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AI博物館計劃即將在中國啟動,這個黑科技你喜歡嗎?

AI博物館計劃即將在中國啟動,這個黑科技你喜歡嗎?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意為人工智慧)引起公眾強烈關注的大事件中,去年,圍棋世界冠軍柯潔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無疑令人印象深刻。一度被認為AI無法超越人腦的圍棋領域在被「攻陷」之後,柯潔感慨有幸見到了真正無敵的存在,表示「未來是屬於人工智慧的」。如此無敵的AI被運用到博物館,會是一種怎樣的操作呢?


AI博物館計劃即將在中國啟動,這個黑科技你喜歡嗎?


據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巡視員羅靜介紹,該計劃是去年國家文物局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與百度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後的一個落地項目。5月18日,雙方將在上海共同啟動「用科技傳承文明:AI博物館計劃」,當天將上線全國數字博物館地圖一期,屆時,將有1000多家博物館精確POI點信息(POI為Point Of Information的縮寫,意為信息點)上線。

據悉,在智慧文博領域,國家文物局與百度的戰略合作包括智能搜索、智慧地圖、AI展示、AI教育等功能模塊。

AI作為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分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就被稱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它的一個主要研究目標就是能讓機器承擔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在國內外,已經有不少將之運用到博物館中的實踐了。

今年初,在故宮舉行的第五屆民營文化產業峰會上,百度掌門人李彥宏就曾表示,過去一年,百度用AI技術在文化領域進行了嘗試。以著名的兵馬俑為例,只要用百度App對它拍個照,圖像識別、AR技術就能讓兵馬俑「活」起來,不但能自我介紹,還能有問必答。


AI博物館計劃即將在中國啟動,這個黑科技你喜歡嗎?


圖為國寶講解機器人為遊客講解元青花四愛瓶

由文博綜藝節目《國家寶藏》迅速「走紅」的湖北省博物館在今年元旦期間,推出了「國寶講解機器人」,主要服務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的「元青花四愛瓶梅瓶」。機器人以人工智慧為內核,依靠強大的交互設計支撐,能現場解了遊客對文物前世今生的好奇與疑問。

「元青花為什麼這麼珍貴?」「四愛圖分別有什麼故事?」「為什麼叫梅瓶?」「它的主人是誰?」這些都是機器人最常遇到的問題,僅元旦三天,該機器人互動量超過7000次,遊客滿意度超過93.6%。



AI博物館計劃即將在中國啟動,這個黑科技你喜歡嗎?


圖為比賽現場參賽者們正在嘗試VR方案

這聽上去似乎也沒什麼神奇,畢竟大家對智能手機里的AI機器人已經很熟悉了,不過在2018年1月底,由百度百科在美國矽谷主辦的大型國際化創意方案競賽展現了AI在博物館應用中的無限腦洞。本次挑戰賽的主題為:「基於百科數字博物館平台,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助力博物館文化在全球的傳播?」

來自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等世界名校的學生及創業者、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等30人通過選拔最終參賽。他們嘗試藉助VR眼鏡等科技設備或者裸眼視覺+AI多輪交互等新技術進行創意策劃,為傳統藝術文化傳播提供全新解決方案。最終,由5位跨國成員組成的團隊拿下了此次挑戰賽的冠軍。

他們奪冠的創意方案是: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大師「復活」,讓各大博物館的藝術大師親自給用戶當「導遊」,通過多輪交互,用第一人稱視角為觀眾介紹自己的作品以及藝術風格、藝術成就。用戶只需要佩戴VR眼鏡,就可以學習並探索關於這些藝術家的一切信息。

當然,強大的AI的應用遠不止當個導遊那麼簡單。美國博物館協會(AAM)就舉過一個例子:柯林頓總統博物館的郵件數量尚在可管理範圍之內,但奧巴馬總統的博物館則包含10億封以上的郵件,AI是管理如此大量級文件的唯一可行方法。

而且,AI比任何人類都更能勝任標記、分類、管理博物館的大規模數據和在館內以及館際之間建立聯繫等等工作,不僅包括文檔數量的增減、大數據追蹤和分析、人流量控制,甚至是自主設計腦洞大開的主題展覽,將最優秀的策展人都無法想到的展品組合呈現出來。

AI的運用,使現實版「博物館奇妙夜」正在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令人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當動漫邂逅文化遺產,歷史事物也可以變得萌萌噠!
數字技術讓秦始皇陵銅車馬「跑」了!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