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道教養生追求道德本性的回歸之復歸於淳樸

道醫學堂丨道教養生追求道德本性的回歸之復歸於淳樸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復歸於淳樸是道教形體養生與精神養生的根本。在《道德經》中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人為什麼要復歸於朴?在《淮南子.本經訓》中說:「太清之始也,和順以寂漠,質真而素樸,閑靜而不躁,推而無故,在內而合乎道,出外而調於義,發動而成於文,行快而便於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悅而順情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是以不擇時日,不佔封兆,不謀所始,不議所終安則止,激則行,通體於天地同精於陰陽,一和於四時, 明照於日月,與造化看相雌雄。是以天覆以德,地載以樂,四時不失其敘,風雨不降其慮,日月淑清而楊光,五星循軌而不失其行。當此之時,去玄至碭而運照,風麟至,若他兆甘露下,竹實滿,流黃出而朱草生.機械詐偽莫藏於心。」可見,復歸於朴是少有詐偽,莫生機心,從而達致淳真而質樸,這就是形體養生與精神養生的真諦之所在。


      


可人本來淳真性拙而質樸,但隨著人們對欲求的嚮往,人們的朴性越來越變得不淳。這種觀點,在《莊子.繕性》就曾談到過,其說:「逮德下衰,及燧人,伏裝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淳散朴,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感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燧人、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都為古代的帝王,在他們行政之期,自己都有所發明、創造或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的行為。比方燧人氏,傳說其發明鑽木取火,改生食為熟食;伏羲氏曾馴服野M而畜牧之;神農曾攻打共工氏,而黃帝曾與蚩尤交戰;堯讓帝位於許由,而舜則讓帝位於禹。他們都曾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們本有的朴性而開始運用智慧,這也說明人們開始有了爭鬥之心而逐漸遠離了淳真質樸的本性。


      


遠古時代的淳樸多顯現於合於自然,如莊子說:「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天,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古世之人生活於混沌蒙昧之中,與純粹相伴終生而能淡漠無為。那時候的人們不妄為而能與自然永恆,那時天地陰陽和諧而寧靜,鬼神互不擾亂,四時合於節令,萬物互不相傷,群生壽終正寢。人們雖然有心智,卻棄之不用,這就稱之為最純粹無雜的「至一」時代。之所以說其為「至一」,因為人性只一無二,也就是說人無好壞、美醜之別,生食來之即食生食,而燧人氏之鑽木得火,則使人們有了生熟之別,味於美味之選。這樣人們也就有了好與壞適與不適的選擇,也就不再是「至一」,而是有所區別,也有所選擇,這也就離淳真質樸越來越遠,這自然不是道教所推行與崇尚的。


      


道教所推行與崇尚的是古人之淳厚質樸,並教人通過修鍊,使自己的心性歸返根本,合於道性,,達到「體和神清,虛夷忘身,乃合至精,返我之宗,復與道同」的境界。


      


道門先賢都主張返樸而歸真,以復歸原始混沌淳厚樸實的自然狀態,這就是精神養生的最高境界之一」。 後世許多高道都以返樸歸真作為修身的理想而追求之,並認為朴為大道之根本,所以道門中人不事枝葉,務尋根本。「 若徒尋枝葉填塞胸臆,或循跡不化,執象以求,雖極精進,如木無根,亦復無益。學道之人,當出其誠意,鏟去邪見,使巧詐不存,以固道本,且拙以藏之,愚以守之,清經涌之,靜以養之。」在《莊子.繕性》中說:「文天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感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又說,「古之存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他,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




