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福爾摩斯有多受歡迎?

福爾摩斯有多受歡迎?

福爾摩斯是被虛構出來的,但他的故事被世界各國拍成幾百部電影放映,他的名字響徹全球也傳遍中國。他甚至出現在時裝表演的T形台上,甚至也成為新創作小說的主角。一百多年來,他從虛擬逐漸變為真實,人們為他建立故居、博物館、學會,甚至英國王室還授予他爵士爵位,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也授予他「特別榮譽院士」的稱號。

福爾摩斯「被殺」惹眾怒

1886年4月,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寫完其第一部偵探小說——《血字的研究》。在這部作品中,他塑造出私家偵探顧問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這個頭戴雙舌呢子帽、披深灰色斗篷、嘴叼大煙斗、手持放大鏡的福爾摩斯,其擁有的智慧、正義、勇敢一下子被讀者記住,被讀者狂熱喜愛。其後,柯南·道爾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

在這些偵探小說中,福爾摩斯被塑造為集中了全人類智慧,具有超人的天才,無所不能的人物。無論如何複雜的案件,只要到他手裡就不難偵破。而在偵破過程中,福爾摩斯達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境界。這進一步使福爾摩斯名聲大震,風靡全世界,甚至當時美國讀者在街頭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知道福爾摩斯新斷的案子是哪一個嗎?」。

福爾摩斯如此受讀者喜愛,但柯南·道爾卻煩惱不堪。他必須全力以赴一篇接一篇地去寫福爾摩斯,這對任何作家來說都是一個巨大壓力。此外,柯南·道爾本是一個醫生,起初是寫歷史小說的,最喜歡寫的也是歷史小說。他本來計劃寫幾篇偵探小說後,再繼續寫所喜愛的歷史小說,但現在卻被讀者逼著,必須不斷寫偵探小說。

這樣寫下去總不是辦法。柯南·道爾甚至開始討厭福爾摩斯,他說:「我對他的名字感到厭倦了。就像我吃了太多鵝肝一樣,儘管是好東西,但吃太多了也會反胃。現在我一看到福爾摩斯這個名字就噁心。」他覺得福爾摩斯是創造出來的人物,也可以隨時結束他的生命,這樣就不用繼續寫下去了。

於是,他決定讓福爾摩斯在其1894年11月創作的《最後一案》中死去,讓福爾摩斯與匪首莫里亞蒂在瑞士萊辛巴赫瀑布的懸崖邊搏鬥中,雙雙墜入無底深淵中喪生。這不啻是一個好辦法,確實也是每一個偵探的最好結局。而且,他還讓福爾摩斯為華生這個多年搭檔留下遺言:「我一想到我能為社會除掉由於他(莫里亞蒂)的存在而帶來的禍害,就很高興,儘管這恐怕要給我的朋友們,特別是給你,我親愛的華生,帶來悲哀。不過,我已經向你解釋過了,我的生涯已經到了緊要關頭,而對我來說,再沒有比這樣的結局更使我心滿意足的了。」

這合情合理。但柯南·道爾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做法激怒了讀者,超過兩萬人取消訂閱連載福爾摩斯故事的《岸邊雜誌》(The Strand Magazine)。成千上萬倫敦市民抬著棺材上街遊行,抗議柯南·道爾殺死福爾摩斯。而婦女們則在倫敦街頭相擁而泣,為死去大英雄的抗議。倫敦金融界人士則神情黯然,在帽子上扎黑帶以示哀悼。而來自全球各國的抗議電報、信函,像雪片一樣飛向倫敦,紛紛要求「福爾摩斯不能死」。在讀者們看來,如此智勇雙全、光彩照人、魅力無窮的福爾摩斯,連受一點傷都不行,更何況是死去。

可以想像,當一隊又一隊的示威者一邊扛著棺材,一邊咒罵「柯南·道爾,死去吧!」的時候,當一個又一個的婦女圍著公寓而哭泣的時候,當一封接一封的抗議電報從世界各國飛來的時候,這樣「夜不能寐、日不得寧」的日子,肯定是不能過的。

