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健康報文化頻道(jkb_whyjk)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謝斌

司法精神病學知名專家、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理性與感性,在司法精神病學知名專家謝斌教授的身上巧妙融合。正因如此,當他進入精神醫學的世界時,既會享受盡情的「沉迷」,也會保持時刻的「警惕」。正因如此,當他決定要為精神醫學領域做一些事時,既會保持高度的「冷靜」,也會擁有持久的「熱情」。這樣的特點讓他在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過程中既經歷著調研、爭論、遊說和博弈的孤獨,也收穫著立法審議通過的滿足。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從「無病推定」出發,還原被鑒定人涉案時的精神狀況

「站在門外,曾覺得神秘甚至可怕,但進入門內,就覺得好像『上了賊船』,下不去,也不想再下去。」謝斌說的這扇門,是精神醫學的大門。

1986年大學畢業,做住院醫師時,謝斌最初進入的是骨科。當時醫院條件較差,有病人要吸氧,他們幾個年輕醫生一起把氧氣瓶抬進病房,誰知一不小心,氧氣瓶摔在地上,壓到了謝斌右手的中指與無名指,傷得很重。他想:以後還怎麼做骨科手術?於是,他轉而選擇內科。

「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引入國內,對我們這代人的影響很大,所以我那時選擇了精神醫學。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如此深邃而有趣的領域。」謝斌回憶,每一次跟隨主任查房都有驚喜,「這是從不曾有過的體驗。與骨科直奔創口、骨折線不同,精神科醫生看病,其實看的是『人』。醫生問病史,往往從家史問起。像聊天一樣,慢慢展開患者的生活軌跡、成長環境、家庭狀況乃至整個社會環境,抽絲剝繭分析精神狀態。」

不過,雖有發自內心的喜歡,但他體內的「理性因子」開始發揮作用:作為現代醫學,精神醫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不能缺失。讀研究生時,他師從我國司法精神病學專家鄭瞻培教授,就此確定司法精神病學的道路。

「司法精神病學建立在臨床精神病學的基礎之上。司法鑒定的困難在於必須結合個案綜合考量,沒有現成標準。尤其在刑事責任能力評定時,即使被鑒定人是明確的精神疾病患者,我們還是要追溯其在作案時是否處於發病狀態、癥狀是否直接支配作案行為。我們要查閱司法機關提供的全部卷宗,同時做大量補充調查,包括詢問相關當事人、目擊證人,還原案發現場,綜合各種相互印證的信息才能對被鑒定人涉案時的精神狀況作出科學評估。」謝斌說。

謝斌曾遇到過這樣一個民事案件:年過八旬的張老太是高級知識分子,即使年事已高,但依然被返聘從事業務指導工作,返聘單位每天派司機接送她上下班。可有一天,張老太的子女發現半年前母親將幾十萬元存款送給了司機。司機堅稱這筆錢是老人自願贈予的,但張老太的子女始終不信,張老太自己也說不清當時的心理狀況。於是,張老太的子女將司機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贈予無效。

作為這一案件的司法鑒定人,謝斌帶領團隊對與張老太有密切接觸的親友、鄰居、同事等展開了細緻的調查。結合各個認知維度的檢查以及既往醫療記錄等,謝斌團隊最終鑒定結果顯示,涉案前她已有中重度認知功能減退且符合老年痴呆診斷標準,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贈予行為被法院認定無效。

「與臨床的有病思維不同,精神病司法鑒定從『無病推定』出發,將被鑒定人當成正常人來看,通過專業評估來推翻其『無病』的假定。」謝斌說,「我們不僅看案件過程的橫斷面,更要看被鑒定人精神狀態發展的縱向面,將被鑒定人作為一個原點,通過發散的人際關係網、涉案前後的種種言行舉止,以及這些線索的相互聯繫與印證等,還原被鑒定人在涉案時點的精神狀況。」

