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軍人的中秋:你在世界屋脊,我在黔山秀水

軍人的中秋:你在世界屋脊,我在黔山秀水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2013年,戴雲鬆開始和妻子馬茜相戀相守。從那時起,他便覺得這首歌道出了他們夫妻倆埋藏在心底的思念。那悠揚旋律在夜空中回蕩,彷彿拉近了家鄉與邊關的距離。明亮的月光,可是送給軍人的團圓夢想與期待?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你在世界屋脊,我在黔山秀水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胡曉宇

中秋前夕,戴雲松與馬茜一家在邊境一線雷達站團圓。

郭超英

「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像你在海角,我在天涯。」

雪域極地,冷月高懸。西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某雷達站上士戴雲松,眸子里氤氳起霧氣,耳畔回蕩起歌曲《望月》的動人旋律。

2013年,戴雲鬆開始和妻子馬茜相戀相守。從那時起,他便覺得這首歌道出了他們夫妻倆埋藏在心底的思念。那悠揚旋律在夜空中回蕩,彷彿拉近了家鄉與邊關的距離。明亮的月光,可是送給軍人的團圓夢想與期待?

明月不語,望月人「你也思念我也思念」。這個中秋,這對夫妻相隔千里,他在世界屋脊衛著國,她在黔山秀水守著家。一周前,馬茜帶著兒子戴羿澤,拎著大包小包,從貴陽趕往百餘公里外的安順紫雲,那裡是戴雲松的家鄉。中秋佳節是兩歲孫子的生日,戴雲松的父母牢記在心,他們早早就備好了滿席佳肴。

心在一起就是團圓。此時此刻,守衛在世界屋脊雷達站的戴雲松,心頭縈繞著一縷縷相思鄉愁。你為國守防,我為你守家,不管身在何處人在何方,一家人的心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屬於軍人的中秋,心在一起就是團圓。

月亮下,咱倆遙遙相望

離愁別緒,戴雲松和馬茜相戀後的第一個中秋,就品嘗到了。

那是2013年中秋。26歲的戴雲松是世界最高人控雷達站——甘巴拉雷達站的一名中士、指令標記班長。25歲的馬茜在故鄉貴陽與朋友開了一家藥店。閑時,她還在家裡開的牛肉館幫忙。

中秋節晚上,戴雲松在海拔5374米的陣地上擔負戰備值班。完成了一天緊張的空情保障任務,戴雲松輪班站崗。仰望天空,皎潔的明月貼著雷達天線防風罩懸掛著,彷彿伸手可觸的「銀盤」。

一下崗,他趕忙撥通馬茜的手機視頻連線。「好大好美。」看到戴雲松頭頂的月亮,馬茜孩子般地歡呼起來。

都說「月是故鄉明」,可貴陽當天是陰天,月亮躲進雲里。透過手機屏幕,這對戀人一起欣賞甘巴拉的明月。

關於未來,這對遠隔千里的戀人聊了好多。活潑的馬茜舉著兩個月餅湊到屏幕前,戴雲松也舉著站里發的月餅讓她「品嘗」。那一刻,他的心裡暖暖的,完全忘了身處氧氣都吃不飽的極地之巔。

「雪峰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戴雲鬆脫口而出,馬茜的眼淚撲簌簌順著臉頰流淌。見他心疼得不知所措,她掛著眼淚強顏歡笑:「你在山上多保重,別讓我擔心。」

