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整容低齡化:再丑不能丑了孩子?

整容低齡化:再丑不能丑了孩子?

原標題:整容低齡化:再丑不能丑了孩子?


數十年來,人們可以無障礙地談論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但對相貌歧視至今仍避而不談。然而,歧視相貌平庸的偏見卻令人難以置信地處處可見……這很糟糕,可是現代社會不僅不與這種傾向做鬥爭,反倒積極地強化它。


——特德·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2017年,中國醫美總量超過1000萬例,複合增速達到了40%以上,一舉超過巴西,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醫美第二大國家。


而世界銀行的報告則說,當一個國家人均收入超過2000美元之後,人們對於醫療美容行業的需求將會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那對於人均收入已經超過8000美元的中國而言,醫美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好像也不新奇了。

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媒體報道不少未滿16歲的高中生自發或者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了割雙眼皮、隆鼻等手術。


年紀小小,咋就要整容了?家長的回答倒是直白:「美麗是一種早期投資,要趁早。」


這令小巴感到一絲費解。


回看世界上其他幾個整容大國的情形,巴西和韓國的「愛美之心」與其國家內部以美為職業的產業脫不開關係。


比如,巴西女孩天生具備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三種基因,因此擁有性感的身材、健康的膚色和艷美的臉龐,先天條件如此優渥,由此誕生了著名的「美女經濟」。


因此,許多來自巴西的世界級超級名模,往往十幾歲就在模特學校接受訓練。巴西國內則有各種各樣的選美活動,拿到名次的人,就能憑藉美貌晉陞,獲取更好的資源。


自然而然的,一個你美我更美的內部競爭就誕生了,而整容業,就這樣被帶動起來。



韓國是個文化大國,影視文化產業高度發達,而這個行業,與顏值的高低天然關聯,進一步加速了這個本身就愛美的國家整容業的發展。


有意思的是,儘管沒有相關產業促成,中國人也一樣越來越愛美。美國健康醫療公司艾爾建對16個國家,18至65歲的7700名女性求美者展開調研。報告發現,中國受調查者中將外貌與美麗關聯的比例全球最高(74%),超過全球平均水平(56%)近三成。

與之相對應的,是2011年至2017年,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相關創業項目總數達98個,大部分項目產品運營良好。


看來,中國已經算是世界級顏控無疑了,但我們從小到大,不是最愛強調「腹有詩書氣自華」「心靈美遠勝於外貌美嗎?」


所以,究竟是什麼促成了中國近年來的整容之風?這股風潮下,相關行業可有機會?整容遇到問題,又該如何維權?小巴問了問大頭的意見。



李松蔚


心理學者


整容是高壓社會下的集體化現象


未來社會真正出色的是獨特之人


整容這件事,從個體層面上說,是一種個人選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考慮和原因,也有人希望用這種方式增加自己在未來的競爭力,這一點我不做評判。


我所擔憂的是,整容會在特定的圈子裡變成一種集體行為。即如同身邊的人都在減肥,所以我也要減肥,大家都在割雙眼皮,我也要去割雙眼皮。

這類似於「軍備競賽」,一方升級武器,另一方也要被迫升級武器,而且要升級得更加完備,雙方都在不斷投入。整容也是如此,每個人都害怕自己被拋棄,很怕成為少數派。


從心理層面分析,這是高競爭、高壓力下的社會現象,一旦壓力變得特別大時,人們感到焦慮和迷茫,就會有一個自動的心理反應——趨同,或者叫集體化。人們需要讓自己進入一個更集體的圈層和視角,不需要一個人去承擔很多,反正大家都一樣,有一種「天塌下來大家一起扛」的安全感。



集體化是大家應對高壓力社會的一個策略,至於是否明智,要打個問號。


至少我認為,趨同不是有效的應對策略。就如同創業,如果你的項目千篇一律,就肯定融不到資。


拿我自己6歲的女兒來說,我在培養她的過程中很注重這種底層思路,我會跟她交流:如何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如何去講述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未來你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讓別人記住你。