雖然如此,但他還是堅持認為,把福爾摩斯的結局寫成英雄獻身,是他作為作者的權利,他決不向讀者屈服。

柯南·道爾可以不對普通讀者屈服,但卻必須向一個特殊的讀者屈服。這讀者既不是被稱為「歐洲的祖母」的「日不落帝國」維多利亞女王,也不是「拒絕入住唐寧街10號」權傾天下的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侯爵,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即生育他的母親。母親給柯南·道爾來了一封極其嚴厲的信:「你已經是一個不孝之子,遠離了我,陪伴我的只有福爾摩斯。你現在把福爾摩斯殺了,豈不是要謀害你的老母親。你給我把他找回來。」

別人的抗議柯南·道爾都可以不管,面對一向嚴厲的老母親,他不得不屈服,於是在1903年1月寫出福爾摩斯歸來篇——《空屋》。其後,柯南·道爾又寫了30多篇探案集,一直寫到年老體衰,精力不支,確實不能再寫下去為止。1927年他寫完《退休的顏料商》之後,讓福爾摩斯與讀者徹底告別。

福爾摩斯有多受歡迎?

從虛擬到真實

1930年7月7日,柯南·道爾去世。但福爾摩斯沒有隨著柯南·道爾的去世而被遺忘,卻被人們認為一直活著,並從虛擬走向真實。

福爾摩斯是虛構人物,其在倫敦居住的貝克街221號B也不存在。但上個世紀20年代,有個美國醫生誤以為福爾摩斯是個真人,不遠萬里來到倫敦,居然找到了貝克街221號B,發現門牌上鑲有福爾摩斯的頭像。而今天,如果這位美國醫生再去倫敦,他還能找到貝克街221號B,如果他再到附近的諾森布蘭德大街10號。他會發現這裡有座福爾摩斯博物館。

這裡原來是一家酒店,也是柯南·道爾小說里的一個破案現場。後來,英國的福爾摩斯迷們便把它改建成福爾摩斯博物館。如果走進博物館的大廳,會發現大廳的一角,完全布置成與柯南·道爾筆下所描述的「貝克街221號B」——福爾摩斯住宅的場景一模一樣:全套古色古香的維多利亞時代傢具,放大鏡放置在壁爐上,壁爐旁邊,是福爾摩斯研究分析各種犯罪證據的化學試驗用具,旁邊的架子上則放滿了裝著各種化學藥品的瓶瓶罐罐……

這裡還成立了一家「福爾摩斯公司」,專門負責管理這家博物館和開展一個叫「貝克街顧問俱樂部」的活動。「福爾摩斯公司」有秘書負責處理從世界各地寄給福爾摩斯的信件。在這些來信中,人們向福爾摩斯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人問他最近身體健康如何和婚姻如何,有人向他請教破案的靈感,有人請他發表對墨西哥禁毒問題的看法。

而「貝克街顧問俱樂部」規定,所有參加成員都必須是男性,且必須懂得一個福爾摩斯故事裡的暗語,才有資格加入並登記成為會員。因此,這個俱樂部的門前,經常會聚集一大群女福迷在集會示威,抗議該俱樂部的「性別歧視」並要求「男女平等」。這傢俱樂部經常開展關於福爾摩斯破案科學的知識競賽,優勝者會被授予「貝克街顧問偵探」的榮譽稱號。世界各地的讀者們都仿效「貝克街」,成立了許多福爾摩斯的俱樂部。

研究「福學」,美國總統認為福爾摩斯來自美國

正如《紅樓夢》衍生出一門「紅學」、莎士比亞衍生出一門「莎學」一樣,福爾摩斯也衍生出一門「福學」。目前世界上大約有350多個「福學」研究組織(包括網站)。這些「福學」研究組織整天熱衷於考究諸如此類的問題:福爾摩斯究竟畢業於哪一所大學?他的國籍究竟是英國還是法國?他是否愛過愛琳·艾德勒?他的鄉間別墅的確切位置在哪裡?他使用過多少個煙斗?他是不是個左撇子?

