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疫情暴發,為什麼還說「可控」?

疫情暴發,為什麼還說「可控」?

2015年1月下旬,網上曾盛傳「北京某大廈一半人得了麻疹」,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很快通過微博發布消息、通告疫情:截至1月26日,該大廈發生的麻疹暴發疫情中一共報告了23例麻疹病例。同時表示為了防止麻疹疫情的傳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已及時赴現場採取了病例隔離、消毒、麻疹疫苗應急接種等控制措施,完成三千餘人的麻疹疫苗應急接種,並強調當前疫情仍在可控範圍。各家媒體紛紛轉發了這一消息,大家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不禁表示疑惑,疫情的「可控」究竟是指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什麼是「暴發疫情」講起。

暴發(outbreak)是個流行病學專有名詞,是用來表示疫情流行強度的一個指標。暴發特指在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有很多相同病人出現的情況,深入調查這些病例,會發現病例間存在關聯。根據全國麻疹監測方案要求,麻疹暴發標準為10天內同一單位發生2例,這樣來看,這次北京某大廈已經輕鬆達到了「暴發」的標準。雖然暴發疫情聽起來很可怕,但由於暴發僅僅涉及到了一個局部地區,因此病例數往往並不十分龐大。大家應該還記得,前幾年肆虐全球的「甲流」曾被WHO宣布處於「世界大流行」的狀態,所謂的「流行(epidemic)」也是一個用來表示疫情強度的指標,是指某地區疾病的發病數量達到了歷年發病平均水平的3~10倍,如果疾病的發病數量超過了流行水平,波及範圍超出了省、國乃至洲際範圍,才可以被稱為「大流行(pandemic)」。流行和大流行會造成大量人群感染疾病,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也十分巨大。與之相比,一座大廈的麻疹暴發就顯得頗為微不足道了。

了解了什麼是暴發疫情之後,讓我們來聊一聊如何控制疫情。

與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慢性病不同,傳染病的獨特之處在於可以傳染給他人,因此才需要「控制」,也就是減少疾病向健康人群的擴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想控制傳染病,就得先了解傳染病是如何「傳染」給健康人的。現代醫學分析發現,傳染病的傳播需要3個環節,三者缺一不可,它們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如果沒有了傳染源,也就沒有了傳染病(舉個例子,之所以說人類已經征服了天花,就是因為我們已在自然界徹底消滅了天花病毒,沒有了天花病毒,就沒有天花了)。控制傳染源是人們最容易想到的一種對付傳染病的方法,中世紀的歐洲米蘭,一旦發現了瘟疫,政府就會下令把染上了瘟疫的房子用圍牆圈起來,病人只能呆在裡面活活等死。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務工作者不需要用這麼殘忍的手段也可以控制住傳染源,保護我們不被傳染。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體內排出,再次感染新宿主的過程。不同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千差萬別,其中經空氣傳播是最為常見、也是傳播效率最高的方式,傳染能力最強的傳染病基本都擁有經空氣傳播這一途徑。最後一個因素是易感人群,這是指對疾病沒有免疫力的人群的總稱,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那些擁有疾病免疫力的人群,我們稱之為免疫人口。免疫人口在預防疫病擴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這些人不但自身不會被傳染,而且當大量的免疫人口分布在傳染源周圍時,就能夠對那些沒有免疫力的易感人群起到屏障作用,可以使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四處碰壁找不到能夠感染的個體,從而中止傳染病的流行(圖1)。

由此來看,當初米蘭政府想要把病人圍起來的策略還是正確的,只不過用錯了材料,正確的圍牆不該是石塊和泥漿,而應是不會被感染的免疫人口。當然,除了上面所說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點生物學因素外,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也對傳染病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流感總是發生在冬春季,那是因為流感病毒耐寒不耐熱,夏天火辣辣的陽光可以很快殺死流感病毒,而冬天人們總是呆在室內,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又溫暖如春的辦公大樓里,這也給病毒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一個宿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疫情暴發,為什麼還說「可控」?

控制傳染病而採取所有的措施都是圍繞上文中提到的3環節來展開的。首先,針對傳染源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主要目的是減少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的接觸。依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甲類傳染病(鼠疫和霍亂)、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和SARS病人必須實施隔離治療。其次,針對傳播途徑的主要措施是消毒等去除自然環境中病原體的方法。為室內空氣進行消毒,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線照射、臭氧消毒、0.5%過氧乙酸熏蒸等。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公共場所,不僅要保證充足的新風量,傳染病高發季還會經常使用含氯消毒劑對通風系統進行消毒。最後,針對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包括了疫苗接種、藥物預防以及使用個人防護措施。接種疫苗可以極大的降低易感人群被傳染的幾率,以麻疹為例,自從我國開展大範圍接種疫苗,麻疹患者的數量下降了99%。而在不得不接觸傳染源時(比如去年發生在非洲的埃博拉疫情,在醫務工作者為患者進行治療或在實驗室操作病毒時),做好個人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圖2)。

疫情暴發,為什麼還說「可控」?

對於傳染病防控來說,只要將3環節中的1環控制住,就會打斷疾病傳播的鏈條。在這次麻疹疫情的應對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隔離了患者(控制傳染源)、對大廈做了消毒(切斷傳播途徑)、還對大廈中的人員進行了應急免疫接種並要求取消集體活動與會議(保護易感人群)。採用三管齊下來防止傳染病繼續擴散,同時沒有新發病例出現,因此可以說疫情處於可控範圍。但麻疹屬於潛伏期較長的傳染病(6~21天,常見10~14天),據《麻疹暴發處理現場指南》的規定,在暴發出現21天內,如果無新病例出現,才可認為暴發終止。所以現在應繼續做好各種預防措施,不可掉以輕心,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參考資料】

[1]流行病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突發傳染病防治教程.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作者寫於2015-02-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髮型適合自己?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