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剛連任日本自民黨總裁的安倍晉三,不久前才召開閣僚會議表示:「當務之急,是要建構能廣泛接納持有專業性與技能、可馬上成為戰力的外國人才機制。」

緊接著,法務大臣上川陽子立刻向媒體說明,接下來會改組目前的入國管理局,包含設置「入國管理廳」的事宜。

減低少子化衝擊、引進外國勞動力,儼然成了日本政府重要執政方向之一。

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日本的就業人口數為 6660 萬人(現在日本總人口為 1.26 億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97 萬人。這數字是從 1953 年日本開始統計之後的最高點。

但若細看勞動力的組成狀況,會發現增長的原因,其實來自女性勞動力以及高齡勞動力。以 65 歲以上的勞動人口來說,2007 年約為 549 萬人,到了 2018 年升高至 866 萬人。相比之下, 25-34 歲的勞動人口,則從 2007 年的 1429 萬人,降到 2018 年的 1165 萬人。

本地年輕勞動人口的減少,正改變日本產業的勞動人口與組成,一個明顯可見的例子正是遍布各地的便利店。目前日本有 5.5 萬間便利店,其中外國店員約 5.2 萬人,平均每 20 位店員里,就有 1 人是外國人。

另外,根據日本政府統計數據 2017 年各行業的外國人佔比,排名前三分別是食品製造業(8%)、紡織業(6.7%)以及汽車和船舶等運輸設備業(6%),相比之下日本全行業均值為 2%。日本的外國實習生數量在最近 5 年也增加將近 2 倍。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日本作家中島惠在《日經新聞網》撰文表示,「如今支撐著便利店的並非日本人,而是外國留學生。在東京等城市地區,一半以上的店員是外國打工者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日本的便利店大多是 24 小時經營,但薪水與其他服務業相比之下,較為低廉,這對本地年輕人的吸引力低。也因此,業主近幾年大量招聘在日的留學生,讓他們通過打工的方式,彌補不足的勞動力。

日本法務省為擴大外國留學生的在日就業,將修訂新的制度。外國留學生從日本的大學或大學院畢業後,只要滿足年收入 300 萬日元以上、在使用日語交流的工作單位就職的條件的話,將不限制行業和領域給予外國人在留資格。過去,日本只允許外國留學生從事與大學專業相關的工作,新制度將大幅放寬可選擇的行業。

有鑒於此,日本便利店行業也公開呼籲,希望可以將便利店納入在留行業之中。

不過,短期內激增的外國勞動人口,卻引發了日本社會的討論與矛盾。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日前,知名日本聲優緒方惠美在 Twitter 發文表示自己走向收銀處的時候,突然聽到客人在責罵店員。「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一名外國店員馬上道歉,「對不起……我還在學習」然後,客人說「不懂說日語就滾回自己的國家啊!」 緒方惠美則以此事呼籲日本人應該對外國人展現溫柔的一面,好好對待他們。

這只是矛盾中的其中一例。日本便利店為了擴大外國勞工人數同時降低爭端,他們正制定工作手冊。例如「全家便利店」里的越南員工參加了培訓內容的制定。越南沒有像日本人那樣不斷向顧客鞠躬行禮的習慣,據說工作手冊中針對如何讓員工理解文化差異納入了具體的說明。

日本打算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但便利店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日本政府雖然規定實習生的薪資要等同或高於日本人,但實習生的薪資基本都被壓在各都道府縣所規定的最低水準。再加上實習生與企業之間的中介機構的存在,薪資會進一步降低,實際到手也就 10 萬日圓左右。若是非法勞動,可以獲得更多。如果是為了賺錢才來日本,即使有風險,也自然會走上非法勞動的道路。

這是外界質疑實習生制度的原因之一。模糊的身份,規定的限期、不夠明確的保障,讓實習生成為政策不明之際,引進勞工的借口之一。外界也正呼籲應該完善周邊的政策或是中介制度,以防更多的社會問題誕生。

題圖來自 Jezael Melgoza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公布產能提升進展,6 月最後一周里造了 5031輛Model 3
衛星新聞|今日頭條發起「尋找革命先烈後人」公益項目,在應用里彈窗尋找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