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理課本教了你光纖全反射 但沒有講述過這個諾獎得主

物理課本教了你光纖全反射 但沒有講述過這個諾獎得主

劃重點:

高錕祖籍上海金山,華裔物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首名教授。高錕長期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的應用,在他的努力下世界第一條光纖問世,被稱為「光纖之父」。遺憾的是,這名影響了一代人互聯網使用習慣的人,於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人教版高中物理課本中,在「光的反射」一章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全反射」。指的是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當入射角大於臨界角時,發生的只有反射光線,沒有折射光線的現象。基於這個概念,課本又提到了光導纖維的概念,光導纖維利用中心和外皮兩種不同的介質,使光信號在光導纖維中發生無損耗的傳輸。

物理課本告訴了你全反射的光導纖維構建了高速有線網路,但沒有給你講述這名「光纖之父」的算不上傳奇,卻也足以羨煞旁人的一生。

「光速鐵路」的總設計師

在十幾年前,家裡的寬頻動輒還是1M、2M的時候,光纖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陌生的。人們對光纖的印象基本上只有,成本高和速度快兩個概念。直到最近幾年,寬頻一次又一次的提速,百兆寬頻也成了家常便飯的時候,用戶才感受到這種「一旦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如今,全球有超過10億公里的光纜,為世界範圍信息通訊提供服務,而跟據06年的數據,全球鐵路總長也只有137萬公里。密布全球的光纜,或許比交通線路更像是信息時代的「社會骨架」,而一手建立起這副「骨架」的人,就是高錕。

1933年,高錕在上海金山出生,住在上海法租界的他在上海國際小學讀完了小學。

1949年,已經全家搬到了香港的高錕進入聖若瑟書院繼續學業。聖若瑟書院是香港頗為有名的一所男子學校,從這裡走出來的知名校友除了學術界的高錕、梁智仁教授等,不少人粉的郭富城、陳奕迅、陳偉霆等明星藝人也出自這所學校。

1957年,高錕從英國伍爾維奇理工學院(如今的英國格林威治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

1960年,還在倫敦大學讀博的高錕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並一直在ITT的標準電信實驗公司工作了十年。

1970年,被高錕說服的美國康寧公司製造出了低耗損的試驗性光纖。此時,港中文新成立了電子學系,高錕受邀出任系主任,後來成為電子學系第一位講座教授。

1976年,美國亞特蘭大開通了世界第一條光纖通信的實驗線路。

1981年,世界首個光纜系統問世,高錕從此坐實了「光纖之父」的名號。

1987年,高錕榮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並與1996年退休。

2004年,高錕罹患阿爾茲海默症。

2009年,高錕因「開創性的研究與發展光纖通訊系統中低損耗光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此時高錕的身體狀況決定免除頒獎儀式上的禮儀,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親自將獎頒給了高錕。

2010年,高錕回到香港中文大學,將諾貝爾獎及人生其他17個重要獎項,永久贈與香港中文大學。

高錕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投身在了光導纖維和電磁波導的通信上,但他對現代網路技術發展的推動,影響了所有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人。雖然從類別上講,光纖寬頻和無線寬頻應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但移動通信的無線網路同樣來源於骨幹網、城域網的有線網路,是基站把有線的網路傳輸變成了無線的移動通信,而有線網路速度的提升,則要歸功於光纖。

20年來,我們已經看見了移動通信從2G向5G衍變的進程,先進的無線電技術讓移動通信的傳輸速度從KB走向GB,但每一次的移動通信技術更新都是以骨幹網傳輸速率的升級為前提。這就相當於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灌滿更大一盆水,一定要先把水龍頭的流量更大。而高錕的光纖技術,就給了「水龍頭」更大流量的可能。

「光纖之父」的成就不僅僅是推動通訊技術的發展,高錕更從源頭上解決了光導傳輸的痛點。在還沒有光導纖維的時候,光傳導的信號衰減是限制光導傳輸最棘手的問題。那時的人們相信空氣是光衰減最小的介質,而在空氣中,光傳導的極限不過百米。直到高錕在1966年在論文中指出,光衰減的主要原因是介質中的雜質,這才克服了光衰減問題,光導纖維也應運而生。

