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你有制止過孩子某些突發奇想的行為嗎?

晴媽媽:當孩子會爬時,他對什麼東西都好奇,我擔心他容易受傷,於是就圍了一個區域,限制他的活動範圍,可是他長大後就會把東西頂開,即使後來我加強圍堵,他會做出更危險的動作。

寶媽媽:寶寶要畫畫,我要爸爸教他,但不到五分鐘,寶寶就沒興緻了、罷工了。原來是他塗顏色時,爸爸不停地提醒他塗過界了,還說「塗錯了要打屁股的」、「看,這又塗多了...」

惠媽媽:兒子在外邊撿了一筐樹葉回來,說要把樹葉種起來,每天澆水,讓它發芽,找了個方便袋灌些水就把樹葉朝里放。剛好他爸回來了,立馬就制止他,兒子解釋說要種樹,會發芽。他爸就直接跟他說「那是干樹葉,種不出樹來的」「跟你說了發不了芽,趕快丟掉...」

在家長的世界裡總是充滿條條框框,認為孩子「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家長用成人的視角指導孩子成長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孩子有些行為,家長不制止的話可能對孩子更好。

1、6歲前孩子掰手指數數

別制止

原因:在3-5歲這個階段,孩子可以學習數字的加減計算,但他們一般還需要藉助具體的實物進行運算。這時,適當運用手指等實物進行教育,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依靠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認知來增加認識,對數量的感性經驗越豐富,就越有利於幼兒形成抽象數概念。

好處:該階段的孩子,對於心算,要他進行「憑空想像」是很困難的,所以出現掰手指的現象是正常的。如果家長對此表現得過分敏感,予以嚴厲制止,反而可能影響他們用更直觀的方式掌握運算方法。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2、孩子重複一件事

別制止

原因: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就是同一個故事,孩子重複聽好多遍還是會繼續要家長講給他聽,對此很多家長不解,孩子非常熟悉的故事為何還要反覆聽呢?並認為這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不如開始一個新故事對孩子意義大。

好處:重複是孩子學習的一個特點。孩子的智力發展,不是知識在頭腦中的堆積,記住知識本身,而是通過刺激、記憶來促進腦部的發育。孩子的智力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重複作為力量,當重複到達了一定程度時,新的狀態就會爆發出來。另外,孩子在聽熟悉的事物時,對事物的預見會給他們帶來信心與安全感。

3、孩子追求完美

別制止

原因: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講究完整性。在他們的設想中,事情應該是這樣辦,一旦他們設想好的東西被打斷,便不願接受。

好處: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以及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這時家長在給予必要的指導時,不妨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寬容一些。這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4、孩子實施小破壞

別制止

原因:經常能夠遇見孩子將家裡的東西拆開或是毀壞,家長看到孩子這種破壞行為往往都是試圖制止孩子,其實,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智力發育,需要不斷地信息刺激,他們四處探尋各種事物來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

好處:從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毀壞了一件物品,而實際上孩子從中調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輕易阻止孩子的探索過程。

那些確實不能讓孩子嘗試的事情,也要盡量向孩子說明道理,並找出替代的事情給孩子做。如果父母經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動力。

5、孩子藏東西

別制止

原因:調皮的寶寶經常把家裡的小東西收起來,比如鑰匙、遙控器、手機,他們對於這個「躲貓貓」遊戲樂此不疲。這個遊戲其實能夠鍛煉寶寶的記憶力,先把東西藏起來而後又找出來,寶寶感到很有成就感。

好處:家長可以多和寶寶玩這個遊戲,這不但是一項好玩的親子互動,家長還可以摸清寶寶藏匿物品的規律,萬一有什麼重要的東西被寶寶藏起來了,家長也能知道在哪裡找到。家裡的尖利東西要放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受傷,貴重的東西也要收藏好,以免丟失。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最好別制止!

6、孩子粘著家長

別制止

原因:有些家長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很小時就讓他自己吃飯、穿衣,甚至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讓孩子粘著自己。

好處:家長為了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所做出的事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粘著父母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他們從對父母的依戀中感受親情,認識世界。經過了這一階段,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健全人格。

從心理發育上說,孩子粘父母,並從父母那裡獲得相應的重視,有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小編碎碎念: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家長不要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衡量孩子的行為舉動,應該根據孩子的成長需求,科學地撫育孩子。



本文來源:搜狐 作者:KK健康

作者寫於2015-12-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控制鹽的攝入還不夠?
尼泊爾大地震致喜馬拉雅山矮了1米?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