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白傳》② | 你的才華,要配得上你的理想

《李白傳》② | 你的才華,要配得上你的理想



文 | 靜瀾 · 主播 | 北辰



編輯說:




昨天,我們讀到了李白的時代背景和成長故事,也看到了李白對詩的喜愛。



接下來,李白又是如何用詩情才華驚艷眾人的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





——小餅乾





作賦凌相如




與詩結緣,終生不悔。可以說,詩給了李白重樓宮闕,而李白又讓詩一醉千年。詩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若是沒有李白的名字,必是莫大的缺失。




始終相信,詩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山高水遠,月白風清,願意與之深情對望,心底亦能剎那花開,這大概便是所謂詩性。



而有的人,縱然皓首窮經,也未必能為一朵花開而歡喜,那或許便是與詩無緣的。




李白還很小,想像力就已非常豐富,就像那首《夜宿山寺》所寫: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這首詩,看似詞句淺顯,卻也頗得才思。




多年以後,李白對此詩仍念念不忘,在遊覽舒州峰頂寺時,作為登高觀感,將這首詩題寫在了牆壁之上,為了應景,將首句改成了「夜宿峰頂寺」。




學習寫詩的同時,少時的李白也學習寫作辭賦,對司馬相如、江淹頗為欣賞。此時的李白,還在書海中暢遊,遇見文字中的美麗與哀愁。




往往是這樣,年少時,我們渴望長成想像中的模樣,渴望著以成年人的姿態躍馬揚鞭。




多年後,驀然回首才發現,最美的莫過於年少歲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少年時的清朗快樂再難尋回。




我們該慶幸,經過紛擾紅塵,李白始終保持著狂放與天真,所以,他的詩才能那般飄逸跳脫。也正因為如此,曲意逢迎的官場,註定不適合李白。




開元三年(715),李白十五歲。意氣風發的他,在讀書之餘,開始學習劍術,並且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曾寫道:「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他本就生性狂傲,年少時自然免不了輕狂。




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辭賦雖然尚不足以與司馬相如比擬,但與同齡人相比,必不可同日而語。




十五歲的李白,所讀之書已不再局限於經史子集,他開始廣泛涉獵,喜好讀奇書。




李白因為才華出眾,得到不少社會名流的欣賞,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五歲這年,李白受人推薦,在昌明縣衙做了一名小吏。




工作倒是輕鬆自在,除了抄寫經書,研磨洗筆之外,更多的是跟隨縣令,外出巡行或者出席各種場合。




清閑的日子中,李白也漸漸明白了縣令聘他為縣衙小吏的真正意圖。




原來縣令特別愛慕虛榮,他常常邀請本縣文人墨客和紳士達人聚會,愛在會上吟詩作對,以顯示自己的文雅和不俗。他還常常向人誇耀,是他最早發現李白是位可造之才。




縣令的目的很清楚,炫耀自己慧眼識珠,是愛才重才的伯樂。同時還可以向上舉薦李白,若李白以後受到重用,身負要職,自己便是李白的恩師,身價自會倍增。




所以,李白很快就厭倦了。他胸懷大志,小吏的身份,甚至是縣令之職,他都很不屑;其次,他漸漸明白了,縣令之所以用他,不過是為了虛榮炫耀。




性情耿直如李白,不久後得罪了縣令,便棄職而去。




據說李白是為民主持公道而得罪了縣令。某天中午,一位農夫拉著自家被打傷的耕牛來到縣衙鳴冤,正值農耕時節,李白知道耕牛對農夫的重要性,便讓農夫將牛牽到了院內。




此時,縣令與小妾正在午睡,李白陳述事實後,小妾仍是滿面怒容,喋喋不休地抱怨著。




於是,李白吟詩諷刺道:若非是織女,何必問耕牛。









理想,一直都在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除了詩情跌宕,還因為他的俠義之心以及仙風道骨。所以,印象中的他,與許多詩人不大相同。




把酒臨風的同時,他也仗劍江湖,他也尋仙求道。酒氣與俠氣並存,詩意與仙風俱在,加上悲天憫人之心,以及安定乾坤之志,這才是李白。




在唐代,道教盛行。唐高宗乾封元年,正式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從此成為國教。唐玄宗十分信奉道教,許多有名的道士都曾被他召見和厚待。