團圓相聚,普通人唾手可得的幸福,對長年戍守邊關的軍人來說,卻是奢望。

2017年3月底,在甘巴拉堅守10年的戴雲松,作為業務尖子被充實到某邊境一線雷達站任戰勤分隊長。

那年中秋之夜,陣地皓月當空。戴雲松換了班,走出指揮室,他撥通手機視頻。電話那頭,馬茜抱著一歲的兒子開心地笑著:「快看爸爸!叫爸爸!」

兒子咿呀學語,陣地寒風刺骨,戴雲松卻感到格外溫馨。

在陣地堅守了140餘天,戴雲松幾乎連軸轉。看到丈夫黑瘦的面龐、烏紫的嘴唇,馬茜眼圈紅了。恰在這時,指揮室突然緊急呼叫,戴雲松匆匆掛斷電話奔向陣地。

雲端陣地,一片冷寂;雪域之外,萬家團聚。他知道,千里之外的妻子這會兒一定在抹眼淚——她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女兒,因為嫁了邊防軍人,才一天天變得堅強。

「月亮下,咱倆遙遙相望,為了和平的使命……」陣地上,不知誰播放著這樣一首歌,動人的旋律唱出他沒來得及對妻子說的話。

追著兵哥走,追著月亮走

「這個中秋,我們終於可以團聚了!」2014年9月7日,中秋節前一天,馬茜風塵僕僕趕到甘巴拉雷達站休整點。就在幾天前,戴雲松結束了兩個月的陣地值班,下了山。

從貴陽到拉薩2000多公里,還要在重慶中轉。馬茜的行李箱里,裝滿了戴雲松愛吃的家鄉小食和月餅。等兩人見了面,打開行李,戴雲松既心疼又感動——他不明白,體重不足90斤的妻子,哪來的力氣拖著沉重的行李上高原。

初上高原,她開心得又蹦又跳,很快高原反應襲來,頭疼乾嘔,夜不能寐。

相聚日子越久,她越懂他的職責。過去有時電話接不通,她也會想不通、發脾氣,可感受過軍營生活後,她對他多了一分理解。

中秋節後的一天,這對相知相愛的戀人,在拉薩領取了結婚證。那天,他倆手拉手登上布達拉宮。四目相對,兩人立下愛的誓言……

自從愛上雪域雷達兵,佇立高原的軍營和戰友,都成為她的牽掛。

「你不能回家團聚,我就追著你團圓。」2015年中秋節前夕,馬茜又一次上高原探親。

在甘巴拉休整點,戴雲松帶她參觀榮譽室,馬茜對這個英雄連隊的所有歷史都十分感興趣。他為她一一講解歷史圖片和背後的故事,她的內心有說不出的自豪。

在一張黑白照片前,馬茜駐足良久。

照片上的老兵叫許正兵,1989年上山值班時突發肺水腫,他堅持不下陣地,獻出了18歲的年輕生命。這讓她深受觸動,她知道陣地艱險,卻沒想到在和平年代堅守陣地,也會有犧牲。

就在馬茜來探親之前,戴雲松在陣地值班時突發高燒,為了不讓妻子擔心,他始終瞞著,隻字未提。馬茜來隊後,他不小心說漏了嘴,她心疼地哭了……從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寄來各種藥品。

那年,雷達站舉辦中秋晚會,每個班都要齣節目。馬茜興奮得像個孩子,她和戴雲松的戰友一起商量節目內容、準備道具,還下廚為大家準備夜宵。

皎潔的月光照亮了休整點寬敞的營院。賞月、看節目、做遊戲……官兵和家屬的笑聲回蕩在高原。

晚會上,連隊專門為在陣地團圓的軍人家庭,準備了一個「夫妻同行」遊戲——幾對夫妻分別腳踩一張紙搶答題目,每答錯一道題,就要將紙對疊一次,且腳不能踩在紙外。幾輪下來,紙對疊得不夠兩人一起踩了,戴雲松就抱著馬茜繼續搶答,最終倆人贏得了獎品。

