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在天津的老照片

溥儀在天津的老照片

這一組溥儀及家人當年在天津拍的老照片,來自微博@深圳唐哲。

1929年,天津。清遜帝溥儀1924年移居天津張園,房主張彪非常忠於溥儀,每天親自打掃衛生,以示衷心,但他去世後,其兒子馬上變臉,要溥儀支付700元月房租。溥儀決定遷居。他選中距張園百步之遙,陸宗輿的私宅「乾園」。溥儀借給陸氏3萬大洋,作10年房租抵押。1929年,溥儀遷入乾園。後來他將乾園改為「靜園」。搬家後,他拍了這張全家福。現在「靜園」

靜園,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70號,(在當時日本租界區宮島路),始建於1921年。靜園初名乾園,為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居住於此,更名「靜園」,寓意「靜以養吾浩然之氣」。現在已經改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溥儀搬出後,靜園幾番易主,歷經變遷,先後作為辦公用房和住宅使用,院內、樓內搭建違章建築600平方米,到整理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雜院。2007年7月20日,整理修復後的靜園作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對外開放,先後獲得「中國旅遊品牌魅力景區」、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靜園為三環套月式三道院落,即前院、後院和西側跨院。前庭院建有西班牙式二層(局部三層)磚木結構主樓一座,西半部為通天木柱的外走廊,東半部為封閉式。一樓恢復大餐廳、小餐廳、會議室、會客室、文綉卧室等;二樓恢復祠堂,溥儀和婉容的書房、寢室等。樓內裝修非常講究,主要房間均配置護牆板、壁櫥、博古架、書架等,裝飾風格均為依照溥儀研究專家的考證精心挑選,使遊客身臨其境,真實的體會到上世紀的那段歲月。復原陳列展品依據當初擺設,以清末民初的老傢具、飾品為主,具有當時的時代特徵。輔助陳列主要收錄與溥儀及靜園有關的器物,以及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以展示溥儀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全過程。

工作人員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以及專家考證,加之對現場的深入挖

靜園庭院夜景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庭院主體採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植庭院植物,力求清雅素靜。結合現代的功能的需要在前院作了停車場,在庭院中心復原了水池噴泉,使其成為庭院的中心景觀。前院南牆處結合功能需要和景觀視覺美感的需要在車位處設計了景觀架。庭院植物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餘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靠東面平房原為傳達室、廚房、汽車庫等。修復之後在此設有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影像資料室以及值班。

靜園主體建築屬於折衷主義風格,帶有日本木構建築特點和西班牙建築的樣式。門的結構和材料選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樸素自然而簡約,然而它的緩坡屋頂、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內細部裝飾則有明顯的西班牙中世紀建築風格。

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人文價值,整理公司復原和仿製了部分室內傢具及生活用品,並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上千幅歷史圖片和120萬字的文史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建成了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

溥儀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以「紫禁城的黃昏」、「津門寓公」、「出關以後」為主題,分三部分展出了有關溥儀的百餘張珍貴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你該虛心向別人學習而不是盲目當皇漢
我國又出了一個膽大領導,敢為老百姓說話的人!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