未來社會真正出色的一定是那個獨特的人,社會資源也一定會流向那些最先被記住的人。



李泓燚


上海創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醫美機構的盈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追求年輕化的整容是一種趨勢


從醫美行業的發展看,有三個方向:


① 科學化。醫美的本質是醫療,必定會越來越注重安全性。


② 規範化。監管正在趨嚴,今後小診所、打黑針的情況會越來越少。醫美機構正從蠻荒期走向規範化,前兩年開始做規範化運營的機構,未來幾年會厚積薄發。


③ 規模化。從上游的廠商看,國產替代進口漸成趨勢,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國內科研人才的自主創新研發,另一條是通過購買國外技術,國外技術授權、合作等實現國產化。


從下游的醫美機構看,連鎖化是大趨勢,連鎖意味著擁有海量的客戶資源,以及優質的醫生資源,有助於形成良性循環。


其實,醫美機構的盈利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高,就我所知,一半左右的醫美機構並不賺錢,剩下30%實現了盈虧平衡,只有少數20%有盈利,凈利潤能做到10%已經是行業中的標杆企業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營銷費用居高不下、行業競爭激烈、優質醫生聘請費用高,甚至不少醫美機構已經淪為給醫藥廠家打工的地步,因為藥品採購價高,但隨著信息的透明化和競爭的激烈,客單價提不起來。

比如,三四年前打一針玻尿酸,可能還需要八九千塊錢,但如今價格很透明,中高端品牌也不過五六千的收費。


從投資角度來看,我明顯感覺到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投資湧向醫美領域。之前看過一份報告,目前只有不到25%的機構尚未完全接觸醫美行業,同時,行業內部的併購也越來越頻繁。


從未來看,整容會成為一種趨勢,雖然整成網紅臉飽受爭議,但這並非主流,只是一時的潮流。隨著人類壽命的增加,審美標準越來越高,追求年輕化是很多人的追求,大家對整容的接受度也在提高,高凈值人群對形象管理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無論男女都是如此。



岳屾山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針對消費者整容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我提供如下法律指導


關於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關鍵在於實施整容手術的主體。


如果在符合條例規定的醫療機構接受整容,無論公立、私立,發生不良後果並符合醫療事故構成條件的,即可按醫療事故糾紛案件處理。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消費者到不具有醫療機構資質的美容院接受整容,發生不良後果則不屬於醫療事故,而是一般的侵犯身體權或健康權的侵權案件,可以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起訴至人民法院。


對於醫生沒有執業資格的情況,如果要求經濟賠償的話,也可以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起訴至人民法院。


具體可參照以下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醫療機構是指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予以登記並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等。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一條同時規定:「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不屬於醫療事故,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② 若遭遇整容失敗,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就診,及時止損。


注意保留證據(雙方簽訂的服務協議、整容項目介紹、收費票據、診斷證明、採用的藥物和器械以及整容失敗後進行手術修復的相關單據等),以保證維權有據。


要敢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討回公道。當然,維權時要注意冷靜行事。

③ 去國外(如韓國)整容的注意事項。


? 選取專業整形醫院,確認醫生有無執業資格。


? 儘可能保留所有診療記錄和收費明細,語言不通情況下,盡量避免草率簽訂任何院方提供的協議,防止簽署包含院方免責內容的協議。


? 若整容失敗,與醫院進行協商要求賠償或進行修復手術,但協商一致的寥寥無幾。協商不成可選擇在韓國起訴或仲裁,建議中韓兩國各聘請一名律師,中國律師負責法律溝通,韓國律師負責仲裁溝通、出庭應訴。


本篇作者 | 李夢清、和風月半| 當值編輯 |馮迪


責任編輯 |鄭媛眉| 主編 |魏丹荑| 圖片|視覺中國



吳曉波頻道曉報告推出的醫療產業系列報告,用4期精華圖文+2期專家直播解讀,告訴你除了美容行業,醫療產業還有哪些熱門行業可以投資。

點擊下圖▼立刻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曉波頻道 的精彩文章:

貧窮很難,但不要再把它當做理由 | 小巴看一周
在中國,平均每3.5天就誕生一個獨角獸

TAG:吳曉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