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給初三學生的5句忠告

給初三學生的5句忠告

1、你整不過中考,中考肯定整死你。

學吧孩子們。非要等到初三下學期,同學裡簽約好幾個了,你才發現你必須學習了么?

咋學?這時候還不應試為主,什麼弱學啥,合理規劃,少玩少睡覺多做題吧,你整不過中考,中考就肯定整死你,北京每年一定有20%的,孩子沒有普通高中上,必須去職高。

2、要緊追不捨——

初三年級,為中考複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好學校老師會趕進度,課程講得比較快,稍有懈怠就會比較吃力,普通學校連進度都不趕,一定把你坑了。

但這時候,很多學生出現「舊賬還沒補上,又欠了新賬」的情況,整體忙於應付,無法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到了下學期綜合複習的時候,就會是一鍋粥。

所以,一定要緊追不捨、及時複習,化解疑難問題。

3、查缺補漏——

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完了至少2/3,自己要有計劃地開始針對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堆積到中考前夕。

利用開學初還不是最緊張的階段,完全可以進行自己的第一輪基礎知識複習,目標放在基礎送分題不丟分上,開始訓練自己的應試狀態。

4、壓力調節——

隨著中考的臨近,學生和家長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壓力,壓力不全是壞事,但是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影響考試時的正常發揮。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能夠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和不安,可以請這方面專業的人給孩子幫助。

5、初三複習要講究方法。

最效率的方法一定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正常來說,第一輪複習基礎,確保送分不丟分;第二輪複習必考常考題型類型,保證對試卷了如指掌;第三輪衝擊難題和突破點,解決學科深度。多數按照這個邏輯分學科進行的孩子,成績都不錯。

給初三學生的5句忠告

初三常見問題

1.親子關係緊張

與叛逆、多事的初一初二相比,升入初三的孩子更不讓家長省心。

他們突然變得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敢反抗權威,對父母不尊、不敬、不服,還對父母的反應與批評極端敏感,與父母的衝突越來越厲害;他們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為問題,如緘默、關門獨處、答非所問、凝神靜思......

鑒於這樣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思想也變得成熟起來,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對人生、對身邊的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 ;

對父母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

2.壓力陡增

對孩子來說,初三是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在這場「中考大戰」的準備階段,孩子的壓力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中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關鍵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自我壓力

一方面,進入初三,學業壓力明顯增大,從家中的叮囑、老師的教育聲中,孩子們已經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他們的腦海中也形成了這樣一種意識:成績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而考入名校則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捷徑。

家庭壓力

孩子壓力的形成和家庭有著直接關係,現在的家庭大多 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長總 是向孩子灌輸「你是我們家的未來和全部」「我們家的未來就全靠你 了」這樣的思想;

社會壓力

無法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方向,對人才的認識較為片面 、單一,認為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會被社會所不容,於是心裡就會 產生恐慌感。

3.青春期問題爆發

初三是孩子青春問題集中的爆發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有時候會讓家長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在無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長選擇了退縮。初一初二僅是青春期問題的一個醞釀期,而初三則是集中爆發期。

孩子在初一初二有厭學傾向,到了初三,則徹底厭學了;

孩子在初一初二對異性有好感,到了初三,則真正早戀了;

孩子在初一初二有逃課、打架的行為,到了初三,此種現象變得更為普遍;

......

建 議

有句話說得好:「所以親子關係的改善,必先由家長做出一些改變。」面對這些稀奇古怪、讓人捉摸不透的九年級孩子,家長要想改變與孩子的關係,唯有從自身做起。在家長自我反省、積極尋變的處理模式 下,你也會漸漸看到孩子做出積極的回應。

做好家校溝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當成大人,雖然他的年齡增長了、個子長高了,但心智還不成熟,因此還需要家長的幫助。

這就要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時刻掌握孩子的情 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解決。這個了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在哪裡呢?就 在老師哪裡。

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繫。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和心裡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 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

因此, 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繫,那麼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幫助其解決。

再有道理的話,都不要說3遍以上


用道理教育孩子,講了一兩遍就打住,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嗎,有了信任這個前提,孩子會乖乖聽話,以此同時他還會產生 這樣一種心理:父母對我這麼放心,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這樣,父母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寶爸寶媽最看重孩子身上這三種特質,中一條將來孩子就會很有出息
做爸爸,是一份無法取代的工作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