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抗戰英雄參加過中國遠征軍,活了113歲,被稱為抗戰活化石

這位抗戰英雄參加過中國遠征軍,活了113歲,被稱為抗戰活化石

這位抗戰英雄,參加過中國遠征軍,活了113歲,被稱為抗戰活化石

文│小先生

戰爭當中,其實當場被殺死的軍人只不過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受傷的戰士,因為醫療條件不佳,救治不及時,因此去世的人要比當場陣亡的還要多。這就是古代戰爭死人甚多的原因之一,第一是因為古代醫療條件太差,第二則是因為軍醫太少。所以現代軍隊都配備了足夠的軍醫,建立了戰地醫院,一旦戰士受傷就可以送回後方醫治,因此軍醫就成為了現代軍隊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付心德就是一位軍醫,他生於1900年,祖籍河南項城,和袁世凱是老鄉。

雖然父母都是農民,不過付心德早年也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則是到了濟南英國基督傳教士開的學校免費學習醫學知識。但是等到付心德29歲那一年,他親眼目睹在濟南的日軍尋機挑釁,槍殺了四千多中國軍民,一位名為蔡公時的官員被兇殘的日本兵割掉耳朵和鼻子之後殺害,可見日本兵的殘忍。而且教會學校就在濟南的市中心,因此日本兵就公然衝進學校大喊大叫。日軍的暴行深深刺激了付心德,他和魯迅產生了一樣的想法: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不過他和魯迅走的路子卻是截然相反,魯迅選擇以筆桿為槍支,文字就是他射出的子彈。而付心德卻是毅然決定投筆從戎,拿起槍彈保家衛國。這也可以說是當時那個年代的熱血男兒共同的選擇,正所謂「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從此付心德毅然加入軍隊,一身戎裝的他隨部隊參加了37年的淞滬會戰與南京會戰,38年的武漢會戰,39年的長沙會戰,沒有一場不是殘酷到極點的戰役,可以說付心德是身經百戰。而等到1943年,付心德隨軍入滇,成為中國遠征軍的一員。

1944年7月,付心德隨同部隊渡過怒江,到達龍陵前線戰地醫院,準備參與戰鬥。而這就是所謂的龍陵血戰,也是整個滇西反攻戰中最為殘酷的要塞爭奪戰,經過長達四個月的戰鬥,陣地反覆易手,中國遠征軍以傷亡近三萬的代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而戰鬥過程相當殘酷,戰士們意志十分堅定,付心德的老朋友,上尉高介軍患有胃病,依舊強忍疼痛和敵人纏鬥,和日軍肉搏。等到付心德帶領救護隊打掃戰場,發現中日兩軍士兵互相撕咬而死的有一百多人,高介軍臨死前嘴裡還咬著一隻日本兵的耳朵。

中國遠征軍在1945年拿下畹町,成功將日軍趕出國界,而付心德則是選擇在龍陵解甲歸田,並且認識了比自己年齡小20歲的雲南姑娘李竹芝。她極為仰慕這位抗戰英雄,因此毫不猶豫的嫁給了他,婚後的夫妻兩人育有六男一女。後來有一位志願者前往雲南探望付心德,聽到了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付心德的幼子出生時,他還在農場改造,妻子生產後下肢癱瘓,就把兒子送人了。

結果等到付心德回來,上山採藥把自己的病給治好了,而且還把小兒子要了回來,可以說是醫術神奇,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而付心德作為醫生,在世時始終堅持不吃肉,不喝酒,不宴請,因此他的身體十分健康,也十分長壽,足足活到了2013年,享年113歲,被譽為「抗戰活化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軍閥謝文東反覆無常,不僅投敵賣國,還給日本天皇下跪
她本是曹操女兒,卻被送入宮中,更當了皇后,弟弟最終把她逼退位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