李白所在的巴蜀地區,道教也很盛行。耳濡目染之下,加上從小喜讀老莊書籍,李白因此熱衷求仙問道。




他時常出入於道觀,與道士交遊。他飄逸如風,除了天性不羈,大概還因為受到道風熏染。




李白定然也明白道家清靜無為的道理,只是,生於塵世,他更願意安民濟世,在仕途有所作為。他的矛盾也就在於此,這頭是飄然塵外,放浪形骸;那頭是身居廟堂,心憂天下。




大匡山背後有座山叫戴天山,峰頂林間有座道觀,李白曾前往訪問其間道士,沒想到道士外出未歸。




直到黃昏,他仍舊倚松等待,不願離去。最後帶著幾分失落下了山,不久,寫下《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林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總以為,李白最好的詩,基本是歌行體,如《蜀道難》、《將進酒》這樣的長詩。但其實,他的短詩亦是清雅凝練,令人叫絕。




這首五律,無論是詞句的別緻,還是對仗的工整,都可謂律詩範本。




只不過,天性曠逸的李白,大多時候不願拘泥於平仄對仗,他更願意,肆意揮灑,筆下生風。




李白十八九歲的時候,經常往來於旁郡,先後到過龍州、劍閣、梓州等地。在梓州,李白拜訪著名學者趙蕤,從師修業一年有餘。




趙蕤是位縱橫家,讀百家書,博於韜略,長於經世,視功名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堅持「夫婦隱操,不應辟召」的處世態度。唐玄宗多次徵召,他都辭而不就,隱於山野。




李白十分仰慕趙蕤的性情和才學,因此前往拜訪。趙蕤對這個後生晚輩也很欣賞,因此將自己的文韜武略、治國安邦之策,悉數傳給李白。




師從趙蕤的這段時間,對李白的思想觀念、人生理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來,人們將趙蕤和李白稱為「蜀中二傑」,當時稱他們是「趙蕤術數,李白文章」。




兩人的師生情誼亦是十分深厚,李白辭親遠遊時曾寫詩表達對趙蕤的感恩思念之情。趙蕤晚年,李白也寫詩鼓勵他堅持報國理想。




不知不覺,李白已到了弱冠之年,有滿腹的才情和縱橫天下之志。開元八年(720),李白辭別趙蕤,在巴蜀各地遊歷,後來來到成都。李白在成都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見了蘇頲。




蘇頲是朝廷重臣,也是當時文章大家,詩文皆負盛名。開元八年,蘇頲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一次出行時,李白帶著自己的兩篇詩賦請求謁見。結果,蘇頲不僅接見了他,而且對他的名字十分欣賞,稱他的文章洋洋洒洒,多加磨鍊必能與司馬相如比肩。




更讓李白欣喜的是,蘇頲說,如果有機會一定向朝廷舉薦他。不久後,這件事就傳開了,李白的名氣大增。




然後,舉薦之事卻如泥牛如海,始終不見下文。錦官城裡,李白的身影有些落寞,人生百味,他漸漸開始品嘗。




開元九年(721),王維進士及第,同齡的李白還在巴蜀遊走,不斷自薦,以求進入仕途。古代文人,如果不想做閑雲野鶴,大都有著出仕為官的理想,李白也不例外。







而且李白的理想更加宏偉。




李白有兩個理想,第一個,做宰相。

他自信自己有春秋時管仲和晏嬰那樣的治國才能,也願意輔佐帝王,締造太平盛世。




第二個理想,做帝師。他曾自比為當年的姜太公,垂釣於渭水,卻不見周文王經過。




對古代文人來講,當宰相,做帝師,算是人生巔峰了。




唐代科舉盛行,但李白並不願意走科舉之路,從最底官職開始,經過多年的苦熬才能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希望自己實現理想的方式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衝天。




或許是因為李白的孤傲與驕傲,不願走凡夫俗子的道路,在獨木橋上自領風騷。




又或許是他始終閃爍其詞的身世,總之,許多年裡,李白總是在尋找機會,又總是無法如願。不管怎樣,李白的理想始終在心裡,從未破滅。




【今日話題】




自薦多次沒有結果,李白開始感受到人生百味,還好他還是豪邁樂觀的李白,理想依舊還在。




世事無常,人生百味,何種情形讓你有切身的感受呢?

又是如何堅持過來的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留言點贊。閱讀好書,自我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我們明天見,晚安。






十點君說

 


「十點課堂」APP正式上線啦!!!


立即

掃描下方二維碼


開啟你的

私人定製成長大學






-領讀-


靜瀾,十點簽約領讀人。思考人生的中二少女、職場小白。All will come,all will gone.


-主播-


北辰,十點讀書會簽約主播,中國之聲《千里共良宵》中國交通廣播FM99.6《北辰在找你》主播,國際認證心理諮詢師,明星私人心理醫生,被譽為擁有最溫暖聲音的「造心師」。公眾號:北辰在找你。新書《愛過你,不如愛著你》噹噹網熱銷中。




實習編輯:小餅乾




正在共讀《李白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你的長相,出賣你的性格
《霸王別姬》⑧ | 願世間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負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