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8.明意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18.明意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明意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宣化上人 講述

O6意法二處(分四)

P1標舉二處 P2雙以征起 P3就法辨妄 P4結妄歸真

今P1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P2雙以征起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阿難!現在我再跟你講「意緣法塵」的道理。汝常意中所緣:你常常在意中裡頭「所緣」;這個「緣」,是攀緣的緣,我們修道人最要避免的,就這個攀緣。這攀緣心一有,就是障道因緣;這由第六意識作怪,生出一種攀緣心,你很不容易修道的。你做多少的善事,你用攀緣心來做,那都是假的;你就度了多少眾生,你用攀緣心來度眾生,那也是假的。所以這個,阿難你常在你意裡頭所緣的善惡無記三性:有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善性」,就是一切的善法。「惡性」,就是一切的惡法。「無記性」,就是非善非惡,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平平常常的。

生成法則:由善性、惡性和無記性這三種的性裡邊,生成這個「法塵」;這個「法」不是佛法的法,是法塵。「則」,有一定的規律,而生出來這個法塵。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這個心,就是第六意識,就是那個意。這個意所緣的法,你說它是在心裡所生出來的?還是在離開你這個第六意識,另外它有一個方向和住所嗎?你的意思怎麼樣?講一講啊!

P3就法辨妄(分二)

Q1破即心所生 Q2破離心別有

今Q1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阿難:阿難現在莫測高深了,對佛的境界,他不敢窺測了,不敢講了。所以在佛問了之後,阿難也沒有回答。佛又叫了一聲阿難,為什麼叫阿難呢?就是叫阿難注意聽,不然,佛說出來的時候,阿難若睡著了,就是說了也白說,沒有人聽了!所以叫了一聲:「阿難啊!」這把阿難從夢中給驚醒了,不會再去睡覺了!

若即心者,法則非塵:你若說這個法就是從心裡生出來的,就是第六意識,那這個法就不是塵了,與塵沒有關係的。非心所緣,云何成處:你的心本來是緣著塵境,法既然不是塵,你心也緣不到了!你連緣都沒有地方緣,又怎麼能有一個地方呢?所以這「意緣法」,沒有一個地方的!

Q2破離心別有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這個法若離開心,另外有個地方;那麼法它自己的性,知不知道自己是法呢?你講啊!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這個「異」當「離異」講。如果說這個法它知道,有知覺的。有知覺的,這個就叫「心」;那麼「心」沒有離開你,它就不是塵。因此,若說「這個」是心,那就和其他人的心量是一樣的,不是個法塵。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那麼,在你這兒就是你的心,怎麼可以說你的心和你分開分成二個呢?要知道心就是心,它怎麼會和你分成二個呢?

若非知者:照我前邊的道理這麼樣一講,你又說這個法塵它不知道,是無知的。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那麼這個法塵既不是色、聲、香、味;沒有色,也沒有聲,也沒有香,也沒有味,也沒有觸覺所知道的離、合和冷、暖,和前邊那五塵的境界不同,也沒有個虛空相──虛空還有個相啊?你說這個法在什麼地方?這樣問阿難。這回阿難怎也不敢講話了!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現在在色、空這兩種的塵相;在色上,這個法塵無所表示;在空裡邊,它也無所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那就不應該在人間更有另一個空外之處,為法塵所在之處。心非所緣,處從誰立:若在空的外邊,心也不能緣這種法塵。那麼這個法的處所,在什麼地方建立呢?是誰給它建立的呢?

P4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因為這個,所以你阿難就應該知道:法的規律與心,這兩種也是沒有處所的,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找的。

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麼意緣法這種的道理,這兩個處所也都是假的,不是由因緣所生出來的,也不是由自然生出來的;這也是從如來藏妙真如性裡頭,一種狂妄所化現的相。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誦持〈楞嚴咒〉身口意三業都放光
生病就是預告,教你趕緊修行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