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騙幾十年,古代聖旨開頭到底是怎麼讀的呢?

被騙幾十年,古代聖旨開頭到底是怎麼讀的呢?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古代的聖旨,相信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太監在讀聖旨的時候,無論聖旨的內容是什麼,開頭的那句話都是一樣的,而且太監讀起來都是一樣的,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聖旨開頭並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這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被騙幾十年,古代聖旨開頭到底是怎麼讀的呢?

看了古裝劇的人都應該知道,在古代的時候,聖旨開頭都會有這麼一句,內容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們先來說說這句話的由來吧,這句話其實是從明朝的時候出現的,在明朝之前,聖旨上並沒有那句話,後來,連清朝的政府也延續了這個制度,在聖旨的開頭也說這麼一句話,所以,我們在清朝宮廷劇的時候,總是能夠聽到這句話。

不過我們在影視劇裡面聽到的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就是斷句的問題,只不過,因為現代的古裝劇裡面的人物在讀的時候,為了方便,於是就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形式了。

被騙幾十年,古代聖旨開頭到底是怎麼讀的呢?

那麼在明朝之前的時候,聖旨是如何的呢?根據對古代的相關文獻研究表明,在古代的時候,對於皇帝頒布的命令,會使用特殊的稱呼,那就是"制","詔","誥",也就是說,古代的時候,聖旨上面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文字,不過至今沒有定論,畢竟先秦時期的聖旨並沒有被發現。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聖旨中就開始出現了其他的東西,而聖旨的開頭也會出現幾個字,那就是"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這八個字也就成了古代聖旨裡面最常見的了。

被騙幾十年,古代聖旨開頭到底是怎麼讀的呢?

而到了唐朝的時候,聖旨的形式又發生了新的改變,比如說德宗繼位的時候,使用的是"昊天有命,皇王受之"這八個字,到了宋朝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改變,那就是"朕紹膺駿命"或者"朕膺昊天之之眷命"。

其實明朝最初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只是後來變了,並且這樣的習慣被傳承了下來,所以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聖旨開頭,其實都是錯誤的,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渾沌話齋 的精彩文章:

她等待丈夫18年,當了18天皇后就去世了
二戰6000萬人死亡,古代這場戰爭,超2億人死亡

TAG:渾沌話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