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擁抱人工智慧報告: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

擁抱人工智慧報告: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對外發布了一份名為《投資人力資本,擁抱人工智慧: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的研究報告。在這篇報告中,研究課題組對比中外、調研一線企業、並且走訪了廣東、江浙等製造大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分析了人工智慧對於中國就業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發展建議。

《投資人力資本,擁抱人工智慧: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的第二章對比了中外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與特點。課題組分別從科研產出,人才儲備,核心技術、關鍵硬體和元器件,產業布局,產業投融資五個部分,縱向和橫向對比了中國與國際人工智慧發展的水平以及特點。一言以蔽之,雖然我國近些年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但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報告的第三章對比了中外人工智慧產業政策。課題組著重列舉了美國、英國、德國和歐盟作為國際範圍的對比研究對象,指出這些國家和地區都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列為戰略發展目標,並投入了巨大的財力以支持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在近些年密集出台支持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例如給予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稅收優惠,財政支持等舉措,更在2017、2018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人工智慧,可見中國政府要把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的決心。

報告的第四章從理論上分析人工智慧對就業可能會產生的影響。課題組以史為鑒,以從蒸汽革命開始的專業化分工現象為基礎,並結合一般經濟學原理和現實情況,從理論上分析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對就業產生的潛在影響。具體說來,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隨行業的差異有所不同,在人工智慧取代重複性強、程式化程度高的工作的同時,也會對工作崗位產生擴大需求和創造崗位的積極影響。

報告的第五章,也是本報告的重點,便是在討論人工智慧對中國的未來就業可能會產生的影響。課題組從宏觀的視角以及產業的視角討論人工智慧對未來就業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在宏觀視角下,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對經濟社會結構(產業結構、城鎮化、老齡化和少子化)以及勞動就業結構產生影響,綜合來看,人工智慧的興起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期,即使會遇到一些挑戰,我們也應該一如當年「入世」的模樣,積極擁抱而非「談虎色變」。

課題組也通過走訪廣東、江浙等傳統製造大省研究「機器換人」的情況,調研得出結論: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已經深入到製造業的各個環節;從生產、流通到銷售都越來越趨於數據化、智能化,並且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對勞動力的替代已經達到可觀的規模和速度。

在分行業的視角下,課題組以零售服務業、金融服務業、教育服務業、醫療服務業、交通物流業五個行業作為重點研究行業,通過數據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討論了人工智慧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報告指出,通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降低這些行業的單位營運成本,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在本章節的最後,報告引用了陳永偉的報告,列出了各職業在未來20年內被人工智慧代替的概率。

報告的後兩章指出了中國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以及人工智慧在我國發展應對建議。

文章來源:CDRF&紅杉資本

Humanoids 2018

由IEEE(國際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承辦的2018年IEEE-RAS仿人機器人國際學術會議( Humanoids 2018)將於2018年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大會主席由黃強教授、戴斌教授共同擔任。

現已全面開啟企業贊助和招展通道,強烈推薦機器人、科研儀器等與高校合作有關的企業參展。

聯繫人:堂博士 13810423387(同微信)

IEEE-RAS仿人機器人國際會議是仿人機器人領域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從2000年開始在全球各國巡迴舉辦,目前已成功舉辦了17屆,會議涉及的信息具有極高的前瞻性和應用價值。2018年IEEE-RAS仿人機器人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
優劣幾何?三角法和TOF激光雷達大解析!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