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陪孩子做作業 怎麼陪

1532字,建議閱讀時長3分鐘

很多家長白天上班累得夠嗆,回來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但是,有的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不僅沒有起到讓孩子提高做作業效率、養成良好習慣的作用,還無意之中讓孩子產生了厭學、過度依賴父母等行為。這種情況下,家長辛苦不說,孩子還不領情。

於是,很多家長乾脆就放棄了。其實,有實驗證明,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人們工作的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更好,孩子學習也是如此。

那麼,家長怎樣陪伴孩子做作業才是正確有效合理的呢?


◆ ◆

做作業之前有5問

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作業的事情,可以向孩子問一問下面5個問題:

1、今天每科老師都布置了哪些作業?

2、你計劃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

3、你覺得每科作業的難點是什麼?

4、為什麼會認為這個是難點呢?

5、你打算怎麼解決這些難點呢?

不要小看這幾個問題,從以上5個問題中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孩子今天的學習情況。

孩子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腦海中會構造一個系統體系,然後從框架上把今天所學的內容回顧一遍。

而且,家長清楚了孩子的作業量,心裡估計一個完成的時間,然後徵詢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樣有利於糾正孩子做作業拖拉的壞習慣。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會傾向於先從容易的開始,然後再集中精力攻克難題。第二個問題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比較擅長哪一科,同時又在哪一科比較薄弱。從這些小問題中捕捉到孩子偏科的傾向,並及時糾正。

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這個問題了解孩子的作業哪些是腦力活,哪些是體力活。像是類似抄寫語文生詞這種「體力活」可以讓孩子放在精神不濟的時候做,而理解、背誦、做數學題之類的作業就要在精神充沛的時候進行。

最後三個問題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了解有哪些內容沒有掌握好,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沒有掌握好這一個知識點呢?是上課走神了,還是知識點本身就很難理解?孩子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家長協助,哪些他自己能搞定?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 ◆

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不是陪著孩子做作業,而是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寫作業。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作業本,一旦發現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字寫得不好看,或者是題目做錯了,他們便一邊幫著孩子修改,一邊指責埋怨孩子:「又錯了,你怎麼不想清楚再寫呢?」「說過多少次了,就是記不住,你是榆木腦袋嗎?」

這種看起來好像很負責任的做法,其實是對孩子專註力的一種很大的干擾。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會無所適從,他的關注點就只有一個——家長什麼時候離開。孩子的興趣和能量之門無法打開,慢慢地,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所以,當家長了解了孩子的作業情況後,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可以在旁邊靜靜地看書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孩子自會向你諮詢。在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做作業?怎麼陪?答案都在這裡了


◆ ◆

如何給孩子檢查作業?

檢查作業時,如果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家長不要一股腦地全指出來。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指出具體的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的範圍,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比如,家長可以說「這道題做得不錯,但是有一處地方是不對的,用你的火眼金睛仔細看一看」,如果孩子發現了,不要忘了稱讚一下他;即使一時無法找出來,家長也不要失去耐心。

數學作業要重點檢查孩子的做題思路,解題步驟,算式的列法,計算的結果要讓孩子自己確認;語文、英語作業,如果發現了錯別字,只需要在下面畫個小圓點,不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寫法,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查字典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睿媽認為,低年級階段,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是必要的,不過一定要講究科學方法。改正平時陪伴中的錯誤做法,不斷根據孩子的情況作出適應性的調整,才能讓孩子真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一個自覺、高效的學習狀態,才能達到今後無需陪伴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