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宏亮瞻局丨光榮級兩洋出擊,透視導彈時代的巡洋艦海軍(上)

宏亮瞻局丨光榮級兩洋出擊,透視導彈時代的巡洋艦海軍(上)

原標題:宏亮瞻局丨光榮級兩洋出擊,透視導彈時代的巡洋艦海軍(上)


9月12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弗拉基米爾·普京和安倍晉三又見面了。按照日媒統計,這已經是兩人作為國家元首的第22次碰面,不可謂不頻繁不「親近」。然而這第22次會面與此前的21次一樣,雙方無論在俄方關心的經濟合作還是在日方牽掛的北方四島(俄方稱「南千島群島」)歸屬這兩大核心議題上,都沒有談出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即便這一結果並不會讓外界感到意外。而作為少有的新聞點,普京拋出了一個所謂「不設任何限制先簽和平條約」的積極思路,安倍竟一時語塞——對他來說也許這是唯一恰當卻又無奈的回應方式。


一句話搶佔了主動和先機,俄總統已經達到了目的。

安倍赴會的東方經濟論壇已經是第三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了。這座城市的俄語涵義野心勃勃——「統治東方」。為了這一目標,符拉迪沃斯托克自劃歸俄羅斯版圖以來的最重要身份一直都是要塞和軍港。1871年帝俄太平洋艦隊駐地從尼古拉耶夫斯克遷於此,9年後該地才正式升格為「市」。而在1917年十月革命後的西伯利亞國際干涉行動中,日本、美國,以及中國北洋政府的軍隊都曾進佔過這裡。冷戰結束後,即便莫斯科一再宣稱打算將該市打造成俄遠東太平洋沿岸最大的經貿中心,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為太平洋艦隊母港的濃厚軍事要塞色彩卻從未改變過。


不過就在普京和安倍會面當天,金角灣的艦艇駐泊區卻顯得有些冷清。在距離軍港不遠的遠東聯邦大學會場內,安倍首相為了北方四島「殫精竭慮」,普京則除了面對面見招拆招外,還「有意無意」的為「老朋友」準備了一場「炮艦外交」的好戲。就在9月12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在距宗谷海峽約190公里的鄂霍次克海海域「清晰」拍下了大量俄太平洋艦隊航行照片,這支由28艘艦艇組成的龐大編隊包括艦隊旗艦「瓦良格」號,3艘無畏級和2艘現代級驅逐艦等重型遠洋艦艇,太平洋艦隊可謂精英盡出。


作為「東方-2018」戰略大演習的一部分,該編隊剛剛結束了在鄂霍次克海的多輪導彈試射演練;次日,其中數艦卻並未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是順勢南下穿越宗谷海峽進入日本海。當然,這一幕又被日本巡邏機「清晰」捕捉到了。


典型的俄羅斯風格,東方經濟論壇顯然並非只有經濟。


俄日領導人在海參崴會晤之前,俄太平洋艦隊28艘艦艇南下日本海,創冷戰後數量之最。圖為日本抓拍的俄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光榮級巡洋艦。


老朋友


這幾天正「揚威」日本海的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肯定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自2012年中俄首次舉行年度「海上聯合」演習以來,除了今年5月的「海上聯合-2018」外,這艘排水量上萬噸的光榮級巡洋艦在此前6年從未缺席過。且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瓦良格」號有大動靜,國內各路媒體按照「慣例」,總會不厭其煩的為其貼上「航母殺手」的標籤。


其實「瓦良格」與中國的緣分遠不止於此。人們應該還記得,「遼寧」號航母之前的名字也叫「瓦良格」。在更早前的195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還譯制並公映過一部蘇聯電影《瓦良格巡洋艦》,這可能是中國大部分普通民眾第一次聽說「瓦良格」。

此「瓦良格」自然非彼「瓦良格」。雖然都是巡洋艦,但屢次參加中俄聯合軍演的「瓦良格」號卻是在1989年聖誕節才服役的。電影中的那艘「瓦良格」則更具傳奇色彩,它是帝俄海軍第一艘防護巡洋艦,建造於美國,自沉於朝鮮,日俄停戰後被打撈,日本人將其改名「宗谷」號,1916年又還給俄羅斯。這還不算完,一年後該艦易幟歸了蘇維埃,又過幾個月竟然被英國皇家海軍劫走,在愛爾蘭海岸一直服役到1920年才解體出售。


對於這樣一個傳奇的艦名,後來的蘇聯海軍不打算放棄。1988年12月4日,一艘歷史上最強大的「瓦良格」在黑海造船廠下水,沒人會想到未來它將成為中國航母的起點。一年後,光榮級巡洋艦「紅色烏克蘭」號服役。蘇聯解體時,已完工70%的「瓦良格」號航母被荒廢在船台上。但俄海軍不能沒有「瓦良格」這個名字。1995年,光榮級3號艦「紅色烏克蘭」號被果斷改名「瓦良格」號——它的前艦名此時顯然已經非常不合適。也許在這一刻,俄國人已經真正意識到那艘7萬噸級的巨艦已經永遠不可能再懸掛聖安德烈旗了。


一個艦名,數艘戰艦。它們的歷史正好見證了俄羅斯民族和國家的百年興衰。曾經的帝國與「牢不可破的聯盟」如今都已不再,那支一度在全球海洋與美國超級航母艦隊爭霸的海軍日漸凋零。似乎只有「瓦良格」是永恆的,它仍然擁有被稱為「航母殺手」的資本……


