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服裝製版-工藝原理《含裙版圖》

服裝製版-工藝原理《含裙版圖》

一、服裝製版原理與方法

服裝製版原理:將造型設計的效果圖、款式圖分解展開成平面的服裝衣片結構圖的設計,是以繪製服裝裁剪結構圖的形式反映出來。

方法:

立體法,平面法(比例、原型),立體和平面相結合的方法。

二、服裝結構變化的特點和規律

服裝與人體:服裝是指人與服飾的總和,是人著裝以後處在一定空間、環境的流動形象和活動形態。服裝設計即是對於這種形象和形態的設計,通常被人們稱為「人體包裝藝術」。所以,服裝離不開人體,學習服裝設計必須十分熟悉、了解與服飾緊密聯繫的人體知識。服裝人體上的基準面,基準面上的基準線與基準點,是我們學習服裝結構設計與打板必須要了解的內容。

服裝人體基本結構:按照服裝設計的需要而幾何抽象化。可用「一豎、二橫、三體積、四肢」來概括

一豎:就是指人的脊梁骨,是人體垂直方向的縱軸和服裝設計的左右對稱線。

二橫:指肩線和骨盆線,位於軀幹的上下兩端,是軀幹連接四肢的紐帶和服裝設計中重要的橫向線。

三體積:指頭部、胸部和骨盆,頭部外型呈圓柱體,胸部呈傾斜狀的立方體,骨盆呈與胸部相反傾斜的立方體。

四肢:指人的上肢與下肢。人體由頭、軀幹、四肢組成。

男女體型差異主要表現在軀幹部,具體表現如下:

1、 胸部差異

女體為以BP為頂點的圓錐體,用對準BP的省道消除浮。

男體為盆狀體,用不對準BP的省(撇胸)或工藝方法消除前浮。

2、肩部差異

女體<3個頭寬

男體=3個頭寬

男體肩斜≥女體肩斜=22度

3、 胸腰差量

凈體(胸圍B*-腰圍W*) 男體Y體為(22~17cm)

A體為(16~12cm)B體為(11~7cm)C體(6~2cm)

(H*-B*)男體為2~4cm

女體Y體為(24~19cm)A體為(18~14cm)B體為(13~9cm)C體(8~4cm)

4、 前後腰節差

男(前腰節-後腰節)=-1.5cm

女(前腰節-後腰節)=1cm

男女上體差異對男女衣身基礎樣板的影響

1、男體肩部寬,手臂粗壯,使手臂外肩點距身體較遠;女體本身骨骼較纖細,肩部略窄且圓滑,手臂外肩點距身體較近.同時,沖肩又受到撇胸的影響,由於體型及使用省的關係,男裝撇胸量相對較大,自然沖肩量也會大些.

3、一般來講,女性肩胛骨較男凸出.為了適合肩胛骨的凸勢,女裝原型後肩形成肩胛省,後片可以用肩省、刀背縫、公主線的結構設計;男裝原型樣板後肩縫餘量作縫縮量處理,後片用褶的形式強調背部的寬闊形態.

4、女體頸斜度(19°)大於男體(17°),頸斜度的不同造成了男女衣身樣板頸部領深、橫開領的差別;而腰部的凹陷使得在相同條件下,女裝收腰量大於男裝.

v

5、由於男、女體胸部形態差異,對有撇胸的款式,其撇胸度(量)不同.撇胸是為了達到胸部合體設計而從全省中分離出來的部分。為了體現女裝胸部特徵常常採用收省,而使男裝的撇胸量相對大些。

五、男、女下體差異對褲裝基礎樣板的影響

1、女體腰節比男體高;在同樣褲長的條件下,女褲的立襠要長於男褲.

2、女褲裝前片設置有腹省,以適應前腹部突出形成的曲面;男褲樣板多以收褶的方法(可以使用腹省)來達到腹部平覆的外觀.而臀腰差量大小差別和靠下的臀峰,使女褲比男褲的後省量更大、更長一些.

