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時間中的旅順1:阿列克謝耶夫並非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

時間中的旅順1:阿列克謝耶夫並非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

據李潔《日俄戰爭時的兩個阿列克謝》考證,阿列克謝耶夫並不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

斯大林時代當紅作家斯捷潘諾夫是「皇叔說」的始作俑者。

對於發生在清光緒朝末年的日俄戰爭,中國歷代的教科書講述不多,故人們對當時的帝俄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其人知之甚少。

1954年,作家出版社翻譯出版了《旅順口》,這位阿列克謝耶夫是重筆描繪的開場人物。

小說開篇,是俄太平洋艦隊的將校們在旅順口的海軍俱樂部舉行舞會,舞會的主題是慶祝艦隊司令斯達爾克的夫人的命名日。

舞會開始不久,值日官向艦隊司令長官報告說:遠東總督駕到!

斯達爾克連忙偕同夫人走往門廊去迎接。

阿列克謝耶夫年齡並不老,他和顏悅色,穿著皇室禮服,一走近艦隊司令長官夫人跟前,吻了吻她的手後,便莊嚴地同她一起走入舞廳。

舞者與樂隊同時停了下來,人們不約而同地起立向總督鞠躬致敬。

阿列克謝耶夫向樂隊大聲道好,又向全場人士欠身答禮,並請大家繼續跳舞。於是,一對對的男女又旋轉起來。

阿列克謝耶夫的軍銜為海軍上將,其行政職務是關東總督,而且還是整個俄帝國遠東地區唯一擁有侍從將軍頭銜的人。

侍從將軍,亦譯作侍從武官,是沙俄時代武職的最高榮譽,其相對的文職是御前大臣。只有極少數資深的文武大臣才配擁有其中一頂桂冠。

所以,其地位之顯赫,不言而喻。

斯捷潘諾夫加了個注釋:阿列克謝耶夫(生於1843年——原注),是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亞歷山大三世的兄弟。

如此說來,這位總督是老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同父異母兄或弟,也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伯父或叔父了。

李潔 自2014年春開始解讀日俄戰爭時,無論從大連的地方史專家和作家的相關專著中,還在在網上,曾一直被「皇叔說」誤導。

只是,這位總督一會兒在旅順口布置防務,一會兒在聖彼得堡出席御前會議,實在令他困惑。

若乘國際列車從北京經滿洲里前往莫斯科,也要耗時6個晝夜,往返一趟,至少需要十幾天。

百多年前,火車速度比現在更慢,往返一趟,恐怕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阿列克謝耶夫哪有工夫像神行太保一樣倏爾來又倏爾去?

原來,日俄戰爭期間,俄國確實有兩個「阿列克謝」。

在聖彼得堡的那一位「阿列克謝」,生於1850年,其全名為阿列克謝伊·亞歷山德洛維奇,擁有帝國最高一級爵位——公爵,人稱阿列克謝伊親王或大公。他確實是尼古拉二世的祖父亞歷山大二世的私生子,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的同父異母兄弟。因沙皇是俄羅斯帝國陸海軍大元帥,所以,他以大元帥的代表身份主管海軍事務,位居海軍大臣之上。

俄國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

沙皇派在遠東地區負全責的那個最高軍政長官,生於1843年,其全名為阿列克謝耶夫·葉甫蓋尼·伊萬諾維奇,與皇室毫無血統淵源。

如果硬說有什麼關係的話,那便是他因與名字相似的皇叔相識以後,才有了不斷晉陞的機緣。

而且,兩個人的俄語名字是不一樣的,前者為Alexey,後者是Alexeyev。

當年,在日本和中國出版的時事雜誌《日俄戰紀》上,有這位阿列克謝耶夫的詳細介紹。

日本人把此人譯作「亞力克塞夫」,而把遠在聖彼得堡的「海軍元帥」譯為「亞力克生」。

該刊的第一編上,就有《俄將亞力克塞夫事略》:

亞力克塞夫,亞米尼亞人,一千八百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生於俄國佗利亞縣。幼入海軍士官學校受軍人教育,一千八百六十三年卒業,充士官候補生。……一千八百六十五年,補海軍少尉,會美國南北交戰隨林沙士基將軍使美,頗有閱歷。……一千八百七十五年,隸亞力克生(即阿列克謝伊)親王部下,調「蘇愛多拉那」軍艦,游弋大西洋、地中海。

早在百多年前,人們就知道在遠東主持工作的這個人,和在聖彼得堡主持軍機的那個人,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攀附上只有25歲的親王那一年,阿列克謝耶夫已經32歲。

據《日俄戰紀》記述,阿列克謝耶夫20歲從軍校畢業後,從上艦當士官開始,不知什麼原因,晉陞海軍中尉後卻一直在原地踏步走,而且走了整整10年。

謝爾蓋·尤里耶維奇·維特,清史料中譯作韋德或威特,是末期兩代帝俄時代最重要的廷臣,是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政治家。

維特明白無誤地告知世人,這一個「阿列克謝」是如何與那一個「阿列克謝」聯繫上的。

這是《維特伯爵回憶錄》里的阿列克謝耶夫:

他在海軍服役期間也沒有什麼昭著的功勛。他發跡的經歷是很特殊的。當他是一個年輕的海軍軍官的時候,曾隨阿列克謝伊·亞歷山德洛維奇親王作週遊世界的航行。據說到達馬賽的時候,這些歡樂的旅行家辦了一次酒席,這位年輕的親王的行為非常失禮和強暴,以至被警察傳訊。據說阿列克謝耶夫當時居然使警察相信是他而不是親王犯了無禮的罪。他付了一筆罰款,從此便贏得了親王的寵信。

亞歷山大三世繼位以後,阿列克謝伊晉為公爵,並被派往海軍部主持工作。

從此,阿列克謝耶夫也時來運轉,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寬闊——他被海軍部以少校視察官的身份派駐法國監造了本國購置的一艘新型戰艦。

《日俄戰紀》上說他在法國「越三年,聲名藉甚」。

新艦造好後,被亞歷山大三世親自命名為「格爾尼羅」號。格爾尼羅是一位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立下顯赫戰功的俄軍將領的名字。

一直在法蘭西督造該艦的阿列克謝耶夫,順理成章地成了這艘新戰艦的艦長。

1889年,21歲的皇儲尼古拉·亞歷山德洛維奇赴希臘參加該國太子君士坦丁的婚禮。

希臘太子君士坦丁是俄羅斯太子尼古拉的表哥。

歸國時,海軍部安排接尼古拉回國的軍艦,正是「格爾尼羅」艦。

第二年,「格爾尼羅」號編入太平洋艦隊,赴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途中,在亞丁灣與巡遊遠東的尼古拉的座艦會合,為其護航。

1894年秋,中日兩國爆發戰爭。已經晉陞海軍少將銜的海軍副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奉令乘地中海艦隊的戰艦前往觀戰,並留任太平洋艦隊司令。

「三國干涉還遼」期間,也是阿列克謝耶夫坐鎮海參崴威懾日本列島之際。

1896年,阿列克謝耶夫晉為海軍中將,隨後調為黑海艦隊司令。

曾指揮該艦隊的32艘戰艦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演習,尼古拉二世親臨檢閱。

1899年12月,即中國北方爆發了排外的義和團運動之前夜,阿列克謝耶夫被派回遠東,在俄國租借地旅順口就任關東州行政長官兼太平洋艦隊司令。

兩個「阿列克謝」的交集大抵如是。

除了名字相近之處,再是他倆的軍銜也相同,都是海軍上將。

所以,當年,想必不少在旅順口服役的俄軍官兵以訛傳訛,合二為一,把兩個人當成了一個人。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日俄戰爭期間,有兩個「阿列克謝」,一個是一直在聖彼得堡的俄國海軍統帥,一個是一直在旅順口的俄國關東總督。

但願人們不再以訛傳訛。

李潔:作家,歷史研究者,著有《文武北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南丟的大連街 的精彩文章:

圖說大連21感恩美國朋友羅納德.瑞
圖說大連20:探訪共慶巷名人故居,尋找《桂林山水》作者陳淼舊居

TAG:海南丟的大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