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宋—富有的弱國(4)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宋—富有的弱國(4)

原標題:胡爸爸講中國歷史:宋—富有的弱國(4)


讀書人的天下


說宋朝是讀書人的天下,應該沒什麼問題。戰功和地位到狄青那樣,再往上就是皇帝了,可仍然被文官們看不起,這種骨子裡的優越感是從太祖趙匡胤那裡傳下來的,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卻極其防備和猜忌武將,而大力提倡文治,據說他留下一塊碑,上面要求後代子孫「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士大夫就是讀書人、知識分子。

有名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源自宋朝,是宋朝第三個皇帝宋真宗寫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詩不是誇張,純屬寫實,一個默默無聞的貧寒人家孩子,一旦科考鯉魚躍龍門,就能做官(漢唐的制度,科考中第,要經過長時間的實習才能做官),一旦做官,良田美宅就有了,而民間關於大官和有錢人搶著把女兒嫁給狀元郎的故事,也主要發生在宋朝。怪不得當時一位文人尹洙說:就算統兵數十萬,收復燕雲十六州,皇帝親自在太廟迎接凱旋,都不如考上狀元那麼風光榮耀。


在這種環境下,宋朝讀書風氣好,歷史上有名的文臣很多。他們的名字頻繁在你們的語文書里出現。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是不是特別耳熟?但要論名氣最大,還得說是包拯。他和楊家將,一文一武,留下了最多的民間故事,包拯代表鐵面無私,楊家將代表忠烈勇武。但我有種懷疑,所謂缺什麼補什麼,民間故事代表了老百姓的嚮往,可能說明宋朝就缺鐵面無私和忠烈勇武的文臣武將吧。


說說宋朝名臣

包拯在傳說中被神化了,說他能晝斷陽夜斷陰,白天審人間的案子,晚上還要到陰間去斷案。據說他的大堂上放著三把鍘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分別鍘皇親國戚、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實際歷史上從沒有鍘這個刑具,鍘刀是用來割草喂牲口的,大概是哪位痛恨貪官的農民,邊鍘草,別想出了這個故事吧!歷史上的包公確實是一位清官,而且敢於向皇帝提意見,敢於批評揭發其他官員,哪怕是宰相他也敢告,所以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尊敬,他在歷代清官冊中排名第一,確實也是名至實歸。


關於剛才說的那幾位著名的宋代文臣,事迹很多,我們簡要說說他們的關係。范仲淹是資格比較老的,他在宋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最高,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他是被列入聖人這個層次供奉的。他在《岳陽樓記》里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很能代表儒家的思想風格。歐陽修比范仲淹小,可以說是范仲淹的追隨者和仰慕者,你們以後會學到他的名作《醉翁亭記》。


蘇軾號東坡,他是歐陽修的門生,不是直接的師生關係,就是參加科舉考試時,那一屆的主考官是歐陽修,那麼這一屆中舉的考生就都算歐陽修的門生。蘇軾官做的不大,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是另外幾位可比的,小學的同學現在應該背過他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和「畢竟西湖六月中」了,不過這只是小case,以後你們要背的詩詞散文,小一半都是蘇軾寫的。

王安石和歐陽修同輩份,算是同事,比蘇軾資歷深。但王安石與歐陽修、蘇軾在政治上是對手,王安石曾在宋神宗時任宰相,主持變法,歐陽修和蘇軾都激烈反對變法,蘇軾為此受到的打擊最大,至死都被貶在偏遠地區。這場變法,誰對誰錯,是一個到現在也說不清楚的歷史難題,我自然沒能力說清楚,下次我們說一點變法之外的故事,大概能對這段歷史有所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爸爸的通識課 的精彩文章: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兩晉南北朝(3)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宋—富有的弱國(2)

TAG:胡爸爸的通識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