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酒桌上的「紅白」臉,悠著點!

酒桌上的「紅白」臉,悠著點!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無論在平常朋友的聚會中,還是在比較隆重的場合,甚或在逢年過節的家庭團聚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時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更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邁。

我有這樣兩位朋友:一位在酒桌上少量飲酒就會滿臉通紅,喝不了幾杯就渾身難受;另一位與這位截然相反,酒量大白臉蛋,不過每次都要經歷:甜言蜜語、花言巧語、豪言壯語、自言自語、不言不語的五大境界。為了朋友的健康,我就和他們科普了酒桌上臉白、臉紅的知識。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一些食物、藥物中就會添加食用酒精。如:糕點、腐乳、藿香正氣水等。以前還被當做麻醉劑來減輕疼痛。無論是啥酒,他們的基本原料都是穀類、水果,這些食物都含有糖類,經過第一步的糖化,把大分子的糖類水解成單糖——葡萄糖,第二步在無氧的條件下經酵母發酵生成了酒精、二氧化碳,發酵程度不同,其中酒精、糖的含量就不同了。
酒桌上的人們常喝的當屬白酒,也就是蒸餾酒,又叫烈酒。它經過了制曲、糧食混合發酵、蒸餾而成。市場上的蒸餾酒基本上都是按照口感、酒精度數勾兌出來的,而白酒的特點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是個純能量的酒。當酒精進入人體後,首先進入口腔,口腔粘膜會微量吸收酒精,接著胃粘膜吸收酒精的10%~20%,最後的75%~80%通過小腸粘膜進入血液。肺臟通過呼吸排出5%的酒精;腎臟以尿液的形式將5%酒精排出體外;剩下的90%就需要肝臟來代謝,肝臟工作之重,這就是人們常說「喝酒傷肝」的原因。肝臟中有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首先是經過乙醇脫氫酶的催化作用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代謝成乙醛,接著乙醛脫氫酶把乙醛轉化為乙酸,乙酸再經過各種代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有些人乙醇脫氫酶的活性非常高,就會快速把乙醇代謝成乙醛,而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或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很低,不能把乙醛轉化為乙酸,造成了乙醛含量升高,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就出現了「臉紅」的現象。造成喝酒臉紅的罪魁禍首是——乙醛,它的毒性是乙醇的10~30倍,還可以誘發消化道腫瘤。
喝酒臉白的人,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都很低,乙醛沒法得到及時轉化,就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越來越高,但這樣的人在沒有深醉之前,不會有什麼異常表現的,也不容易被察覺,所以這種人更危險。總之,無論是臉紅還是臉白的人,都不要有「以酒論英雄」豪舉。
酒多必傷身,過量飲酒不但會引起酒精中毒,使判斷力降低,記憶力減退,引起營養素B族維生素的缺乏,抑制食慾,刺激損傷胃、腸粘膜;還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或者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一系列的危害。
遇上不得不喝的酒場這樣來做:1、避免空腹飲酒,酒精會對胃粘膜產生刺激引起充血、胃酸分泌過多,還會加速胃粘膜對酒精的吸收速度。2、酒前喝點奶類吃點雜糧,奶類會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輕損傷;吃點雜糧?不但可以幫助肝臟解毒,還介意補充白酒里缺少的維生素B1,可謂一舉兩得。3、選擇合適的酒類,如果不得不喝酒,可以選擇適量的紅酒,因紅酒對人體的傷害最小。4、少量慢飲,要給機體一個代謝酒精的時間,中國營養協會給我們的建議是:男性每天不要超過25克酒精,女性不要超過15克的酒精,喝葡萄酒時,男性不超過250毫升,女性不超過150毫升;啤酒男性不超過750毫升,女性不超過450毫升;高度白酒男性不超過50毫升,中度白酒男性不超過75毫升,女性不超過50毫升,所以小口慢飲喝酒要限量才是硬道理。
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為了您的健康,喝酒時,悠著點!

作者寫於2015-11-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維生素B3可能來自外太空?
厄爾尼諾來了,今年會是暖冬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