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用音樂雕塑你的大腦 ?

如何用音樂雕塑你的大腦 ?

帕特·馬蒂諾是世界著名的爵士吉他手之一。現年70歲的他仍在世界各地演出,許多爵士樂評論家和音樂家稱,馬蒂諾的吉他演奏技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精湛,更有創意。但鮮為人知的是,馬蒂諾曾做過腦部切除手術。神經科學家分析了馬蒂諾的大腦核磁共振圖像,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馬蒂諾雖然失去了大部分記憶,但他的吉他天賦卻得以保存下來。馬蒂諾的故事展現了大腦非凡的恢復能力,同時展現了音樂在幫助大腦重新煥發活力中所起的神奇作用。

大腦手術後的跌宕人生

1980年,馬蒂諾35歲時,被確診患有腦動靜脈畸形,腦部掃描顯示,部分腦血管纏繞在一起,看起來就像一堆蟲子。隨後他接受了手術,切除了那堆蟲子一樣的東西,即大腦左顳葉的70%。

馬蒂諾後來在自傳中寫道,手術後的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具行屍走肉。他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不認識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名音樂人。馬蒂諾的父親同樣是一位音樂人,他希望找回兒子失去的記憶,於是在家裡演奏兒子的爵士樂專輯中的曲目給他聽。「我躺在樓上的床上,聽著音樂穿透地板和牆壁,似乎有所觸動,但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馬蒂諾寫道。

心煩意亂的馬蒂諾走過曾經屬於他的吉他,卻沒有表現出絲毫興趣,父親建議他彈彈試試,他拿起吉他開始彈奏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的失憶和術後抑鬱癥狀漸漸得到緩解。

「通過彈奏吉他,我的肌肉運動能力漸漸恢復,一些記憶片斷也開始在腦海里閃現,吉他指板的形狀、家裡房間的樓梯,都漸漸從記憶深處浮現出來。」馬蒂諾寫道。接受手術7年後,馬蒂諾發布了藝術生涯重生後的新專輯《回歸》。

記憶交互關係之謎

神經科學家認為,馬蒂諾奇蹟般地重返樂壇,揭示了大腦記憶之謎。

被切除了70%的左顳葉,海馬區也受到潛在影響之後,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失去幾乎所有記憶。2007年的認知能力測試顯示,馬蒂諾很難回憶起一些代表抽象意義的單詞,例如,面對開瓶器的圖片,他只能勉強表述:「這是用來開……酒瓶的東西。」當被問及披頭士樂隊到美國的時間,馬蒂諾回答是1961年到1963年之間的某個時候(實際是1964年,答案很接近),但當問及該樂隊的曲目時他卻一個也說不上來。

手術切除了部分大腦後,馬蒂諾失去了保存在左顳葉的有關客觀知識和事實的語義記憶,如名字和日期等,所以他不記得披頭士曲目的名字。馬蒂諾有關自己人生經歷的情景記憶也受到很大影響,他不記得自己是一名吉他手,不記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情景。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記憶的另一個層面——程序性記憶卻保留了下來,他仍然能夠靈活而熟練地彈奏吉他。

對於一些音樂家和運動員來說,由於多年的練習和重複,一些動作已在他們的大腦中根深蒂固,根本不用有意識地去感知。在馬蒂諾的案例中,與程序性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沒有受到影響,這種「感覺運動技能」的記憶在手術後只是暫時「休眠」,等待著被喚醒。他的音樂能力的恢復體現了大腦通過建立新的連接來自我修補和恢復的能力。

神經科學家認為,無論是情景記憶還是程序性記憶,都有可能通過某個想法或行動而被「解鎖」,不同層次的記憶不是各自為政的,而是相互關聯的。手術後的馬蒂諾失去了對自己身份的記憶,但吉他演奏的程序性記憶激活了一些記憶的痕迹。有意思的是,馬蒂諾左顳葉倖存下來的那一部分,正好擁有將複雜的聽覺刺激,即吉他音樂與本能情緒反應聯繫起來的功能,可以說,是吉他彈奏技能撥動了馬蒂諾的人生記憶之弦。

成為自己大腦的雕塑家

各個記憶層面的相互作用並不是馬蒂諾恢復記憶的唯一原因,產生影響的還有音樂本身,尤其是樂器演奏對大腦的影響。

「我們知道,音樂活動涉及大腦的幾乎每一個區域,幾乎每一個神經子系統。」神經科學家兼音樂家丹尼爾·列維京指出。神經科學家業已證明,像馬蒂諾這樣的吉他演奏音樂技能,涉及神經系統的一系列同步激活過程:感知系統、認知系統、運動系統和執行系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家可以稱得上是大腦運動的「健美先生」。

神經科學的創始人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在1904年寫道:「每一個人,只要他想,都可以成為自己大腦的雕塑家。」對於爵士音樂家來說,他們塑造自己大腦的可能性更是成倍增加。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與根據記憶或曲譜演奏者相比,爵士樂演奏家的即興創作,對於大腦神經的可塑性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它有助於激活整個大腦的感覺、運動和語言領域的活動。這種即興創作激發了神經活動自發的創造力,尤其是即興創作時,還會產生做夢和冥想時一樣的大腦活動。

2014年,法國蒙彼利埃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生休格斯·杜弗在論文《爵士樂即興創作、創造力和大腦可塑性》中指出,馬蒂諾的語言和音樂功能可能從左半球轉移分布到更廣泛的大腦區域,並與通常用於處理視覺信息的內枕葉的一部分結合起來。杜弗還認為,馬蒂諾的爵士樂即興演奏參與了術後認知康復的大腦重組。換句話說,正是這位腦損傷音樂家的創造性音樂活動拯救了他的音樂生命。

一項針對包括馬蒂諾在內的35名音樂家的研究發現,音樂家的技能訓練有可能有利於修復大腦神經損傷和恢復認知能力。研究人員解釋道,與一般人相比,音樂家的運動和聽覺中樞中更多的大腦灰質創建的「大腦儲備」,可為其重新學習或恢複音樂技能提供足夠的「燃料」,為大腦解決音樂相關的問題或任務提供接管受損神經的替代策略。「馬蒂諾音樂演奏能力的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這種替代和休眠策略的存在,所需要的只是重新發掘而已。」 研究人員指出。

一些神經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大腦的可塑性產生了音樂家的創造力,不過這種建立在神經學基礎上的創造力目前還只是一種猜測。神經學家羅伯特·伯頓說道:「如果說馬蒂諾早年作為一名吉他手的音樂創造力正是源自大腦的這種替代策略,那麼他在顳葉切除術後超出正常預期的恢復能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許多因腦損傷而得了健忘症的患者,都會失去回憶過去或想像未來的能力。雖然馬蒂諾的記憶可能有所缺失,但作為吉他演奏家的他,即興創作音樂的能力讓他受損的大腦得到了恢復,這不但挽救了馬蒂諾的音樂人生,吉他在手,即興譜上一曲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快樂的精神之旅。

作者寫於2015-08-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西式快餐會使人變笨?
癌症篩查:做還是不做?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