針對司法鑒定過於依賴個人經驗、不同機構間評定意見一致性不高的問題,謝斌領銜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精神病人暴力危險性評估與法律能力評定」等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司法鑒定量化工具的開發研究,開發出的「性自衛能力」「暴力作案刑事責任能力」等評估量表已在全國廣泛使用。「謝斌司法精神醫學工作室」也被命名為「上海市衛生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為上海市司法鑒定協會副會長和法醫精神病專業的負責人,他在行業內也力推程序的規範化和技術的標準化。他說:「只有持續提升質量,才能確保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的公平、準確、權威。」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立法修法,「永遠在路上」

從「追弗洛伊德」時代走來的謝斌,不希望他鐘愛的精神醫學永遠停留在那個時代。「精神醫學發展,要靠兩條腿走路。」他說,「一是通過基礎研究,找到疾病發病機制與治療靶點;二是對現有的診斷技術、治療手段、服務模式等,儘可能加以規範化、標準化,建立可複製的模式和體系。」精神衛生立法與相關服務標準建立是他最在乎的兩件事。

1999年起,謝斌擔任我國首部《精神衛生法》起草專家組負責人,執筆該草案各稿。「對於立法,精神衛生領域特別敏感,因為涉及個人、社會、公眾利益。比如,什麼樣的病人由本人簽字住院,什麼樣的病人由監護人代為簽字,什麼情況下病人可以出院……這些需要立法將相關原則『司法化』,切實保障患者權益。」他說,「但法律是剛性且滯後於實踐的,實際工作中往往會覺得還『缺少操作性』,因為我們永遠預想不到會有什麼『例外』出現。立法與修法、補充配套文件等,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而我『永遠在路上』。」

在我國精神衛生立法最關鍵的2011年,社會上對立法的宗旨和相關條款規定高度關注,產生大量爭論和意見。於是,謝斌一邊奔赴各地,向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大力宣講精神衛生法主要內容及如何規範服務,一邊通過媒體等向社會呼籲關注保護患者和促進精神衛生事業發展的立法目標。同時,他通過各種渠道向立法部門反饋修改意見建議、提供參閱資料……這些,都為進一步完善精神衛生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10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2013年5月1日正式施行。

近年來,謝斌又受政府部門委託,帶領團隊啟動精神衛生法配套實施辦法的研究制定工作。他牽頭完成的「精神衛生專業機構人員配置標準研究」「精神衛生服務的組織與效率研究」「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管理與運行機制研究」「精神衛生(心理治療)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研究」「精神衛生法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等課題,不僅為立法,也為精神衛生政策制定提供技術支撐。

事實上,早在2002年4月,中國大陸第一部精神衛生地方法規——《上海市精神衛生條例》正式實施,作為條例的主要起草人,謝斌就已經馬不停蹄投入法規宣傳培訓、配套規範文件起草制定等工作中。2013年上海啟動精神衛生條例修訂,他又帶領專家團隊在不違背上位法的基礎上開展了許多創新探索。2014年11月,《精神衛生法》頒布後的第一部修訂版地方精神衛生條例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2015年3月實施,服務體系的界定、心理諮詢的行業自律管理、社區非自願隨訪管理、精神障礙診治程序的細化等,均是這部法規的特色亮點。

「這些對於推動精神衛生法治化管理、保護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規範精神障礙診療服務、促進心理健康和社區康復等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謝斌說。

「我並不聰明,最大的特點在於愛下笨功夫。只要決定了,就堅持下去——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如此。比如,精神衛生立法進程到最後,每一稿都執筆的也就我一個人了。」謝斌說,「參與政策法規的調研、爭論、遊說和博弈等,是挺傷神而且常常見不到結果的,對個人學術生涯也助益不大。有時覺得孤獨沮喪,但只要其中有一件事最後做成了,仍會很滿足。」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編輯 | 李陽和 穆薪宇

校對 | 劉美琴

「周末推薦」牽頭制定我國《精神衛生法》的他,在「精神世界」品味著孤獨與滿足

在這裡,我們感悟醫學人文

在這裡,我們領略醫界文化

在這裡,我們體會醫者精神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周末推薦」「有毒」藥味限制為什麼取消?快戳開看看
「醫師節特輯」來吧,傾聽醫生的心聲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