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巨貪和珅的後人已是農民,沿襲清朝習俗:好面性格流傳了下來

巨貪和珅的後人已是農民,沿襲清朝習俗:好面性格流傳了下來

巨貪和珅的斂財能力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是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首富!!!

然而,僅僅49歲,他便被嘉慶帝賜自盡,而他的後人如今則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

和珅後人和英琦

哈爾濱向南60公里,黑龍江五常市第一大鎮,拉林,和珅後人和英琦就住在這兒,不僅僅是和珅後人,索額圖、鰲拜、譚泰、付恆等八旗子弟的族人們都有,按八旗編製,每旗有頭屯、二屯、三屯3個旗屯,稱為「京旗24屯」!

他們相當於是被流放,這源於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的一道搬遷令,那個時候,八旗子弟們生來不用勞動便拿朝庭俸祿。即公元1744年,京城的滿族八旗子弟已人滿為患,給政府財政造成巨大負擔,加之東北常年受羅剎國(今俄羅斯)侵略,清政府決定將京城內「閑散旗人」3000戶遷至拉林。。。

就這樣,和英琦的祖先來到了這兒,時至今日,和珅依然是家族的驕傲:

和英琦家現在還擁有和珅「老影」(祖宗畫像),這也是拉林8張「老影」中,現存的惟一一張真品了!!!

每到大年三十,和英琦家族就會跪請出「老影」,族人會從各處趕來,一起祭祖,因為滿族以西為大,即便是平時,「老影」都放在西牆,西炕也是不能坐的~~~

不僅如此,這兒的喪葬習俗完全沿襲於清朝,比如說嫁女兒都是清朝的禮儀,那場面如同古裝電視劇似的;還有嫁女兒的習俗「殺黑豬」,殺豬前向豬耳朵里倒酒,豬擺頭了,就叫「領生」,說明神靈同意了這場婚事;不僅如此,因為這些戍邊八旗子弟的到來,拉林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董,初步估計,珍貴文物超過3000餘件。。。

因為歷史原因,這兒並沒有發展為軍事重鎮,久而久之,這些戍邊八旗子弟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比如說拉林當地的何玉歧是赫舍里·索額圖的第十二代孫,要知道,清朝時期的索額圖主要生活就是遛鳥、喝茶、聽戲,如今主業則是種地,但在農閑時,下棋、抽旱煙、和族人們嘮嘮祖上的事兒。。。和珅後人和英琦也是這樣!

作為來自北京的八旗子弟,他們講話一點沒有東北口音,年輕人的普通話很標準,而上些年紀的人,說話都帶著幾分京腔;不僅如此,他們還帶來了北京的豆汁,每年5月份喝豆汁兒。。。

不僅如此,曾經的大排場他們也繼承了下來:雙橋子村村長趙亞平是愛新覺羅氏後裔,每年過年都會包上一百斤面的餃子,要用大缸裝,他調侃道:「咱正黃旗還能不講這排場?現在的八旗後人們都不會說滿語了,是地道的農民,但這好面兒的性格還是流傳下來了,可以說我們這的人樸實、豪爽,也可以用老百姓的話講,善侃能吹,講排場。」

你認為怎麼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趣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十年,他從破爛里揀出50噸文物,無償捐獻八千獎金:原則問題
嫁小十幾歲唐僧的女首富:八旗子弟後人,斥資兩億還原紫檀故宮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