傳承


與美國海軍不同,先天不足的蘇聯海軍一直沒有建立起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水面艦隊。冷戰年代,在缺乏大型平甲板航母的情況下,紅海軍只能圍繞導彈巡洋艦來編配自己的水面艦群。其實這些巡洋艦也只是配角。在冷戰初期和中期,與其說蘇聯水面艦隊是一支反航母力量,倒不如說是一支潛艇護航力量更貼切。此階段紅海軍真正的作戰平台是多達上百艘的攻擊型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分給水面艦群的任務一是反潛,二是防空,目的是為核潛艇在公海大洋上的獵殺與核打擊保駕護航。

在上述作戰思想指導下,蘇聯海軍相繼發展出肯達級、克列斯塔級、卡拉級等多型擅長反潛的導彈巡洋艦。然而到了上世紀70年代,蘇攻美守的冷戰格局出現,蘇聯海軍在「紅色馬漢」戈爾什科夫指揮下,開始在全球海洋與美國海軍爭奪霸權,這支海軍甚至一度成為勃列日涅夫向全球輸出蘇聯價值觀的政治工具。


顯然,只有潛艇的海軍是不可能完成上述「政治任務」的。為此,蘇聯海軍開始規劃其下一代水面艦群,其核心就是奧廖爾級核動力超級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以及光榮級常規動力巡洋艦。由於後來核動力航母項目在高層政治鬥爭中下馬,基輔級輕型航母和第比利斯級常規動力航母(即後來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取代了奧廖爾級的位置。



蘇聯海軍水面艦艇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化始於戈爾什科夫時期,但在實踐中,巡洋艦而非航母,成為蘇聯水面艦隊的核心。圖為「彼得大帝」號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總的來看,紅海軍這一代水面艦艇更加強調防空和反艦能力。基洛夫級和光榮級均裝備完整的編隊區域防空系統,而上述所有主力戰艦更是全部配備遠程重型超聲速反艦導彈。


此外,由於超級核動力航母計劃被終止,巡洋艦在水面艦隊中的核心地位得以保留。實際上,蘇聯人將基輔級與第比利斯級航母就定義為「重型載機巡洋艦」。它們的艦載機不具備美軍艦載機那樣的遠程制海制空能力,它們的任務是為巡洋艦隊提供防空及反潛掩護。基輔級和光榮級上的SS-N-12「玄武岩」,以及基洛夫級和第比利斯級上的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才是用來與美軍航母爭奪制海權的利器。


而所有這一切也都被如今的俄羅斯海軍所繼承,目前俄海軍水面艦群的遠洋作戰體系——無論裝備還是戰術——都與紅海軍沒什麼不同,唯一的區別是規模和戰備水平,以及其所導致的能力萎縮。


王者


如果不考慮艦載機,在全球所有水面艦艇的反艦能力排行中,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肯定是毫無爭議的王者。然而,由於蘇聯解體後缺乏維護資金,目前俄海軍僅有一艘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在北方艦隊服役。值得注意的是,北方艦隊雖然還擁有排水量更大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以及大量可作為專用旗艦的中輕型水面艦,卻仍然將「彼得大帝」號作為艦隊旗艦。這也再次證明巡洋艦在俄海軍水面艦隊中的絕對核心地位。


已經快被外界遺忘的基洛夫級近年迎來轉機。一度退役封存的基洛夫級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從2015年開始接受升級改裝,原計劃2018年重新服役,但由於缺乏資金,升級工作非常不順利,目前的最新消息是該艦將於2021年完成改裝。「彼得大帝」號原計劃今年開始升級工作,也因「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入役時間推遲,「彼得大帝」號的改裝很可能會被推後到「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重新入役之後。至於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和「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則前景不明,仍處於封存狀態。


無論從排水量、火力,還是航速等各方面來看,基洛夫級都是名副其實的戰列巡洋艦。該級艦滿載排水量高達2.8萬噸。其安裝有一套高效的混合動力系統,包括連接兩台蒸汽鍋爐的2座KN-3壓水核反應堆,以及2台GT3A-688燃氣輪機。當戰艦日常巡航時,其所有動力均來自核反應堆,此時的最大巡航速度可以達到28節;當戰艦需要更高的應急航速時,2台GT3A-688燃氣輪機會並聯工作,使基洛夫級達到32節的最大航速。


基洛夫級4艘艦的武器配置略有不同,以目前唯一在役的「彼得大帝」號為例,該艦安裝有兩套以相控陣雷達為指控核心的「里夫-M」區域防空系統,可以同時引導24枚遠程防空導彈攻擊12個目標。在基洛夫級服役前,蘇聯海軍先在一艘卡拉級巡洋艦上對SA-N-6區域防空導彈和左輪冷垂直發射系統進行了測試,這些新技術都被用到了基洛夫級上。該艦同時還裝有垂直發射的SA-N-9「匕首」和SA-N-4「壁虎」點防空系統,以及「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並可搭載3架卡-27反潛直升機。



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其重新入列必定會大大提振俄海軍的實力與士氣,但目前看來難以按計劃完成改造。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哀悼田家炳逝世:一生貢獻國家,令人景仰
北美三國合辦!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共獲2026年世界盃舉辦權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