那是一瓶洗髮水,馬茜很長時間都捨不得用。她說,那是兩人最難忘的一次團圓。

第一次在中秋節團圓,他在團圓時降生

2016年9月15日,中秋節,戴雲松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

「喜報!愛妻於今日產下一子,母子平安。」

從此,「中秋」這個節日,在這對夫妻的人生字典中,有了新的內涵。

因為兒子的呱呱墜地,那年的中秋,成為戴雲松和馬茜相識後,在家鄉過的第一個團圓節。

兒子預產期前,戴雲松才從雪域風塵僕僕趕回貴陽。他的父母親,也從安順紫雲老家趕來照顧兒媳。

中秋當日,馬茜的父母燉了雞湯、備了月餅帶到醫院。產房外,全家老少焦急地等待幸福的降臨。當第一聲啼哭傳來,一家人喜極而泣……

當晚,一家老少圍著馬茜的病床吃著團圓飯,聽著孩子的啼哭,每個人臉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孩子在中秋出生,就是希望咱們一家人年年團聚啊。」那晚,戴雲松守在妻兒身邊一整夜。

在他看來,這個孩子是上天賜來的禮物。他和馬茜商量著給孩子取名「羿澤」——羿,羽之羿風;澤,上蒼恩澤。

外表柔弱的馬茜,性格卻耿直得像個女漢子。十月懷胎,戴雲松一直在高原執行保障任務,她一個人到醫院做檢查,從沒半點抱怨。

馬茜懷孕7個多月時,戴雲松的父親住院做手術,老人堅決不讓告訴兒子。馬茜得知後,自己乘大巴車去看望老人。沒承想,她拖著笨重的身體下樓,一腳踩空摔了下去,腿上滿是青紫紅腫的瘀傷。

「萬幸,孩子沒事!」當晚,戴雲松打來電話才知道情況。透過視頻,看見妻子雙膝腫得老高,他心痛得一臉自責。

她卻笑著,說著讓他寬心的話。

對於家庭的付出,馬茜總是輕描淡寫:「不理解軍人職業,沒有榮譽感,還當什麼軍嫂!」

我們何時團圓,何時便是中秋

今年中秋,恰逢小羿澤兩歲生日,馬茜決定帶著兒子到安順紫雲老家,陪公婆過節。

盛夏7月,馬茜便帶兒子千里迢迢赴高原探親。兩個月時光轉瞬即逝,小羿澤在營院中游弋玩耍,跟著叔叔在大棚種菜……這個小小的身影,為高原軍營增添了幾許歡樂。

「爸爸呢?」這句話,小羿澤每天要重複數十遍。平時在家,都是他和媽媽相伴,好不容易有機會跟爸爸朝夕相處,小傢伙一天到晚黏著爸爸。

去年初,戴雲松剛從甘巴拉調到這個邊境一線雷達站。馬茜也是第一次帶孩子來隊探親,但她做的貴州特色美食「辣雞角」,連隊戰友們早就品嘗過了。

去年底,戴雲松回貴州休假。馬茜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讓戴雲松捎回部隊——她從鄉下買了兩隻土雞,做了拿手菜「辣雞角」,裝了滿滿3塑料桶,塞進他的旅行箱。

歸隊後第二天,戴雲松接通了馬茜的手機。透過視頻,馬茜欣喜地看到,離家千里的戰士們吃得津津有味,她開心地笑了。

天涯有個兵哥哥,從此心兒連哨所。10多年堅守雪山之巔雷達站,戴雲松出色完成10餘項重大任務。用戴雲松的話說:「軍功章的背後,也有她的功勞。」

9月7日,離隊前一天的晚上,馬茜做了滿滿一桌菜,全家提前給兒子慶祝生日。「何時團圓,何時就是中秋;你在哪裡,團圓就在哪裡。」她對他說。

碰巧,連隊兩名戰士的生日與小羿澤的生日,相隔沒幾天。戴雲松提前到縣城訂了生日蛋糕。晚飯後,大家一起為三個「壽星」過了個生日。

吹蠟燭、唱生日歌……小羿澤眼睛晶亮如星。馬茜說:「這個軍營生日,一定像小苗一樣種在了兒子的心田。」

中秋節前一周,馬茜帶小羿澤趕回戴雲松的家鄉。她給婆婆買了月餅,給公公買來了酒,還在包里塞滿了從西藏探親帶回來的藏葯、黑枸杞和氂牛肉乾,「今年他不能回家,我替他與家人團圓。」

