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修鍊寬待他人的胸懷

修鍊寬待他人的胸懷

原標題:修鍊寬待他人的胸懷


寬待,指寬大對待。戰爭年代常講要寬待俘虜,和平時期,雖少了刀光劍影,遠離了戰場拼殺,但矛盾問題無處不在、意見分歧無處不在。很多時候,如果我們用寬廣的心胸、眼光和視野對待他人,包括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同志、有缺點甚至犯錯誤的同志,不失為正確的與人相處之道,對開展好各項工作有著積極意義。


凡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種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正所謂「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與之相反,有些人難有作為,心胸狹窄往往是一個重要因素。心胸狹窄主要表現在,容不下他人他物,對別人的過錯久久不能放下、斤斤計較;為人自私自利,為了個人利益而忽略了身邊的同志,甚至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史載,隋煬帝嫉賢妒能,對本朝有大功的楊素,表面上給其優厚待遇、褒揚有加,內心卻十分忌憚,唯恐楊素的聲名影響到自己,對他嚴加提防。與隋煬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魏徵曾做過太子李建成的謀士,策劃計謀與李世民作對,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就有他的參與。但李世民當了皇帝後,並沒有懷恨在心,反而重用魏徵,虛心納諫,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事實證明,能夠寬容大度,容人容事,不但是聚才得人、治國安邦需要的一種重要素質,也是為人處世、安身立命應具備的一種良好品行。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心胸寬廣、豁達大度之人,能夠吃得了虧,受得了委屈,並善於求同存異,搞好團結。如此來說,寬待他人不僅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智慧。寬待他人的人,一般都能夠從大局出發,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全局立場看待和處理事情。胸懷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未來。一個胸懷寬廣的人,格局和眼界自然寬廣,不囿於一時一地,以長遠眼光對人對事,因而必能贏得人心、成就事業。


許多時候,寬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擁有了寬待他人的胸懷,就會體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輕鬆和愉悅,就能在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切身感受到更多愜意、快樂。常懷感恩心、常念人之好,不記人之過、一笑泯恩仇,其實是在給自己的心靈鬆綁,給自己打開一扇友善的門,接納更多的善良與友愛。當然,寬待他人要建立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之上,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以好人主義待人,並不是真正的寬待,他人的缺點錯誤可以包容,但必須及時指正,這才是真正對同志負責。

(作者單位:中部戰區某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前任的攻略,打不好現任這一「仗」
守島32年,家就是島,島就是國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