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領動四肢的腰胯不能分家

領動四肢的腰胯不能分家

文|陳雄編輯 | 禪音

以腰胯領動四肢行拳走架,是體現「一舉手一投足皆是太極」的技術內涵之一。四肢脫離腰胯帶領而動的,是主動性練拳。四肢受腰胯帶領引動的是被動性練拳之法,符合太極拳運動的技術要求。

我師爺雅軒公在《太極拳練習談之二》文中說:

在練功上,如果將全身上下內外放鬆,周身作到一致了,而後以心神氣意去緩緩地命令著腰身脊樑,使其帶動四肢胳膊臂腿,作出如江河之水勢整個的動蕩的樣子。

要絲毫的不自動,不零斷動,不局部動,不多動,妄動,冒失動,或不動,或快慢不勻的動,這都是錯誤的。」這段話中「以心神氣意去緩緩地命令著腰身脊樑」的「心神」,字義指人的心的中心、人意識的中心、人思維的中心;「氣意」的字義指氣概,意志;「腰身脊樑」中的腰身包含胯在內,脊樑是指脊背,其骨為全身骨骼的主幹所在。「以心神氣意去緩緩地命令著腰身脊樑」是強調太極拳的意識引導動作,所有動作都要注意用意識去支配,所以要用意識引導「腰身脊樑」來帶動四肢,謂之用意引導腰胯領動四肢打拳。

理論上可將腰胯分開表述,比方說腰:脊柱上下伸展,形成一個連接百會和會陰穴的身體中軸線(也稱「中垂線」),臂和腿好像牽掛在身體的中軸線上,行拳時四肢在中軸線的帶動下運動,起於中軸線,終於中軸線。在太極拳中脊柱有三種運動方式:一是上下拉伸,既使拳勢動作上下相隨又能調直脊柱曲線而做到立身中正。二是左右轉動,形成圓弧動作的動力源。三是前後張弛,蓄勢時脊柱隨著吸氣微微後弓,發勢時脊柱隨著呼氣微微前馳。比方說胯:一切動作的變化莫測全依賴胯的動作,以胯根為主宰,牽連發動全身運動。通過用意不用力方式使胯骨部位的收束、開張以及旋動整合起來,帶動周身骨骼聯動出擊,化節節分開,發節節合攏,就是這樣依靠胯部運動來發力傳勁。

腰胯分開說歸分開說,但轉動時腰胯是一個整體,是不能分家的。倘若「腰轉胯不轉、腰先轉胯後轉」,那是拳病了。腰和胯的動作是密切相關聯的,換句話說,帶動四肢的腰和胯是整體一家。如腰一動,勢必帶動胯也動,尤為在前進、後腿轉換運動中,以及左顧右盼過程中。

拳架「起勢」手上的一起一落,其實就是要練腰胯,有不少初學者練到胳臂上去了。要體驗出腰胯的源動力,突出腰胯的驅動,儘快把後天胳臂腿發力的習慣改過來。具體怎樣以腰胯帶動四肢打拳呢?我的恩師林墨根在《楊式太極拳走架中求得自身平衡的兩個方法》文中說「讓我們以左摟膝拗步掌接右摟膝拗步掌為例,來說明這一方法。腰帶左腳外撇約四十五度,外旋(左腳)左腰胯,將右腳腳跟旋離地,直到右腳接近全虛(右腳腳尖不離地)。內旋(右轉)左腰胯,左胯微沉,用腰胯之勁將右腳輕輕帶起收回左腳的右側。右腳不停,順勢向正前方沉出。」

再比方說楊氏太極拳115式大架的「進步搬攔捶」,以腰胯領動四肢是這樣練的:

1、一邊松腰開左胯下沉、一邊轉胯往左帶動左腳外碾大約45°,身體亦右轉同樣角度;同時帶動右掌變拳(拳背向內)插於左胯前、左掌(掌心向外)往上繞於頭上左側。

2、扣左胯帶動右腳跟、腳掌提起離地。

3、垂左臀、松右肩的腰胯向右轉,髖骨盆對應右側,用腰胯帶動右腳走弧線的向右側上前一大步變成倒叉步的步型;同時兩手相合為「搬」勢,右拳心向上。

4、開胯圓襠的一邊松沉一邊向右轉,右胯根內收、下沉的變為右弓步。

5、稍內旋右腰胯,右胯微沉合勁,同時左手立掌往前正東方平胸伸出變成「攔」勢。

6、垂右臀、松左肩的腰胯向左轉正身體,同時以腰襠胯帶動左腿腳走弧線的向前正東方上前一大步,腳跟著地。

7、身前開胯圓襠(以意引導身前胯襠部位開胯圓襠,胯根鬆開較為重要)、身後松腰塌胯(以意引導身後腰背臀部放鬆而腰沉胯塌)的坐下,同時放鬆左腳裸關節,腳跟、腳掌、腳趾貼地。

8、虛領頂勁順著松沉之身勢,一邊沉一邊松腰松胯的往左轉成左弓步,同時帶動右拳螺旋的向前松去、左掌回至胸前護於右臂中節,以掌心對準右臂彎節處。

9、左腿松腰內收胯根下沉,右腿松腰塌胯,以膝為中點的大腿、小腿對拔鬆開入地生根,同時兩手合勁隨勢更松沉,這是一個上下相隨的的整體松沉動作。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練太極拳慢不下來?試試這個方法
讓你受益一生的12個好習慣,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