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黃土變黑陶,秘訣是什麼?

黃土變黑陶,秘訣是什麼?

黑陶是中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600~4000年)典型的器物,代表著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文明的發展水平。其中,蛋殼黑陶代表了當時制陶技術的最高水平,由於它「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但是,您知道嗎?黑陶一開始並不是黑土,而是由黃土燒制而成。那黃土是如何變成黑色陶器的呢?秘密就在黑陶燒制環節。

黃土變黑陶,秘訣是什麼?

製作黑陶的土料要求非常嚴格,一般需要將土加水進行多次沉澱過濾,使泥料細膩無顆粒。經過坯體製作、塑型砑光、陰乾雕刻後,就要進入最關鍵的燒窯環節了,就是在這一環節中,黃土變成了黑色陶器。燒制黑陶的溫度要求很高,一般在800~1200攝氏度之間。為了使溫度上升得快且保持穩定,需要將陶器一層層碼放到窯里後封住窯頂,只留下放入燃料的窯口。各地燒制黑陶的燃料有所差異,有的是松針、木炭,有的甚至是破輪胎。但是燃料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能夠產生濃濃的黑煙,這就是黃土變黑陶的關鍵所在。

點燃燃料,窯內溫度慢慢升起,使窯內溫度穩定在800度以上,此時達到了黃土陶坯變黑色陶器的重要條件——高溫。再放入能夠產生濃濃黑煙的材料,如松針、破輪胎等,從而產生了大量黑煙,在連續燃燒一段時間後,就要及時封嚴窯口,從而實現高溫滲碳,使碳元素滲入到黃色坯體中。它的原理是這樣的:燒烤過的陶器坯體由於水分大量排出和有機物分解,內部結構接近真空有極強吸附力,此時燃燒過的燃料在氧氣不足情況下產生含碳元素的黑色濃煙,微小碳顆粒便由表層滲入陶坯體內,從而達到了黑陶無釉卻烏黑髮亮的藝術效果,這就是黃土變黑陶的奧妙所在。

黑陶表面碳元素最多,因此最是烏黑髮亮,越靠近坯體內部,黑色濃度逐漸減輕,由此可見,高溫滲碳法使黃土變成了黑陶。

(作者:任久伏)

作者寫於2015-02-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下雨天怎麼開車才安全?
電視節目受歡迎嗎?用腦電波預測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