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習俗大集合,你知道幾個?
說到中秋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當然是!
放!假!
哈哈!皮一下,讓我們步入正題!
月亮,月餅,桂花香
就會讓人聯想到
中秋節是個闔家團圓的日子
所以今天長壽君就來和大家
分享一些傳統的中秋節習俗
一起來了解哦!!
你也可以記記筆記哦!
賞 月
民間中秋賞月約始於魏晉時期
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
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
祝福親人,「千里共嬋娟」
拜 月
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向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賞 花 燈
中秋賞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彩燈高豎起來之意。
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子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
燃 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美景,美不勝收。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湖廣一帶習慣用瓦片疊於塔上燃燈,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習俗。
吃 月 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按照傳統習俗,吃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
賞 桂 花 · 飲 酒
我國飲用桂花酒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每逢中秋之夜,欣賞桂花,在陣陣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也是一些地方的傳統習俗。
人月兩團圓
怎少得了美食相伴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
也有一些時節性的美食
想想就得流口水
品 螃 蟹
「秋風響,蟹腳癢。」蟹,可謂中秋美食的「當家花旦」。在中秋宴席之上,一道「蟹味雙拼」是必不可少的。
吃 田 螺
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廣東人家中秋節的壓軸食品,一來民間認為吃田螺可明目,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來認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來田螺有殼,剝殼食肉為「食心(新)轉運」之兆義,以求去邪氣、晦氣。
另一方面,「螺」字與粵語「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夜吃田螺,有豐收之意,代表五穀豐登。
種種趣味盎然的中秋習俗
體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
但是別忘了
總有幾顆心牽掛著你
習俗再多,回家團圓才是真。
長壽君提前祝您,節日快樂哦!~
來源:休閑北碚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