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3年,蘇聯人拍下的哈爾濱彩照,那時候哈爾濱比上海還洋氣

1933年,蘇聯人拍下的哈爾濱彩照,那時候哈爾濱比上海還洋氣

1933年,蘇聯人波羅諾弗姆在哈爾濱長住,他用相機記錄下了當時哈爾濱的街頭生活,簡直比上海灘還要洋氣。因為那時候哈爾濱的俄羅斯人比較多,當地的很多建築都是俄式風格的,這個圖裡就是這樣,街頭還有很多西式馬車,人們戴著西洋禮帽。

這一個圖就更明顯了,很多的洋人來來往往,建築也是和上海天津的租界區建築差不多。很多女子還打著陽傘。

這是哈爾濱的另外一條街道,街上很多戴禮帽的人,洋人和當地人夾雜在一起。

這是一座高大的建築,在當時是會堂,建築表面還有俄文。

哈爾濱的俄式建築實在是太多了,不如不是那輛黃包車和穿紅色旗袍的女子,還真以為到了外國。

這是難得一見的紅色有軌電車,路邊十分寬闊,來往的人不多。

那時候的街區,非常的規整,屋頂有那種圓形的東正派風格造型。路邊的路草叢也修剪成西洋風格。

這一張圖裡的電線杆,有很多的橫杆,除了電線,電話線也安在了上面,一桿多用。

這是一處教堂,圓圓的屋頂和莫斯科的非常相像。

哈爾濱的街景,路上的轎車也很多,電線杆林立,這都是三十年代社會發達的象徵。

高大的建築讓人想起歐洲的國會大廈,近處抱小孩的人和駕駛馬車的戴斗笠的人才是東方特色。路邊的路燈在國內其他地方也是很罕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回顧 的精彩文章:

1919年的天安門前什麼樣?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沒變,看看你能認出嗎
真實的晚清:這才是富貴人家的太太們照片,最後一張讓人心跳加速

TAG:歷史與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