這個中秋,戴雲松和戰友們在邊境一線雷達站度過。

家鄉明月與邊關冷月交相輝映,如愛人的眼睛,如愛人的歌。

他的心越發踏實妥帖:「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過天,你走得再遠,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家,軍人永遠的加油站

桑林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秋思、鄉思、情思,到中秋濃得難以化解。

月是故鄉明。對於長年在外的軍人來說,吃一塊老家的月餅,賞一輪故鄉的明月,看一眼熟睡的兒女,無論征塵有多厚,無論戍邊有多苦,都將一洗而盡。

每逢中秋,對於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老兵戴雲松而言,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節目」,那就是給妻子馬茜講述邊關的明月、高原的中秋。

他們倆,一個在世界屋脊,一個在貴州貴陽。夫妻電話中的明月,化作濃濃的思念。但馬茜不後悔,她說:「你在世界屋脊守陣地,我在黔山秀水守望你。」無論走多遠,家都是心靈停靠的港灣;無論在何方,家都是精神成長的沃土。

有家,就有明月;有家,就有甜蜜;有家,就有幸福和守望。軍人們常說,只要萬家燈火中有一盞是為我而亮,邊關風雪再大又如何?

在戴雲松和馬茜心中,他們有兩個家,一個是黔山秀水的小家,另一個是世界屋脊的大家。

桂花依舊香,月亮依舊圓。黃海前哨開山島,也在講述著一個家的故事,一個中秋的承諾。

王繼才的小女兒王帆曾經和姐姐、哥哥商量:這個中秋節一起上島,給爸爸過生日。現在,王繼才走了。姐弟三人還是決定上島,陪著島上的媽媽,守著天堂里的爸爸。開山島,是他們永遠的家,也是他們永遠的精神寄託。

守島,是守家,也是守國。開山島雖然是個島,但並不是孤島,那是因為有家在。當年,王繼才走進小島,王仕花走近丈夫。可以想到,如果沒有開山島上的小家,很難有32年的默默堅守,也很難有這個關於家與國的動人故事。

與其說王繼才守島,不如說王繼才一家在守島衛國。有家不孤獨,有家有力量,有家有幹勁,有家報國才有根基。

中秋過後即「十一」。中秋,月亮當頭掛;「十一」,國旗心中飄。望圓月思小家,望國旗思大家。無數軍人,日日需要面對的就是小家與大家、自家與國家。

「十一」、中秋如此之近,映照著軍人的家國情懷。

軍人生來為戰勝。一名真正的軍人,「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這是職責所在、使命使然。

後顧無憂,是軍人所盼,也是戰場要求。軍人家庭的穩固、後院的和諧、後代的安康,都是對獻身使命的最大支持。有了堅定的後方,平時訓練才會有動力,戰時打仗就會有捷報。

家,是軍人出發的原點,心靈的歸宿,也是護佑的對象。

軍屬何以成為軍屬,軍嫂何以成為軍嫂,那是因為他們都是深明大義之人,是知大知小之人,總是默默經營好小家,全力支持軍人守護大家。

兩情若是久長時,時時處處見明月。對軍屬而言,他們想要的是長相廝守,更是真心相愛;不是只為家謀,而是多為國計;不是分憂擾神,而是企盼捷報。

家是加油站,加滿的永遠是愛。愛的根須深埋在家庭的泥土裡,延伸到許身報國的廣袤空間。這才是一個完美的家!一個幹事創業的家!

遙望一輪明月,家的味道,越來越濃。對每一位不能與家人團圓的軍人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在守護團圓中凝聚力量,在聲聲祝福中振奮精神,在放飛夢想中勇敢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