甚至「福學」的正式出版物也有很多,比如《福爾摩斯批註》、《福爾摩斯百科全書》、《給福爾摩斯的信》等。有個名叫法尼·克拉德柯的英國人還編寫出一本《福爾摩斯食譜大全》,他參照福爾摩斯的女管家赫德森太太的菜譜記錄及維多利亞時期的飲食書籍,考證出福爾摩斯吃過的菜肴多達237種,其中他最鐘意約克郡的地方風味,他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烤牛肉。

而早在1934年,美國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莫雷就在紐約成立了「福學」學會,取名叫「貝克街非正規軍」(Baker Street Irregulars,簡稱BSI)。凡是讀過福爾摩斯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會名是借用書中一組聽從福爾摩斯差遣的少年偵察隊之稱號。這個學會的成員都是些大有來頭的人物,包括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哈里·S·杜魯門(Harry STruman)、著名偵探小說作家雷克斯·斯托特(Rex Stout)、愛因斯坦的助手霍夫曼(Banesh Hoffmann)、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美國通用汽車副總裁埃德加·W·史密斯(Edgar WSmith)等等。

這個學會自成立起,為了紀念福爾摩斯,每年在最接近1月6日(福爾摩斯生於1854年1月6日)的那個周五舉辦晚宴。該學會還從1946年1月開始出版《貝克街期刊》,專門發表研究福爾摩斯的作品。這個刊物今天仍然存在。

194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成為BSI的榮譽會員,在一封信中,他為證明自己也是深諳「福學」的老手,推理出福爾摩斯出生在美國,父親曾是罪犯,於是選擇去英國和犯罪作鬥爭。羅斯福甚至還把總統安全屋命名為「貝克街」。

《福爾摩斯探案集》風靡世界100多年來,在柯南·道爾去世時,已發行了4億冊。這一數字,現在已超過20億冊。而其譯本幾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甚至愛斯基摩文字。而關於福爾摩斯的電影、話劇累計有200多部,扮演過福爾摩斯的演員先後有75位。福爾摩斯也是世界郵票史上的一個重大主題,他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郵票上,比如英國的「拯救亨利先生的福爾摩斯」、尼加拉瓜的「含煙斗的福爾摩斯」、聖馬利諾的「放大鏡下的福爾摩斯」……美國甚至還有兩種關於福爾摩斯郵票的專題圖書:1990年出版的《集郵和集幣中的福爾摩斯》和2000年出版的《福爾摩斯的集郵歷險》。

福爾摩斯甚至還成為新創作小說的主角:如卡列伯·卡爾的《義大利秘書》、邁克爾·查本的《最終解決》和米其·庫林的《智力騙局》。這三名作家都不是平庸之輩,邁克爾·查本是國際暢銷書作家,還是《蜘蛛俠2》的編劇,米其·庫林是正在興起的一位新星,而卡列伯·卡爾更是2001年普利策獎得主。

福爾摩斯作為一個虛構的文學形象,已經從單純的小說人物蛻變出來,成為正義、公理以及崇高精神的永恆象徵。

1987年,在福爾摩斯出山100周年之時,世界各地的福迷們蜂擁來到倫敦,各種不同性別、不同膚色、不同種族、操不同語言的人們,無一例外地頭戴各式各樣的雙舌呢子帽、披深灰色斗篷、嘴叼大煙斗、手持放大鏡,雲集貝克街,來紀念他們心目中的這一位平民英雄,來圓一回自己的英雄夢。

隨後,英國王室授予福爾摩斯爵士爵位。王室對授爵條件的要求一向苛刻而嚴肅,這次卻破天荒授予一個虛構人物。2002年10月16日,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把「特別榮譽院士」名銜授予福爾摩斯,表彰他作為首個偵探,利用化學科學協助查案。一般情況下,此榮譽一般是授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這是首名虛構小說人物成為該會榮譽會員,也是首名虛構人物獲得這麼大的榮譽。而根據小說記載,福爾摩斯擁有淵博的化學知識。

2008年2月4日公布的一項「英國人心目中的十大虛構人物」的民意調查的結果發現:在3000個受邀參與這次調查的人中,有58%的受訪者相信,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福爾摩斯確有其人,卻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虛構的人物。

虛構人物被當成真實人物,而真實人物被當成虛構人物。福爾摩斯簡直是閱讀史上的奇蹟。是誰讓福爾摩斯不朽?是讀者,而不是作者。



(作者:關昕)

作者寫於2015-12-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從美團點評上市,再看其與阿里的流量之爭
油脂是什麼?它是怎麼進入我們的身體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