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說「歧視他人」有時是必需的?

為什麼說「歧視他人」有時是必需的?

在權利意識日益覺醒的現代社會,歧視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詞。地域、女權,甚至學歷、相貌等話題都充斥著反歧視的聲音。歧視概念,成為很多觀念的基礎,在此之上,建立起了各種理論,引出各種紛爭。
我一直認為在爭論命題之前應該把命題本身先弄清楚,這樣才能很好地避免在爭論過程中由於概念模糊導致的自說自話。而且,很多時候,把命題本身弄清楚了,爭論也因為變得更加清晰,自然而然地就解決了。
那麼,歧視,這個諸多理論的根基是牢固的嗎?
歧視,是由個體實施的,那就從個體說起。對個體生命來說,趨利避害是最基本的本能,而趨利避害四個字,就是所謂的收益與成本,那麼,經濟學就是最基礎的分析工具。
以研究家庭、犯罪和歧視問題聞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教授,給「歧視」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只有當歧視者願意放棄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潤、工資,或者享受,以便滿足他個人的偏好時,才是歧視。

具體來說,當A為了自己的利益增進,同時導致了B的利益減小,B的利益減小可以具體為利益受損或者感情受損。這種情況下A的行為只是市場經濟下理性人的擇優選擇。而只有A為了使B的利益減小,不惜導致自己的利益也受損減小,即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這種行為才叫歧視。更簡單的說,只有當一個人情願傷害自己的利益,也要表達瞧不起,或損害另一個人,才叫歧視,否則,只能叫出於自利的擇優。
地鐵上,上來一個衣衫襤褸、散發臭氣的人坐在座位上,旁邊的乘客會本能地站起來遠離他,這種行為不叫歧視。因為雖然遠離他會讓這個散發臭氣的人感到不快,但其他乘客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避免臭氣,才實施站起來遠離他的行為。如果上來衣冠楚楚的人,亮出暫住證之後,有乘客遠離他,這才叫歧視。因為為了讓這個外地人感到不快,乘客寧願自己利益受損,承受站著的勞累。
以此類推,清華大學畢業的和一個高中生,企業選擇了清華大學的,這只是擇優,而不是學歷歧視;選舞蹈演員要漂亮的,而不要行走不便的,這同樣叫擇優,而不叫歧視殘疾人或相貌歧視。如果一味強調「同等」對待,那麼就會傷害到市場經濟的基礎——擇優和競爭。
用這個原則可以輕易地判斷出眾多的歧視中,到底哪些是歧視,哪些只是擇優。經過這個原則的篩選,能留存下來的真正歧視也所剩無幾了。
不過,這個原則面臨這樣一個質疑:即使是擇優,但是,這種擇優是不科學、不理性的,實際上損害了你自己的利益,所以歧視仍然成立。比如,一個人雖然是個刑滿釋放者,雖然是黑人,但是,他甚至比一般人更老實可靠;他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卻更適合這個崗位,但是,在事先的排他性的標準中,他們未有機會證明自己之前,就被篩選掉了,他們的利益被損害了,而同時,你錯過了合適的人,也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這看起來符合加里·貝克教授對歧視的定義,所以,這就是歧視。
那麼,這種說法成立嗎?如何看待,從自利出發但結果卻損害自己利益,並且同時損害他人利益的主觀擇優行為呢?
人的行為是受成本制約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不難看到騎摩托車接送孩子的家長,那是不愛惜自己與孩子的生命嗎?顯然不是,他們只是在成本的制約下,做出妥協,為了節省成本,承擔一定的風險。對生命如此,對其他事情更是如此。
依據概率行事,是人節約成本的一個重要方法。由於人無法窮盡一切可能,發掘全部信息,所以,人按概率生活,在概率中形成主觀印象,並按後果的概率去行事。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邏輯,都是基於概率的。從根本上講,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概率性的,在人未能完全認識這個世界之前,人對世界的認識都是主觀經驗,是概率性的。
所以,把被質疑的「損害自己利益的歧視行為」放入概率與成本的限制條件之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種看似邏輯嚴密而科學的質疑,其實並不科學。
對於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來說,他們任務是在眾多的畢業生中找出合適的人。在初選簡歷階段,簡歷多,時間緊,所以,對HR來說,他們的工作目標實際上是:在給定時間,給定成本之下,找到有能力勝任工作的人。這必然就只有一種方法,依靠概率。
學歷與學校雖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能力,但卻大概率地與一個人的能力相關。所以,看學校、看文憑,這個辦法簡單、甚至粗暴,註定有缺陷,但卻能低成本、高效率、大概率地找到合適的人。所以,如果招聘中取消學歷,不管小學、中學,還是碩士、博士都一視同仁,招聘考核系統就會因為成本巨大而無法運轉。
這是學歷的刻板印象嗎?在職場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人有了幾年的工作經歷之後,學歷立即就變得不重要了,甚至,連簡歷都不再需要,只需和HR、老闆談談即可。可見,不管是HR還是老闆,並不是刻板地信仰學歷。只不過,在一般情況下,自利性地使用學歷標準,低成本地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同樣的,一個單身女性在郊外,遇上一個文身的人搭車。她沒辦法去打電話問警察,調查這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更沒辦法自己親自去了解,這個成本甚至會大到失去生命。所以,拒絕一個文身的人搭車,是基於大概率的、低成本的合理的自我保護與擇優,並不是什麼歧視。
同樣的,雖然抽煙、喝酒、說髒話,也會有好女孩,但是,是壞女孩的可能性卻更大。所以,群體性的印象,雖然看起來不理性,在單獨的事例中,有時候是不科學的,但是,只要給定限制條件,給定成本,在整體的概率中,卻是最合理的辦法。
那麼,或許可以小小地修改一下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的定義:人的選擇,只要符合除了情感滿足之外的主觀概率自利,那麼,就是一種擇優。歧視,應該指的是,為了貶損、造成他人的損害,自己寧願在主觀上放棄概率性的自利。
雖然這個定義仍然比較拗口,但其邏輯卻更加嚴格。

作者寫於2015-11-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恐怖主義者的暴行,是無緣由的嗎?
無線充電器是怎麼做到不用電線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