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明明是AK47自動步槍的仿製版,為什麼中國56沖卻被稱為衝鋒槍?

明明是AK47自動步槍的仿製版,為什麼中國56沖卻被稱為衝鋒槍?

原標題:明明是AK47自動步槍的仿製版,為什麼中國56沖卻被稱為衝鋒槍?


中國在1956年前通過引進蘇聯技術設計定型了幾款輕武器,統稱為56式槍族,但它們都是完全不同的槍型。其中56式半自動步槍是仿自SKS半自動步槍,而今天介紹的56式衝鋒槍才是AK47自動步槍的親兒子。


新成立的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在輕武器方面除了從日軍、國軍手裡繳獲的萬國牌武器及其仿製品,破舊落後不說,武器彈藥規格不統一造成的後勤壓力也非常大。於是,我軍尋求從蘇聯引進技術,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很多武器系統的奠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不得不說,那個時代的蘇聯援助算是比較實在了(雖然夾雜著複雜的利益考量),從產品圖紙到工藝規程等全套技術資料,甚至還有部分硬體都統統給了我們。所以在短期之內,56式衝鋒槍就設計定型了,被命名為1956式衝鋒槍。


56式衝鋒槍與AK47的性能差不多,就不再多贅述了。二者在外觀方面是有一些差別的,比如說AK-47的準星為半包式兩側護翼,



ak47


而56式衝鋒槍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56式衝鋒槍還配備了摺疊式的。


56沖


56式衝鋒槍系列的射速可達600發每分鐘,彈匣容量30發,使用56式步槍彈,有效射程為400米,集火可對500米範圍內的目標進行殺傷,但是在我軍內,更傾向於把它當做一種在近距離上形成火力壓制的武器。因為是繼承了AK47的衣缽,所以很多毛病也和AK47別無二致,比如說射擊時震動劇烈,連發時精度極差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56沖是仿自AK47自動步槍的,為什麼卻被命名為56式衝鋒槍呢?


那就要從1950年代的實際情況說起了,在毛爺爺時代,我軍的戰術指導思想還是"全民皆兵",即通過對民兵進行武裝,擔負起一部分國防任務。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軍非常看重單發步槍的作用(像56半這樣,可以大量裝備而且不會消耗太多彈藥),在近距離時要求刺刀見紅,一方面彰顯了我軍的英勇,另一方面也說明確實是沒那麼多錢去裝備。



所以,56沖剛開始只在步兵班中少量裝備,用於在近距離上進行火力壓制 ,再加上替換的是54式衝鋒槍,所以多方考慮,最後把這款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命名為56式衝鋒槍


在對印反擊戰之後,我軍逐步開始增加56沖的裝備數量,到對越反擊戰時已經成為了步兵主力裝備。在對越作戰後期,56沖又被更加先進的81式所取代。雖然在我軍逐步退役,但是56式衝鋒槍還是在當年隨著輸出的革命被大量出口到了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並且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時說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戰鬥機飛行員的衣服,都是沒有紐扣的?
戰場上為何不允許士兵向天空開槍?這樣的後果讓人承受不住!

TAG:小時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