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現實版《絕命毒師》真的存在嗎?

現實版《絕命毒師》真的存在嗎?

《絕命毒師》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大概除了扣人心弦的劇情設置和幾位主角精湛的演技外,其主創尊重科學的嚴謹態度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也許是太過專業,儘管經過了有關部門的專業審核,這部電視劇還是變成了某些罪犯的「制毒教學片」。這部電視劇播出的幾年間,模仿這部電視劇制毒犯罪的案例絡繹不絕。2013年5月,美國波士頓郊區出現另一名真人版絕命毒師——在Match Charter中學任教的57歲老師斯蒂芬·多蘭。他因涉嫌販賣冰毒而被警方逮捕。和男主角懷特相同的是,斯蒂芬·多蘭已經遭受三期癌症的困擾,這段時間正在接受化療。

冰毒到底是什麼

冰毒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黃鹼,學名N-甲基-1-苯基-丙烷-2-胺,又稱甲基苯丙胺,是一種無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結晶體,因純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稱冰毒 (ice)。早在1887年,羅馬尼亞化學家 Edeleano 在德國柏林首次合成了麻黃素的類似物苯丙胺(amphetamine)。同年,日本化學家長井長義(Nagai Nagayoshi)也從麻黃素中結晶提取出了苯丙胺,他那時正在研究麻黃鹼的結構。

這類藥物最早曾用於治療肥胖症,因其可以保持頭腦清醒並抑制食慾(至今治療肥胖症的藥物中也有苯胺類藥物)。而這類藥物的精神興奮作用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才被在一位在德國製藥公司Temmler工作的費迪南·弗里德里希(Driedrich Hauschild)發現。到了20世紀50年代,服用興奮劑之風逐漸泛濫並在黑市蔓延。20世紀60年代隨著執法機關制定了相關的管制政策同時起訴過量開藥的醫生,並迫使製藥公司撤下一些產品,這股供應熱潮才開始萎縮。

冰毒在黑市如此泛濫,各種「家庭作坊」類的制毒點還層出不窮,是不是因為冰毒的製作方法容易模仿複製呢?這裡打個比方說,提供給做飯的各種食材,相信大部分成年人都能做出幾個菜。但是你做的菜能否達到大廚一樣能端上餐桌的水平呢?同樣的道理,準備好了原料,按照實驗流程,即使沒有相關化學背景的人也能像模像樣的合成出一些冰毒,只是合成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生爆炸並且純度也不達標。事實上,合成冰毒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化學經驗的缺乏會將合成者以及周圍的人和環境置於受傷的極度危險下。正如在《絕命毒師》里說的那樣,「這只是烹制而已,因為只要順著步驟一步步往下做就可以了。」但老白適時地反問道,「如果一桶化學原料變質了你該怎麼辦?你甚至都不知道怎麼區分有沒有變質。」以及「在夏天濕度升高後你的產品變渾濁了,你該怎麼辦?」這些重要問題都是一個只會跟著流程做的人無法處理的,但像老白這樣懂化學的化學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恰當地調整合成步驟。

冰毒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從化學角度簡單來說:

現實版《絕命毒師》真的存在嗎?

甲基苯丙胺(冰毒)的合成主要有兩種路線:

在小規模生產(例如絕命毒師第一季中,Walt 和 Jesse 在房車裡制毒的時候)用的是相對簡單的麻黃素HI/紅磷還原法,就是將麻黃鹼在催化劑作用下加氫還原就可以變成冰毒。此方法只需要一步反應,且可以直接得到光學純的 d- 構型甲基苯丙胺,相對非常簡單。20世紀90年代初期冰毒登陸中國部分原因在於中國西北盛產可以提煉麻黃鹼的麻黃草。而現在很多OTC 感冒藥的成分中也含有原料麻黃鹼/偽麻黃鹼。但現在世界各國對麻黃素/鹼的管制越來越嚴格,制毒分子已經很難獲得這種冰毒原料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去藥店買感冒藥,往往限購併且需要身份證登記。

現實版《絕命毒師》真的存在嗎?

另一種是避開使用麻黃鹼類原料,使用苯丙酮合成消旋產物並且可以大規模生產。例如《絕命毒師》中的Super lab。正規藥廠生產甲基苯丙胺也是使用的這種方法。

這種合成方法以苯丙酮為原料,經胺化還原法直接得到甲基苯丙胺,但是產品是消旋體(有一半是生理活性較差的 l- 異構體)。但是隨著苯丙酮的管制也越來越嚴格,制毒分子又開始使用合法的化學試劑,如苯甲醛和硝基乙烷,來合成苯丙酮。又或者Jesse 在墨西哥黑幫的實驗室里要求他們的毒師提供苯乙酸,卻因為不知道如何合成苯乙酸而被鄙視,可見 Gus 的 superlab 里是使用苯乙酸和乙酸酐法合成的苯丙酮。

但制毒規模的大型化也使得制毒目標大,制毒周期長,易被發現。制毒分子為了逃避打擊,提高出貨頻率,家庭作坊式制毒開始增多。如攪拌機可以用食品攪拌機,製冷設備可用冰箱或冰櫃代替,脫水機可用洗衣機代替,加熱裝置可用煤氣爐代替等。將麻黃鹼與氧化劑放在鍋內加熱即可,這種製品純度相對較低,但於生產和使用並無太大影響。

由此看來關於冰毒的製造,實際上流程並不是十分的複雜,只要有一定的化學基礎都可以進行製備,設備也不難找。所以各國對於毒品管控的最重點的是對於原材料的控制。

現實版《絕命毒師》真的存在嗎?

類似的還有喪屍葯

最近各類媒體報道了若干起吸毒人員啃臉事件,於是所謂的「喪屍葯」也逐漸浮出水面。與苯丙胺的結構類似,「喪屍葯」學名甲卡西酮(C10H13NO)一般為粉末狀態或與水混合液體,吸食飲用後有提神作用,與苯丙胺類效果類似,是冰毒的「親戚」。甲卡西酮主要由氧化1-麻黃鹼製得,還需重鉻酸鈉(或重鉻酸鉀)、磷酸、乙醚、無水硫酸鎂、乾燥的氯化氫氣體等作為原料。這類毒品屬於國家管制的精神類藥物,研究表明,該物質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

最後制毒吸毒犯法,想都不要想這事情,永遠不要碰,就算害己無所謂,別忘了毒品還害人!!!

作者寫於2015-11-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症?
2100年地球人口會增長到110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