中科院物理所在今年3月21日發表文章《要不是他,你怎麼可能用上一塊錢的寬頻?》,讓一部分人知道了這個物理學家在通訊技術上的成就,但這個看似一板一眼的物理學家在生活中也浪漫至極。

用情至深的浪漫工科教授

諾貝爾獎在繼續保持著學術界高度專業性的前提下,我們也必須要承認諾貝爾也在成為更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2001年,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為原型的電影《美麗心靈》,在911的陰霾下撫慰了一代人。雖然該片講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潛心研究微分幾何與博弈論的故事,但他與劇中女主艾莉西亞不離不棄的愛情,更加讓人熱淚盈眶。

與納什情緒化的感情不同,高錕的愛情故事則更加具有東方的平和的美滿。在自傳中高錕便這麼寫道,「我橫跨半個地球,由香港奔赴倫敦,找尋我的命運女神,我們的邂逅終以團圓結局。」

在經歷了諸多的榮譽和名利後,高錕在撰寫自傳時,開篇想到的依然是他深愛的妻子。

高錕與妻子黃美芸在20世紀50年代相識,自由戀愛兩年後便迅速結成連理。而高錕父母的婚姻源自媒妁之言,兩人直至成親時才見了彼此第一面。高錕的婚戀觀,讓他的父母難以接受。

黃美芸的母親也同樣反對這門親事。黃美芸的母親寡居多年,獨立帶大4個孩子,性情專制火爆。因為家中長子也就是美芸的哥哥未婚,所以美芸母親粗暴地反對美芸先與高錕結合。

無奈之下,黃美芸離家出走,與高錕自籌婚禮。

高錕在自傳中這樣描述他婚禮這天,「雲淡風輕,陽光透過樹木的枝葉,在草地上灑下金色的斑點。」黃美芸在倫敦一個聖公會教堂里,身著自己設計的白色織花錦緞禮服與高錕共赴聖壇,切開自製的結婚蛋糕。

婚禮是神聖的,來自雙方父母的障礙只會讓他們更加珍惜這段感情。「我們未經媒妁之言,也無算命先生算過八字,婚後40多年來琴瑟和諧,也許確是愛情的力量戰勝一切。」

直到70歲後,他們同樣還是有說不完的話,彷彿兩人新婚燕爾。

記住了瓦特和卡爾,你同樣應該記住高錕

18世紀中葉,瓦特改良蒸汽機,完成了資本主義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

19世紀中期,卡爾·本茨發明了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推動了石油化工行業發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馮·諾依曼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人物,計算機改變了人類從工作到社交的整個生存狀態。互聯網公司成為不容忽視一股社會資產,往常在金融、投資圈較為常見的高凈值人群開始向TMT行業傾斜。

但無論是Facebook還是Amazon,互聯網公司都是建立在龐大用戶和產品數據的基礎上運營的,只有光纖網路才能傳輸億級用戶數量的產品數據。北京13號線上來來往往的程序員們,也都是光導纖維的受益者。可以說,是高錕讓TMT行業從業者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

1996年,高錕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隨後楊振寧在致辭中這樣說,「今天以後,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孫女看夜空的時候,將會告訴她,其中一顆是『高錕星』。我還會對她說,就在那剎那,數不清的光纖,正在傳遞著數不盡的數位,把人類世界推進高速資訊的新紀元。」

但我們應該記住的不應僅是一顆「高錕星」。電燈泡讓我們記住了愛迪生,「光纖之父」高錕,同樣應該被我們懷抱著敬意去銘記。

參考資料:

1、《高錕與妻子黃美芸:香港與倫敦的邂逅》_搜狐財經_搜狐財經

2、《「光纖之父」高錕在座位上接受諾貝爾獎》_鳳凰衛視

3、《諾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離世 出身書香門第》_企鵝科普

4、《光纖通信簡史》_虎嗅網

本文系騰訊科技獨家約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大基因稱《華大癌變》文中案例「較複雜,不只技術問題」
黃崢財富超劉強東達137.4億美元 中國大陸排名第十三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