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攝影大師閻雷:我在中國有個家,我只喜歡拍中國

法國攝影大師閻雷:我在中國有個家,我只喜歡拍中國

閻雷

Yann Layma

1962年生,是法國知名的人文地理攝影師。1985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後,30多年裡,他一直在記錄著中國的時代變遷。他是繼布列松、馬克·呂布和劉香成等攝影家之後,專註拍攝中國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西方攝影師之一。

近日,小編拜訪了閻雷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家

請隨小編一起走近這位法國攝影師

閻雷的居所位於北京的北五環,小區緊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據說這是他很多年前用稿費在北京置的業,小區樓下有著中國風的亭台水榭,鄰居大多是附近高校的老師。

小編不禁好奇,這位進入中國比小編出生還早的法國人,他中國的家將會是什麼樣的呢?

採訪約在了周日清晨,待小編抵達,閻雷早已在家中等待並煮了香氣四溢的咖啡。屋內是典型歐式裝修,客廳連著一個小露台,明亮的窗戶飄著輕輕的紗幔,牆壁上貼著田園風的壁紙。客廳中央擺著布藝沙發,加上統一紅木色的傢具,配上精緻的古典燈飾。整體搭配和色調風格都很和諧,處處凸顯主人家居習慣和文化修養。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主人早已將法國人精緻的習慣和審美融入了北京的家中,生活很是舒適愜意。

閻雷經常坐在這個沙發上用電腦進行辦公。唐瑜 攝

邊柜上陳列著家庭影像,其中有多張閻雷女兒的留影,也有閻雷太太的家族影像。 唐瑜 攝

1979年,閻雷的母親送了他一本新出版的《法國國家地理》雜誌作為17歲生日的禮物。恰逢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對外國人開放個人旅行簽證,聽到消息的閻雷開始睡不著覺,失眠得厲害。他對一位精神科醫生朋友說了他關於中國的夢,這名醫生朋友幫忙買了相機、教會了他攝影,以朋友的身份鼓勵他追尋夢想。作為第一批拿到來華簽證的攝影師,19歲的閻雷第一次來到中國,開啟了他與中國的半生緣。這位朋友現在也還健在,住在閻雷法國的家附近,閻雷經常去看望他。

1980年,高中畢業的閻雷先在法國學習國際貿易,後又轉去我國台灣繼續深造。台灣的生活經歷幫助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漢語。他說他熱愛中國的一切,熱愛中國的每一座城市。

1983年8月,因閻雷當時的女朋友認識法國總統密特朗的秘書,總統覺得年僅20歲的閻雷拍攝總統政壇生活的計劃很好,所以給了他在愛麗舍宮拍攝的機會。經過五六個月的考察期,他獲准自由進出愛麗舍宮,從1984年開始,他為密特朗在愛麗舍宮拍攝了很多照片,以前沒人在愛麗舍宮這樣拍過,這些照片都發表了。

從愛麗舍宮的報道中得到報酬後,閻雷便很快來到了北京。到北京時已經是晚上11點鐘,當時是1月,零下15攝氏度,街上一個人都沒有。那個時候只有北京飯店對外開放,閻雷有一個朋友在那兒工作,他在北京飯店住了6個月。

1985年,大部分中國人還沒看到過外國人,他一出門就會引來人群圍觀,人們是一種好奇的心態,又害怕,又想看。

1991年閻雷去了雲南,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拍攝,成為了第一個以專題形式拍攝並推廣元陽梯田的攝影師。當時除了在飛機場、火車站拍照片,會有人來過問,其他的沒什麼問題,和少數民族交流無障礙。

閻雷在拍攝題材選擇上不喜歡獵奇,喜歡普通人的生活。他感覺在中國生活特別安全,這麼多年沒有人偷過他的設備,也沒有人找過他的麻煩。在中國拍攝不難。只有超市和機場會比較麻煩,經常有工作人員阻止拍照。他曾經和馬克·呂布一起在北京拍過照片,經驗是攝影師拍照片的時候動作應該慢一些,這樣別人就不會注意到你。還有,不要讓被攝者看到你的眼睛,拍完就走,不要看對方,這樣拍的照片更自然、更真實。

2011年,閻雷在北京通過上網認識了當時是外交官的太太,成為了中國女婿,之後便有了一個可愛混血女兒。他平時跟家人住在法國,而等女兒假期的時候便會回中國探親,每年三次。小編髮現一個細節,他稱呼自己的女兒,跟我們熟悉的老北京一樣,叫做「姑娘」。

對中國文化極其感興趣的他,尤為喜歡孔子文化,也喜歡中國功夫,曾經在武當山短暫療養。

小編看過閻雷很多中國題材的攝影作品,而他的藝術攝影作品則給小編帶來了一番新的感受。他拿出了一本叫《迷蝶》的畫冊與小編分享,「暴露」了這位以現實題材攝影知名的攝影家熱愛自然、新奇有趣的一面。他開心地與小編講起八歲九歲的兩年間,他愛好自然,捕捉蝴蝶、研究蝴蝶的童年趣事。在遇上攝影之前,他想做一名研究蝴蝶的專家,後來他背著相機曾走過80多個國家和地區,於是便有了這本關於蝴蝶標本的微距攝影畫冊。如今他繼續帶著自己的女兒週遊世界各地,並引導她接近自然、熱愛自然。

畫冊《迷蝶》

迷蝶系列

在小編採訪的前幾天,閻雷剛剛去大連拍攝了城市專題,而下次回到中國也要去往鄭州參加攝影活動。閻雷跟小編透漏,他正在籌備一本新的畫冊《今天的中國》,主題是關於中國在新時代的變化,不久即將出版面世。

閻雷攝影作品

1985,北京

1986,北京長安街,上海牌轎車

1986,上海,民眾在體育場內購買股票

1986,北京,三里屯商店

1986,天安門廣場上一對戀人

1987,北京,北京大學宿舍

1987,北京前門

1987,四川成都,看電視學習電工技術

1988,山西大同

1985, 瀋陽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八協,木屋裡的人們

閻雷談「對著拍」

「中外攝影對著拍——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活動選擇閻雷的11幅作品作為藍本,並邀中國攝影師拍攝當下或近幾年場景、內容相似,可反映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巨大變化的作品予以對照回應。

閻雷認為他也一直進行著「對著拍」。他後來又去拍過侗族文化和元陽梯田等,由助手帶著走進人們的家,記錄中國人的變化,這35年來一直在拍中國的變化。另外,1988年拍過中國火車的專題故事,現在他想辦法再拍中國的高鐵,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對著拍」。

閻雷談到自己在「中外攝影對著拍」中的11幅作品,說起兩個小故事:在上海一個體育館,那時中國剛開始有股票交易,大家排隊用現金買股票,工作人員都是用算盤,這些現在都不常用了;拍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八協「木屋裡的人們」的照片在國外得了獎,經常在各種刊物上能看到。

閻雷說「我只在中國拍照片,將來還希望可以長時間繼續在中國拍下去」。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採訪 | 唐瑜、朴新成

編輯 | 唐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平凡:深藍視界
中國攝協學術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同期舉行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