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亞特蘭蒂斯:一個警世寓言?

亞特蘭蒂斯:一個警世寓言?

2000多年來,關於亞特蘭蒂斯的研究和尋找從未斷絕過,各種學說層出不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除了柏拉圖的敘述,有關亞特蘭蒂斯的一切,至今都是在猜測之中,還沒有任何真正的考古學發現。

亞特蘭蒂斯:一個警世寓言?

警示人類不要墮落

於是,一些學者對亞特蘭蒂斯的存在抱否定態度,他們認為,柏拉圖虛構了一個因腐化墮落而被天神降罪的富強帝國,是為了警醒希臘人民不要只顧貪圖享樂,否則就會重蹈亞特蘭蒂斯的覆轍。亞特蘭蒂斯的沉淪故事其實就是他的道德寓言。

確實,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如果只知道聲色犬馬,而不是勵精圖治,它就會真的走向完全毀滅。這樣的事例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不只一次。

歷史上著名的古巴比倫文明就是在荒淫墮落中走向毀滅的。公元前7世紀末,巴比倫城是當時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今伊拉克境內)最壯麗最繁華的都城,圍繞城市的城牆有好幾層樓那麼高,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賓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因此古希臘大詩人荷馬又把巴比倫城稱為「百門之都」。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

城裡最壯觀的建築物,就是著名的「空中花園」,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

興盛的巴比倫在道德方面日趨墮落,巴比倫的貴族們忙於爭權奪利、縱情享樂。在《聖經》的記載中,巴比倫被描述得儼如淫窟,是道德敗亡的可恥代表。浸淫在慾海之中,令各階層的巴比倫人對外族侵佔都無心抵抗,他們以為他們的城牆是那樣高大而堅固,誰也攻不破。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利用穿過城牆的幼發拉底河打進來。公元前539年的一個夜晚,巴比倫的一個年輕王子正在舉行狂歡宴會。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上游修築了一座水壩,攔住河水,他的軍隊從放干水的下遊河床中偷偷進到城裡,未經交戰就佔領了巴比倫。

巴比倫王國滅亡了。巴比倫的繁華,巴比倫的奇蹟,巴比倫的高牆銅門和它的「空中花園」,都變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廢土。

無論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還是真實存在的巴比倫,都曾因墮落而毀滅。柏拉圖也許是通過一個傳說來警告世人,文明一旦墮落,就將永劫不復!

環境災難的恐怖記憶

亞特蘭蒂斯不僅是一個道德寓言,同時也是人類先民對大自然的恐怖記憶。在遠古時代,人類文明在大自然面前顯得異常脆弱,有多少繁華的文明因火山噴發、地震怒吼、海嘯咆哮,而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留給遠古先民最恐怖的記憶恐怕就是全球泛濫的大洪水了,世界各大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而這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聖經》所記載的兩河流域大洪水:由於人類在地上作惡,所以使上帝決心要毀滅這個世界的文明。只有諾亞一向對上帝十分虔誠,所以上帝要搭救他。諾亞聽從上帝的吩咐,造了一隻很大的方形舟船,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還帶了幾隻動物和一些種子。沒過多久,烏雲布滿天空,黑暗籠罩了大地,狂風暴雨襲來,滔滔洪水淹沒了一切生命,只有那隻方舟在茫茫無邊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風住了,河水平靜下來,諾亞方舟得救了,大地的生命重新開始了。

地質學家雖然迄今還沒有找到諾亞方舟的證據,但根據兩河流域自然環境推斷,當地的確可能發生過毀滅性的大洪水。科學家推算地球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是在1.2萬年前達到巔峰,那時全球海平面要比現在低很多。隨著全球氣溫回升,各地冰河融解,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超過一米,使不少海岸及地勢較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浸。

大洪水不是遠古先民唯一的恐懼,火山、地震、海嘯無一不是毀滅遠古文明的惡魔。公元79年8月的一天,古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龐貝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在18小時之後消失。

維蘇威火山位於義大利南部,海拔1280多米。古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龐貝坐落在這座火山的南面。這裡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饒,在成排的葡萄架和油橄欖間,龐貝人栽種著穀物、蔬菜,還有很多迷人的鮮花。流向地中海的薩爾諾河繞龐貝而過,連接起古羅馬帝國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使龐貝成為名噪一時的繁榮都市。

然而誰能料到龐貝身旁的這座沉睡千萬年的火山,突然會在公元79年的一個深夜蘇醒過來,張開血盆大口瞬間吞下了聲名遐邇的龐貝城!在那一刻,熔化的岩石以超音速的速度噴發而出,火紅色的岩漿飛上幾千米高空。然後,灼熱的火山碎屑暴雨一般從天而降,向著龐貝傾瀉而來,覆蓋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岩漿騰起的氣浪燒烤著路邊的建築物和奔跑躲藏的人們。最後,一夜之間,這座繁華名城被完全埋葬在火山岩漿之下。

一位龐貝人死在繪有植物花葉的壁畫下,當人們在一千多年後挖掘出他的遺骨時,同時發現那幅壁畫上刻有一句銘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

對人類未來的警示

2500年前一個可怕的夜晚,古希臘城市赫里克和它的所有市民一下子就被海水吞沒。

赫里克位於雅典以西150公里的科林斯灣,曾是古希臘眾城邦中最繁榮的大都市,政治、軍事、經濟實力雄厚,長期以來是25個希臘城邦的盟主。然而不幸的是,公元前373年的一個寒冷冬夜,一場恐怖的大地震降臨了,強烈的地震伴隨著毀滅性的巨大海嘯,將赫里克城徹底淹沒。

災難發生的十幾年後,柏拉圖寫出了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有論者認為,古希臘赫里克城一夜之間沉入海底則是柏拉圖同時代發生的事,赫里克一夜之間被海嘯捲入海底,震撼了整個希臘。這個慘痛的記憶在柏拉圖心中久久揮之不去,因此他創造了一個虛構的文明來闡述他的政治哲學,並將它作為一個文明興起和衰落的寓言。

這樣的寓言直到今天仍對人類有著警醒作用。今天,我們的文明正面臨著空前威脅:我們正在與全球變暖、水資源缺乏、污染、沙漠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許多問題作戰;在此之外,又有貧富分化、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武器等威脅;而瘟疫流行、超級火山噴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也不是毫無可能。

如果我們的文明不能有效應對這些災難,最後的末日場景就是生態圈完全崩潰,海洋、大氣和土地全被污染,人類文明再也難以為繼。就像人類歷史上諸多被湮沒的古文明一樣,現代文明也有可能瞬間毀滅。

偉大的文明可以建立,也可以毀滅。人類的歷史給我們無數教訓,今天的人類應當警鐘長鳴。

作者寫於2015-12-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補充蛋白粉有必要嗎?
末代皇帝溥儀的天津生活是怎樣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