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古時期第一望族,出的牛人數也數不清

中古時期第一望族,出的牛人數也數不清

原標題:中古時期第一望族,出的牛人數也數不清


中國歷史上,所謂中古時期,一般指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這個階段的中國有個特色,就是比較講究門第,世家大族根森葉茂,其影響力有的竟能夠延續數百年。其中,最具名望的家族當首推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崛起的關鍵人物一般認為是西漢時期的王吉以及東漢末年的王祥、王覽兄弟。琅琊王氏原本也是名門之後,其祖上據說是秦國大將軍王翦,不過傳到王祥的時候,家道已不怎麼好。王祥的一則故事說,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繼母朱氏對他比較刻薄,多次在其父面前說王祥的壞話,以至於王祥的父親也不怎麼喜歡他,常讓他打掃牛圈。這一個故事表明,此時的王祥家裡不可能是大富大貴之家,否則身為嫡長子的王祥再怎麼不濟也不至於親自去打掃牛圈。


王祥、王覽兄弟以讀經起家,孝於父母,友於鄉黨,後名聲漸著,為朝廷徵辟,積功分別升至三公及光祿大夫之位。在那個「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的漢風時代,像王氏兄弟這樣逆襲的不在少數。不過,王氏家族能夠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中古時期傳承數百年的頂級望族,只能說既有王祥、王覽的功勞,更多的是「天幸」。


據後世有人統計,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出了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以及186位文人名士。其鼎盛時代當推東晉時期,有所謂「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琅琊王氏最有名的人物自然非「書聖」王羲之莫屬,在中華文明史上,其分量能夠與王羲之相提並論的,也不過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等寥寥數人而已。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雖不如乃父出色,卻也是一代有名書法家。


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導,是琅琊王氏湧現出的後世聲望僅次於王羲之的人物。「王與馬,共天下」,即由王導一手促成。


王氏家族聲望鼎盛時期,人才輩出,自不用多說,但其弊端之一則是對社會資源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王氏子弟平流進取,可以坐至公卿,而寒門子弟則雖有大才卻也難有出頭之日。影響所及,則是底層社會上升的通道越來越窄,而這樣的政權最終亦難以為繼,漸至於崩解而已。隋唐以後,琅琊王氏雖還是出了一些人物,但相比於魏晉時期,可以說其風光早已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聃 的精彩文章:

此人立德立言立功,不在狄仁傑包拯之下,為何卻名聲不響
盛世危局,好人司馬炎,但不是個好皇帝

TAG:史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