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12月8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T-50的試飛工作已經接近結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航空電子設備進行測試。鮑里索夫聲稱:「目前數家飛機正在進行試驗,首先是對機載設備的試驗。有關戰機飛行特性的試驗實際上已經完成,在實踐中驗證了飛機的飛行技術性能。」

此前,今年3月23日,鮑里索夫曾表示T-50將於2016年起開始生產,但俄軍預計採購數量將少於原來制定的2020年前國家軍備計劃的預定數量。按照鮑里索夫的說法,在2020年之前俄軍將只採購一個中隊(12架)T-50戰機,同時將更多地採購相對成熟的蘇-35S戰機。按照鮑里索夫的說法:「在新的經濟情況下可能要修改初始計劃。我們最好在擁有第五代戰機半成品的條件下,先讓4+代戰機物盡其用。」從這個角度來說,T-50尚未服役,就已經遭到了當頭棒喝。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導致T-50裝備受挫的最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目前嚴重不樂觀的經濟情況。受國際能源市場波動以及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上持續對立導致的雙邊貿易趨冷,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較之T-50開始研製的時期已經大有衰退。本來T-50項目就一直飽受資金不足的困擾,目前俄羅斯又因國庫並不充裕而難於購買更多的T-50首批生產型,這就使得T-50的研發麵臨著自項目開始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局面。

同時,T-50自身發展也遭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技術問題。今年8月,T-50的4號原型機參加了在茹科夫斯基航空城舉辦的2015年莫斯科航展。雖然在5分鐘的飛行表演中,T-50-4展示了其良好的飛行性能,但相比於同場競技的蘇-35S來說顯然動作不夠潑辣、搶眼,這或許能夠證明T-50在發展中遭遇了影響飛行性能的問題。同時,本年度的莫斯科航展只有T-50-4一架原型機參展,而在2013年的上屆航展上則有3架T-50原型機參演,這也能夠證明T-50目前的試飛工作極其繁重,已經難於抽出更多的原型機來進行飛行表演和推銷。雖然新型戰機在定型前的最後階段一般試飛任務都不算輕鬆,但如同T-50這樣「先松後緊」的試飛進度,仍然令人感覺並不正常。

T-50於2010年1月29日進行首次試飛,截止2015年秋,共製造了5架原型機、完成了700多架次試飛。在頻繁的試飛中,多架原型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其後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維修。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間,T-50的首架原型機T-50-1曾因遭受結構損壞而大修了一年多時間,在該機復飛後的照片上顯示其機體出現了各種用於加固的補強板。而今年8月拍攝的照片上,T-50-1的機機身上部蒙皮又有了新變化,這證明該機事實上一直在進行「打補丁」的工作。2014年6月10日,T-50的第5架五代戰機原型機T-50-5因起火被運回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廠維修,為此還不得不拆解正在建造中的首批測試飛機中的最後一架原型機T-50-6的零件來「捐獻器官」。在進行了16個月的修復後,恢復狀態的T- 50-5R(R取「修復」之意)終於在2015年10月16日重返藍天,但T-50-6的建造卻又變得遙遙無期。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儘管除2014年6月的T-50-5起火事故外,蘇霍伊官方並不承認T-50存在技術問題,但據外界推測,T-50目前面臨承載結構強度不足的設計缺陷,為此蘇霍伊不得不對機體結構進行補強,但這又增加了飛機的空重。解決這個問題最徹底的方案是改用重量更輕且強度足夠的新型材料,但目前俄羅斯航空工業根本無法提供能達到要求的材料。即便滿足要求的新材料能夠很快研發生產出來,也會因T-50的生產方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廠製作模具和培養人才需要大筆資金和時間而難於奏效。目前來看,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便捷方案或許是使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2012年10月,蘇霍伊宣布將製造設計經過修改的「第二階段」T-50原型機,這批飛機的結構很可能進行了重大改進。此前,「第二階段」T-50指的是將採用「產品30」發動機的T-50原型機,而「產品30」作為一款全新設計的發動機,在最大推力、總重量、零件數量等關鍵性指標方面較之目前T-50所採用的土星AL-41F1(「產品117」)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有著質的飛躍。然而這款發動機什麼時候能被安裝到T-50上,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當然,關於T-50也並非完全沒有好消息。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展出了一系列供T-50使用的感測器組件,其中葉卡捷琳堡烏拉爾光學和機械廠(UOMZ)研製的型號為「101KS-P」的小型紅外成像感測器為首次在公開場合展出。該感測器是101KS「環礁」光電套件的組成部分,該系統還包括前向101KS-V「空氣」紅外搜索和跟蹤感測器(IRST)、101KS-O「防禦」光電定位感測器、101KS-U紫外線導彈逼近告警感測器。101KS「環礁」光電套件可以用於輔助T-50進行低空飛行和降落。此外,專門為T-50研發的101KS-N「大地」導航/瞄準吊艙也正在發展之中。這也就是說,目前T-50的各項子系統仍然在正常發展。然而在結構問題解決之前,子系統就算髮展再完善,也無法從根本上加快T-50試飛和裝備的速度。而反觀我國殲20戰機,八架原型機基本可以定型完成了原型機生產階段,接下來量產一年兩三個中隊這是很現實的生產能力,明年形成戰鬥力不是不可能。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按照《2013-2020年俄羅斯國防部活動規劃》的內容,T-50應該在2016年12月31日前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但很顯然,只有12架的訂貨和裝備量無論如何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目前來看,反倒是來自國外的訂單更像是T-50的救命稻草。在2003年1月俄羅斯和印度關於合作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意向書和2007年10月兩國政府間達成協議,在T-50基礎上共同發展未來多用途戰鬥機(PMF)之後,印度空軍始終對這款第五代戰鬥機抱有濃厚興趣。印度方面持續性的注資,很有可能使T-50緩解在研發工作中面臨的資金問題。但對於技術方面的問題而言,即使有非常充裕的資金,也很難斷言就一定能實現技術突破。至於未來究竟是印度的資金拯救了T-50還是T-50的進度拖死了印度,現在恐怕沒人能給個合適的答案。

俄T-50戰機明年真的可以量產?

作者寫於2015-12-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方式嗎?
吃雞之前,這些健康知識你都了解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