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讀書隨筆:

(一)用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作者:王海鷹

序語:漫讀詩書,智慧叢林,有多少雋永秀句,或讓人過目難忘,或使人終身受益,或叫人忍俊不禁,那些智慧與深層的內涵甚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感悟人生,凈化心靈,升華思想。今從幾部影響較深的文學作品中摘選幾個較為深刻的醒世之句,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們共同鑒賞。

《故土》: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兩地書》: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隻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麼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來改革之外,也再沒有別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於「現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

《阿Q正傳》:他先前跑上城裡去進洋學堂,不知怎麼又跑到東洋去了,半年之後他回到家裡來,腿也直了,辮子也不見了,他的母親大哭了十幾場,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後來-----假洋鬼子們復活了。

《無聲的中國》: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紀念劉和珍君》: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魯迅先生用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魯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魯迅的藝術才華賦予了作品人物永恆的生命,他用簡煉語言點字成金,而這些金句都是人生經驗、人性靈魂之大成,這樣的語言,真實感強,其語言風格讓人沉醉,給我們帶來心理內含的豐富和深刻。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魯迅,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魯迅先生說:要使中國有希望,必須揭露、批判國民的愚昧、麻木,療救國民的靈魂。他一生都在思考國民性問題,並以筆為刀,解剖中國人的靈魂,對民族精神的消極方面給予徹底的暴露和批判。尤其是對奴性人格精神弱點的批判,在他筆下塑造了像孔乙己、阿Q、華老栓、陳士成、祥林嫂等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鬱積的怨憤之氣。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

揭穿自己身上的瘡疤,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魯迅的憂國精神是那麼的不屈,他的憂患意識是那麼的深重,他對那些「怒其不爭」,用阿Q精神勝利法自欺和欺人的國民之麻木的靈魂是那麼的痛徹心扉。阿Q的精神勝利法在今天還十分普遍,魯迅劍鋒的筆頭刺痛了過去和現在許多人隱晦的痛處,他讓那些需要剖析靈魂的人感到了恐懼,這些人怕看他的文字。其實,人人都想當靈魂的劍手,宰的都是別人的靈魂,倘使刀尖向著自己,早都跑光了。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他對那些「怒其不爭」,用阿Q精神勝利法自欺和欺人的國民之麻木的靈魂是那麼的痛徹心扉

在中國的過去和現在,也還有許多人愛看他的文字,也還有許多不怕死不怕靈魂痛苦的人存在。這些人得益於他作品中孜孜以求的靈魂探索,從而達到解剖自己的大無畏精神。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先生就是這樣在尋覓著喚醒民眾精神的小詩,尋覓著中華民族的希望,一橫眉,一俯首,就是他不屈的脊樑! 所以我說,魯迅是中國的,魯迅更是世界的!

讀書隨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用他如劍的筆鋒探索靈魂的歸屬!

一橫眉,一俯首,就是他不屈的脊樑!魯迅是中國的,魯迅更是世界的!

王海鷹 創建於2018年9月2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