3、男性臀厚度大於女性,所以男褲的襠寬大於女褲.

4、褲子的後襠斜線是褲子是否適體的一個重要標誌. 人體臀溝部位與垂直線形成一個垂直傾斜角a(臀溝角);,一般女性臀溝傾角為12°,男性為10°;人體臀凸垂直傾角b則隨臀部肌肉形態、脂肪薄厚而變化,一般女體臀凸垂直傾角要大於男體,一般女性為21°,男性為20° (圖11).

反映在褲裝上就是後中線的傾斜度;因此女褲樣板後襠斜線傾斜度大於男褲後襠線傾斜程度(圖12).

服裝結構變化的規律

由以上分析看,在服裝結構設計中,對於起伏較大的女性體型,面料自身性能無法適應其體型的高落差變化,即使是針織面料,不經過收省、抽褶等結構變換也是無法完美體現女體曲勢造型的。因此肩胸合適,收緊腰部,突出臀圍的X型結構是合乎女體體型的設計;而重視面料自身性能,對織物做歸、拔處理或是考慮與女裝造成效果上反差而注重功能的設計,如對樣板進行結構分割,誇張肩部,不強調腰間的曲線,收緊臀部的T型結構,為男性化樣板的處理.

三、服裝製作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標準

服裝製作的質量標準

男襯衫質量要求:

(1)車縫線跡順直、平服,緝線寬窄均勻、一致;

(2)衣領止口不反吐,領尖對合左右長短一致,緔領平服;

(3)門、里襟長短一致、順直、長短、前後一致;

(4)口袋平服,袋口左右、高低一致;

(5)兩袖左右對稱,緔袖圓順,袖頭止口不反吐,袖開衩長短一致;

(6)褶襇均勻,省道順直長短、前後一致。

效果圖種類:工藝類、具實類、誇張類、藝術類。

工藝類效果圖又稱設計圖,注重與結構和工藝處理形式的表達,是一種能直觀理解款式規格、結構、工藝要求的效果圖。

具實類效果圖的人體頭身比例、服裝穿著效果都符合客觀實際,其各部位的數量關係處理較好,但若平視圖難以表達的結構則需依靠經驗加以分析。

誇張類效果圖的人體頭身比例為1∶9~11,甚至更多,從圖上難以直觀的理解各部位的數量關係,需先從藝術的角度揣摩其誇張的部分所表達的造型含義,再根據經驗去估計各部位的量。

女裙、結構及變化原理

基型裙製圖

1、基型裙(筒裙)

2、選擇號型

中間體:160/66A(20~30歲)160/68A 160/70A(35~50歲)每個公司選擇的型號不同。

3、測量要點

裙腰圍的放鬆量

一般可控制在2cm以下(0~2cm),不裝腰,低腰裙可不加放鬆量。

裙臀圍的放鬆量

在4~6cm之間為宜,一般為4cm。

4、規格設計:

裙長SKL:0.4號-X=58或0.36號=58

臀高線:0.1號+(1~2)=18

人體臀高線與人體體型存在一定有關係,它與人體身高關係最密切。

5、結構製圖 (單位:cm)

一、裙子的分類

超短裙:0.3號-6左右=42 短裙: 0.3號+6左右=54

及膝裙:0.4號-6左右=58 中長裙:0.4號+6左右=70

長裙: 0.5號=80 及地裙:0.6號左右=96

(二)、腰部分類

1、腰長一般17-20cm;

2、一般臀腰差為25cm以內採用1個省, 25cm以上採用2個省;

3、省長控制在8-12cm,後腰省比前腰省稍長;底邊放縫3cm左右;

4、腰頭寬為2.5-4cm ,無腰裙在腰線上方0-1cm ,連腰裙的腰頭寬3-4cm ,低腰裙在腰線下方3-4cm ,高腰裙在腰線上方7-8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服裝紙樣師之家 的精彩文章:

服裝裁剪基礎教程第四課:女上衣原型的應用
超詳細合體牛仔褲的製版教程

TAG:服裝紙樣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