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溯源碼是如何監測食品安全的?

溯源碼是如何監測食品安全的?

隨著DNA鑒別技術、酒精測試儀、電子測謊器等技術儀器的出現,偵察機關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社會的犯罪案件被有效控制。如今,類似的應用在食品安全監管中亦嶄露鋒芒。

什麼是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利用物聯網技術收錄食品數據信息,從生產到銷售進行線性追溯。食品溯源對食品安全的各個環節進行「偵察」,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肩負著建立誠信消費生態圈的使命。

那麼,這個被譽為食品安全檢察官的「食品溯源」如何出身?有何奧秘?我們不妨扎穩馬步,好好領會一下這種「獨門絕技」。

食品溯源,顧名思義是對食品從源頭生產到市場銷售終端進行全程監控。消費者能夠在溯源過程中,掌握食品的生產、出廠、配料、使用日期、質檢證明、物流憑證等信息。高度保證每個商品的安全係數,信息詳盡追蹤到底,是食品溯源的特點。

溯源碼,食品的「身份證」

要實現這個食品追溯過程需要什麼技術做支撐?

「魚傳尺素」,越細膩的情書用的筆墨越多。溯源信息收錄越詳盡,食品安全性就越高。

放在幾年前,要查看食品商品的出產等信息你還得用放大鏡看清包裝袋上的千字文。隨著掃碼和編碼技術的普及,你只需用掃碼App對準食品溯源碼、條形碼掃一掃就能獲取食品的所有信息。

食品二維溯源碼、溯源條形碼是國家工信部強制打造的食品安全標準標識。碼內保存著商品的原材料、產地、出廠、使用日期、加工、物流等細節信息。條形碼和溯源碼是利用當代物聯網標識編碼技術而合成的,每個標識碼隱藏著食品的域名(類似於網址鏈接)。

消費者通過掃碼便能破譯條形碼、溯源碼上的域名,並在跳轉到的記錄食品數據信息的伺服器頁面上查看信息。這種編碼、解碼的過程既是食品溯源的本質,也是物聯網標識註冊、查詢的核心技術。

「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同樣的,你也不可能拿到兩個相同的溯源碼。

在溯源系統里除食品外還有圖書、日用品等溯源類別,國家為了實現第一次溯源編碼歸類,把商品與標識碼分為多類。例如圖書的ISBN碼、食品CCIC溯源碼、用品QR碼等。

而為了進一步的系統化歸類,以食品為例又可細分到奶製品的Handle碼、進口用品的Ecode碼、CDI碼等。這樣,門戶清晰的碼類體系就建立好了。

由於國家「一物一碼」的規定,你手上食品的溯源碼或條形碼是絕無僅有的。或許你看到兩個樣式相同的條碼,但在合成技術作用下,它的內在構架已發生肉眼觀察不到的差異。可以說,條形碼、溯源碼正是食品的「身份證」。

物聯網標識平台,食品「身份證」的儲存倉庫

正如我們的身份證資料連同指紋都要在地方公安局登記,食品溯源數據也需要一個平台來儲存,作為食品溯源和查詢追責的路徑。物聯網標識平台就是食品「身份證」資料最後的歸宿。

每一個食品廠商,其食品的數據、質檢情況都是絕密的,別人無法查詢,商家與商家之間,商家與消費者之間是一個個「信息孤島」,溯源變得無從入手。

物聯網標識平台的橫空出世為企業提供信息儲存的數據埠,企業把食品溯源信息錄入,並因此獲得了編碼標識(即溯源碼/條形碼)。物聯網標識平台作為雲端處理的中轉站,既安全保護了數據信息,又能開放給消費者溯源,保證了信息互聯互通。

當然,任何要進入物聯網標識平台的數據,都需經過當地監管部門事前的核實。物聯網標識平台作為數據接入端和雲計算器,在溯源體系中處於偵察大本營的地位。

大數據可視化,獲取溯源碼的利器

食品有了專屬的身份證,所有數據信息都在標識平台中備案,但若無人問津、無法讀取,寶貴的溯源數據仍然是「鎖在深閨人未知」!如何整理和讀取數據就是大數據可視化的事了。

大數據可視化是相對於數據分類儲存和提取查閱兩方面而言的:前者由標識平台把繁雜散亂的信息系統歸檔;後者依賴掃碼App設計實現。

掃碼App是大數據可視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要具備豐富的碼類識別功能,另外它還要有充足的數據接入端保證足夠的溯源信息。掃碼App通過掃描食品溯源碼直接獲取產品信息,是溯源體系中的「偵察輕騎兵」。因為掃碼App能對數據進行精緻的後期編輯,在界面中呈現給消費者,故這位輕騎兵還能演繹「盛裝舞步」。

冰箱里的食物即將過期,有沒有一個關懷備至的人提醒你?在超市購買蔬菜力避轉基因果物,是否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此時此刻和你共同關注這款食品的人怎樣評價它的?這些設想在未來的食品溯源發展的視圖裡都有望悉數解決。

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更關注即時的信息反饋,利用RIFD技術,用戶只需掃描一下冷藏食物記錄出產信息,再把手機與智能冰箱綁定,便能實時監控冷藏食品情況。

藉助強大的數據系統,人們一鍵便能識別食品基因類型。而伴隨著物聯網溯源管理在農場中的開展,消費者掃描條形碼,掌握蔬果的收割、施肥、鬆土、除草等情況將不再是夢。物聯網的全連接時代馬上到來,食品溯源會帶給大家什麼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如需轉載請與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辦公室mobile@cnic.cn 聯繫。)溯源碼是如何監測食品安全的?

作者寫於2015-09-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渦槳飛機的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
愛情讓人智商變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