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盯一個字看久了,反而感覺不認識了?原因在這!

為什麼盯一個字看久了,反而感覺不認識了?原因在這!

你肯定有過這樣一種體驗——

長時間盯著某個字看,

或者重複寫一個字,

就會覺得這個字越看越不對勁,

越寫越不認識……

別不承認

想想你被老師罰抄作業的時候……

為什麼字看久了,

反而感覺不認識了?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神經活動被你「玩累」了

盯著一個字看久了,容易產生陌生感,這一現象被稱為「語義飽和」。

早在1907年,美國心理學博士瑪格麗特?弗洛伊?沃什伯恩,就在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如果對一個單詞注視得太久,它將變得奇怪而陌生。」

1962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者里昂?雅克布維茨,將這一現象命名為「semantic satiation」(語義飽和)。

20世紀60年代,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腦在接受持續相同的刺激後,會產生神經疲倦。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一直賣命地工作,高強度運轉後疲憊了,出現短暫的「罷工」。

字看久了產生陌生感,就是因為人們的眼睛持續接受同一個字的刺激,連續不斷地把相同信息,傳送到大腦相對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這個位置的神經活動就會由於疲憊而受到抑制,最後造成聯想阻斷。

以色列海法大學心理系教授魯斯?基姆奇的研究發現,在複雜結構的圖形里,整體輪廓和局部元素間的組織關係是同時被感知的,但如果注視的時間超過690毫秒,整體圖案的感知要更遲緩些。在某種程度上,看漢字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長時間盯著一個字,由於神經活動會降低,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僅能注意到字的某一部分,從而使這個字喪失了整體感,繼而對這個字的讀音和意義的記憶也會變得模糊。

盯著一個字看能解壓

「語義飽和現象」不僅存在於對字的識別上,還包括其他視覺、味覺等多個方面。比如,我們面對一個熟人或本來已經熟悉的地點,看久了也會覺得陌生。利用「語義飽和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焦慮。

比如演講焦慮,對那些飽受口吃折磨的人來說,不斷地重複一些單詞,會使大腦神經疲倦,也可以弱化由此產生的焦慮感。

如果你有時會為「不認字」感到煩惱,可以轉轉脖子,動動手指,暫時不去看這個字,過段時間再回來看它,就會發現順眼多了。

來源:微信公眾號「生命時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全球年齡最小安樂死病患僅9歲
彌足珍貴的「差一點」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