族老人就來這裡勸說牛師靜,牛師靜一氣之下就外出了。





沒有生活來源的他選擇了外出乞討,雖然是乞討,但牛師靜卻穿的很乾凈。自己縫的衣裳,戴灰布帽,背著行囊雲遊四方,一年四季乞丐裝。雖說乞討,但牛師靜卻從不主動討要錢財,即使別人主動給予,也要視情況而定。




牛師靜說,他一個人不用花錢,走到哪裡有口饃吃就行,生活很知足。當地政府得知後,給他補辦了補貼,但牛師靜卻不要,他說「其他的人比自己更需要這些錢,所以就沒有要」。




沒有水電和門的「狀元府」,和以前的門庭若市相比起來比較的凄慘。牛師靜夜晚入睡前都會用破布把窯洞門口堵住,布上再放上磚頭壓住,防止野獸入侵,屋裡沒有燈,牛師靜就會點蠟燭照明。




炕上放著老人的衣服,鋪卷,雖然殘破,卻十分的整潔和乾淨,平時講話或者其他的動作會顯現出深入骨髓的教養。





牛師靜老人的事迹被媒體報道之後,有人將通往「狀元府」的路清除的一乾二淨。很多人前來探望,並為其準備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並為其籌集了善款。但牛師靜卻說不要,後來在志願者的勸說下,給他講解這些物資都是社會上愛心人士捐給他的,好心人的心意,牛師靜才接受。




但給他的現金堅決不收,牛師靜說「我不要錢!我也花不著,給需要的人用吧」。如今牛師靜依然生活在這裡,隨著媒體熱度的退去,這裡又恢復了往常的寧靜。



我老家原來也有一個,是晚上走夜路時被人拍了一下嚇壞的,後來安排在中學食堂挑水,每天挑著水桶自言自語,許多白牆上都留下他運算的高等數學,那榜書真漂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信or不信?耶穌真的存在過嗎?
乾隆皇帝玩兒美玉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