對於淳樸之性的回歸,道教多繼承和發揚老子反樸歸真的思想特點。我們從《河上公章句.安民第三》中便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其說:」上化清靜,下無貪人。放鄭聲,遠佞人。不邪淫,不感亂也。愛精重施,髓滿骨堅。反樸守淳。思慮深,不輕言。不造作,動因循。德化厚,百姓安。」若上面以清靜之道凈化自己或以請靜之道教化世人,下面便潔身自好,凈而不染,不存壞想。的確平民的不貪在於上面不染的影響與教化,否則,上貪污腐敗,下同流合污,自難清靜。不貪者就是要求為政者「不漁食百姓也」,這屬於不貪方面的反樸守淳。本來春秋戰國時鄭國的俗樂與雅音因為相背而受到儒家的排斥,在河上公看來,如果能放棄鄭國的俗樂,遠離諂佞小人,不邪欲淫亂,愛精重施,髓滿骨堅,常使百眾不生詐人之智,以使其返回到質樸的從前.持守敦厚的道德,因循於自然的規律作為,天下自然太平穩定,這其中包括不邪淫和精神方面的反樸守淳。除此之外,還有「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方面的反樸守淳,也就是物質上的反樸守淳。不論哪一方面的「 反樸守淳」,河上公都認為當「樂其質樸之俗,不轉移」,這就是河上公所提出的反樸守淳的理由和意義。




當然 道教對於「淳樸」的演示與理解不僅限於此,其反樸守淳的思想同其它的道德倫理一樣,認為對「反樸守淳」思想的推行是上層領導者的主要責任,其說:「智慧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奸詐」。上面「賤德貴言,賤質貴文」,下面則響應以奸詐大偽。而「大丈夫謂得道之君也。處其厚者,謂處身於敦樸」。道教對反樸守淳有深深的理解,其中存有令人深思的真精神,這主要體現在希望能回歸到「三皇結繩無文」的真朴時代。但其也存有些許的無奈,認為「人君迷惑失正以來,其日已固久」,本來「人行清廉,欲以化民,不以傷害人也」,可是「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




河上公反覆提出「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國者,不以道教民明智巧詐也,將以道德教民,使質樸不詐偽」;「我常無欲,去華文,微服飾,民則隨我為質樸也」。這裡的質樸實也就是行節儉之道,也說明時有的「君」已經奢侈到不足以教化平民的地步,他們違敦厚而行欺詐,背質樸而行奢華,以至於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這怎麼能是為君者的所為?對於凡常百眾而言,他們有慾望,但有道之君不能隨他們而行凡常之眾的慾望,而是應行聖人之「欲」。




何為聖人之欲?河上公認為:「聖人慾人所不欲。人慾彰顯,聖人慾伏光;人慾文飾,聖人慾質樸;人慾於色,聖人慾於德」。聖人的所為之「欲」,無非「欲使天下質樸忠正,各守純性」。從河上公對淳真直朴的反覆解釋和提示中,可以了解社會對道德之風淳正的需求,也說明社會道德的淪喪時日已久,其認為只有使原初的社會道德回歸,才是社會走向健康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經》中認為失去本真的根本原因在於浮華。如其在《去浮華訣第七十二》中說:「天地之性,非聖人不能獨談通天意也。故使說,內則不能究於天心,出則不能解天文明地理,以占覆則不中,神靈不為其使,失其正路,遂從感亂,故日就浮華,不得共根基至意,過在此,令使朴者失其本也。」浮華是外在的東西,人們如果只追求外在的東西,自然就會失去本真,可謂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這顯然不是道教所追求或讚美的;恰恰相反,道教所追求的是金玉其內而敗絮其外。也就是要求其內心不失卻本真,而外在卻顯現出一副與眾 相類的面貌,實也就是被褐懷玉的種真情流露。而這種表現不是有意而為的,相反卻應是一種發 自內心的自然狀態。也或者說素樸與淳真本來是人的真性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習染的不同而受到影響以至於改變。能夠始終不渝於道,才合乎於道的行為,這就要求持守淳樸之道。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免費結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這9類人秋季免疫力差最易生病,提高免疫力少得病的方法在這兒!




一杯菊花茶喝走4種不適!中醫自用的喝茶防病法!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daojiaoh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東方道醫,手到病除
大蔥、小蔥、白洋蔥、紅洋蔥差別這麼大,吃錯後悔一輩子!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