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穴為保健耳朵的要穴,常按揉可有效地緩解耳鳴、耳聾等耳部疾患
聽會穴,位於耳屏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依其穴位的所在和經脈的循行,該穴是臨床治療耳、齒、下頜關節、面頰等處的常用穴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聽會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腧穴治療範圍
聽會穴是主治耳疾的常用穴位。耳為腎竅,又是手足少陽經脈說過和宗脈所聚之處(宗脈是指上部諸經氣之脈)。對於因腎精虧虛、肝膽火旺、膽經火旺、三焦蘊熱和上氣不足、氣虛精衰以及因溫邪所傷、痰火上擾等導致的重聽、中耳炎癥狀,均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效果。但如果真的要取施聽會穴的話,切要注意要辨清病症的虛實寒熱。如果不能分清病理類型,其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
取瀉於聽會穴主治屬實、屬熱的耳鳴、耳聾癥狀,具有消散耳內鬱熱、清宣耳竅和宣通耳絡的功能。無論是對於因肝氣抑鬱、郁而化火,上擾清空導致的耳鳴,還是因暴怒傷肝,肝膽之火循經上擾,耳竅蒙蔽;或者因溫邪上攻,或溫熱病證誤服熱葯,損傷竅絡;還有因外感風熱之邪上擾竅絡所致的耳鳴、耳聾等癥狀,取聽會穴均可起到很好地緩解作用。如果在再配上可祛風清熱的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及可清上焦熱的外關穴(位於人體的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穴相對),其疏風清熱、清宣耳竅的作用會更好。
上面已經說過,耳疾的出現多由肝膽火旺、痰火上擾、風熱上擾、陰虛火旺等原因所致;牙齒疼痛,多因胃火、風火、濕熱和陰虛火旺引起的,故刺激聽會穴禁用灸法,更不適合用艾柱直接灸,以及隔姜灸和化膿灸,以免灼傷耳竅,助火傷絡,加重了病情。
刺激穴位可採取按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放在穴位處,然後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


※紅斑狼瘡有哪些表現癥狀?這樣飲食可有效地緩解皮膚不適感
※痤瘡為何反覆發作?原來是犯了這些錯誤,這樣調養可改善痤瘡問題
TAG:揚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