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l:心臟驟停倖存患兒神經系統損傷研究
導語:心臟驟停昏迷的兒童,在接受適當的搶救倖存後,約71.2%患兒預後良好,但預後良好人群中約25%存在認知損傷,特別是年齡較大兒童認知損傷風險增加。
來源:梅斯醫學
心臟驟停(CA)後倖存患兒,對其神經系統損傷情況的研究尚不充分。近日研究人員考察了2個隊列(THAPCA-IH和THAPCA-OH隊列)CA倖存患兒的神經心理學
結果。
222名,1-18歲的CA患兒參與研究,患兒接受2分鐘以上的胸部按壓後仍處於昏迷狀態,循環恢復後需機械通氣,並接受了NICU低溫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為1年後VABS-II神經行為功能評估。
160名患兒完成評估,平均年齡2.5歲。114名患兒(71.2%)歸類為預後良好(VABS-II≥70),其神經損傷7-61%。研究發現VABS-II評估存在一定局限性--對於低年齡患兒其認知功能與VABS-II得分之間的相關性顯著,但年齡稍大患兒的相關性降低。111名患兒VABS-II評估顯示預後良好,但其中25.2%存在認知損傷,而35名年齡較大的兒童中,30人(85.7%)有選擇性神經心理缺陷。
研究發現心臟驟停昏迷的兒童,在接受適當的搶救倖存後,約71.2%患兒預後良好,但預後良好人群中約25%存在認知損傷,特別是年齡較大兒童認知損傷風險增加。
原始出處:
Beth S. Slomine et al. Neuro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Children 1 Year After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 Secondary Analysis of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Neurol. September 17.2018.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改善醫療質量


※Motif Bio的新型抗生素iclaprim獲得美國優先審查
※Heart:房顫患者B型利鈉肽與疾病進展和臨床結局的關係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