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鎮南關長牆即將失守,老將領兵橫刀躍陣,能否以血肉之軀抵擋狂悍的法軍?

鎮南關長牆即將失守,老將領兵橫刀躍陣,能否以血肉之軀抵擋狂悍的法軍?

原標題:鎮南關長牆即將失守,老將領兵橫刀躍陣,能否以血肉之軀抵擋狂悍的法軍?


湖北衛視《大揭秘》節目播出時間,已調整為周二至周六早上6:30播出,重播時間照舊。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1884年,法國將侵略矛頭直指中國,總理茹·費里叫囂「征服中華帝國」。法國遠東海軍司令孤拔率領艦隊首先從海路發動進攻,台灣基隆即告失守;駐紮在馬尾港的福建水師也很快全軍覆沒,海戰的成功大大刺激了法國的侵略野心。18852月,法國將軍尼格里率法國陸軍一萬餘人,向駐守諒山、鎮南關的清軍發起猛烈進攻。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逃,一把火焚毀諒山城,又丟棄鎮南關,直到七十公里外的龍州才停下腳步,廣西大地為之震動。此時中國的南方的門戶已經洞開,身在廣州督戰的兩廣總督張之洞又該怎樣應對危局呢?


鎮南關


清政府在越北及中越邊境一帶駐有四十個營,約三萬人馬,兵力不可謂不多。但由於將帥大多昏庸怯懦,各軍之間互不協調,加上軍紀廢弛,兵無鬥志,致使清軍一敗再敗。張之洞深知如果法軍入關,南寧將無險可守,一旦廣西陷落,廣東勢必不保。趁法軍尚未入關,應該趕緊調配兵力、增補兵器給養,以圖再戰。然而,目前更為棘手的是,前線缺少一位得力的統帥。


左宗棠


朋黨之爭始終貫穿於中國古代政治和傳統社會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認「私利」而不從「公理」,大清王朝在這一點上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中法開戰以來,清軍在各個戰場屢屢失利都與朝堂上的黨爭不無關聯。晚清最突出的朋黨之爭就是湘淮黨爭,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是湘淮兩派的「黨首」,在國防與外交政策上,二人素來不和,甚至勢同水火。越北前線的清軍大多分屬湘淮兩軍,將領也只認「左、李」,對朝廷命令則是極盡敷衍。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中法之戰大清必敗!



馮子材


兩廣總督張之洞很快就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的清廷盤踞著三大政治勢力,分別是淮系、湘系和張佩綸、李鴻藻領銜的「清流派」,張之洞屬於清流派陣營。由於張佩綸臨陣脫逃致使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張之洞看到清流派多有君子而無實才。要想在戰場取勝,就必須打破「黨見」藩籬,任用幹才。張之洞胸有成竹,早在幾個月前就上奏朝廷,要求起用大將馮子材。


李維業


這張就是馮子材老將軍遺留下來的珍貴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將軍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是精神矍鑠,腿上纏著綁腿,腰挎大刀,一身正氣。馮子材曾辦過團練抗擊法軍,但是和同僚不和,遭人誣陷,受朝廷打壓。因此他一氣之下,解甲歸田,過起了隱居生活。



鎮南關守軍

由於馮子材驍勇善戰,又熟悉邊事民情,如果重新起用,對法作戰則多了一員虎將。由於戰事緊迫,張之洞決定親自請馮子材出山。一天,張之洞突然來訪,馮子材雖然禮貌接待,但全程不談論國事,張之洞知曉他的委屈,便說,一定「奏明聖上,為老將軍平反」。馮子材被張之洞的誠意感動,表示願誓死效力軍前。那麼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使馮將軍心灰意冷?甚至連歷史都差點改變呢。



張之洞


馮子材,號萃亭,生於廣西欽州一戶貧農家庭,十歲時父母雙亡,童年開始奔波生計。在受盡磨難後,馮子材練出了一身好功夫,因一次意外而投奔清軍,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里,他屢立戰功,地位扶搖直上,很快榮升廣西提督。由於馮子材從小受過貪官污吏的苦,所以做官後經常與貪官作對,因此得罪了一大批同僚。這種嫉惡如仇的性格,也使馮子材在官場上處處碰壁。


尼格里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925日湖北衛視《大揭秘》《鎮南關大捷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小小青蒿素,為何能對抗死亡率極高的惡性瘧?
武漢空戰:「二一八」大捷,12分鐘擊落12架敵機!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