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大約在四年前,一場病毒式的宣傳活動洶湧而來,向全世界大肆推銷一種用太陽能電池板取代柏油馬路的概念,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並向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但現在,這個所謂的黑科技概念經過試驗和測試後,看起來卻不像我們希望的那麼有希望。

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公路路面上很難克服眾多不利因素:一是不能保持太陽的最佳照射角度,更容易被陰影遮住,極大地降低發電量;二是易被污泥塵土遮蓋,降低陽光吸收效率;三是為保證路面強度,需要覆蓋很厚的玻璃或硅樹脂,進一步降低光的吸收;四是面板被玻璃或樹脂覆蓋,無法通過空氣循環降溫,溫度升高很快,每超過面板最佳溫度1°C,產能效率都將降低0.5%。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在效率降低的同時,太陽能公路的建設成本卻一路飆升。世界上最早的太陽能公路在法國的圖魯夫爾奧佩爾什建成測試,面積為2800米,最大輸出功率420千瓦,整個建設費用為500萬歐元,相當於每千瓦的建設成本近12000歐元。這條道路的設計產能是每天800千瓦時,但實際數據只有409千瓦時/天。可以作為對比的是,平均每個美國家庭的用電量是每天30千瓦時,也就是說可以提供13個家庭的用電量。這條道路的功率係數,也就是平均輸出功率占其最大輸出功率的比值僅為4%。而波爾多附近一家名為Cestas的太陽能發電廠,其功率係數是14%,建設成本僅1200歐元/千瓦,只有太陽能公路的10%。兩相比較,性價比相差達30多倍!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美國一家名為Solar Roadways的公司也進行了太陽能智能公路測試,除電池板外,還設計安裝了感測器和LED燈,冬天可以給公路加熱融雪,並在鹿等動物過馬路的時候提供安全警告。這套系統安裝在愛達荷州桑迪波因特的一小段人行道上,面積13.9平方米,裝機容量為1.529千瓦,建設成本更是達到了27500歐元/千瓦。測試中這段小路平均每天產生的實際電量只有0.287千瓦,功率係數僅0.782%,簡直就是逆天,不,逆地了!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中國山東濟南2017年底也建成了一條光伏太陽能高速公路試驗段,全長1.12公里,預計年發電量約100萬千瓦時,目前實際效果還不清楚。


雞肋還是垃圾?太陽能充電公路性價奇差,或淪為秦皇島立體快巴!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效率低下,但全世界道路面積那麼大,都裝上太陽能電池板也可以獲得極為可觀的電量啊。根據2017年國家測繪局的統計,2017年中國公路鐵路總佔地面積為592億平方米,建築總佔地面積為1531億平方米,也就是說,房屋佔地面積是公路的3倍,還不如把這些太陽能電池板裝到更高的房頂上,效率又高又節約大量成本。

所以太陽能充電公路很可能就是個偽黑科技概念,和秦皇島那個什麼立體快巴差不多,究竟是雞肋還是垃圾,相信不少人心裡已經有數。

那些讓人腦洞大開的古怪問題系列作者:徐德文9.9元23人已購進入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快訊!美國或將取得無限能源供應,但可能不是好消息
把人類1歲以下嬰兒全放到另一顆地球上,還能演化出現代文明嗎?

TAG:徐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