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茶院:茶葉深加工做起食用菌大文章

中茶院:茶葉深加工做起食用菌大文章

以廢棄的茶修剪枝條養殖的食用菌

誰也未曾想到,一盆蘑菇「闖」進了茶的未來。

10月21日下午,茶與未來的論壇在2017年世界休閑博覽會之「南方有嘉木」茶主題展期間舉行。論壇邀請各界「大咖」,立足茶領域,從科技、水、旅遊景觀等多視角共同探討茶的未來,碰撞智慧火花。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茶院」)茶食品所副所長張海華博士作為首個演講嘉賓登台,雖然說的是茶,可她卻特意帶來一盆食用菌擺在論壇區展示,引起到場觀眾的好奇圍觀。

張海華博士發表演講

「我今天帶來的這盆食用菌非常特別,因為它的種植基料里有茶。「張海華博士在隨後的演講中解開了大家的謎團。她解釋說,目前,我國茶產業發展總體顯現資源供給不平衡矛盾,與此同時,在食用菌栽培領域,尋找新的基料緩和原料需求與生態環境間的博弈迫在眉睫。「我們為這二者找到了契合點。根據茶園生產管理需要,大量的茶樹需要修剪枝,於是我們嘗試利用茶樹廢棄物作為食用菌的種植原料,變廢為寶,同時也讓食用菌獲得了全新的、經濟的、可持續的規模化原料。」

茶與食用菌的「聯姻」,源自幾年前,一線深加工茶企向張海華團隊「倒苦水」的經歷。他們說,在生產過程中,茶葉深加工副產物太多,給環保帶來了很大壓力。2012年開始,由中茶院茶食品所團隊開始著手研究茶葉深加工副產物與食用菌種植基料的結合,成功研發後,他們進一步延伸觸角,將目光瞄向了體量更為龐大的未利用的茶修剪枝條,實現「變廢為寶」。

「茶與未來」論壇現場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麗水蓮都、麗水龍泉、麗水景寧、江蘇鎮江、湖州安吉等地完成中試及工廠化試驗,幫助食用菌企業節本高效,實實在在地產生了效益。團隊自「十二五」規劃伊始一直堅持以茶資源「全價利用、跨界開發」科技理念為指導,至今已開發了50餘套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技術支撐和服務茶及跨界企業近百家。

據了解,本次「茶與未來論壇」是2017年世界休閑博覽會茶展的重要版塊之一。演講最後,張海華暢想「茶+食用菌」的未來休閑模式。

「我國現有約4300萬畝茶園,在一壟壟的茶行中種蘑菇,未來,可以實現一邊欣賞茶園景色,一邊采蘑菇;另一種休閑模式,是讓以茶副產物為基料種植的食用菌盆栽走進家庭,走進千家萬戶。」

朱躍進研究員發表演講

「茶與未來」論壇主持人、茶界學者張士康

張海華的發言引得茶葉專家學者紛紛發言。中茶院朱躍進研究員表示,近年來中茶院一直致力於尋找茶產業優化發展的路徑,不光是以食用菌原料為代表的茶資源生態循環利用,茶樹的葉、枝、花、果都有功效成分,他們嘗試將茶資源與食品、種植、養殖、日化等多領域融合跨界,為茶產業躍升發展提供思路。記者了解到,此前中茶院開發的一款茶緣酒,與知名白酒品牌達成合作,目前已成功進入流通領域銷售,並成為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指定用品。

一款款可以吃、可以喝、可以用、可以玩的茶產品向社會傳遞:茶的未來如此精彩!

(來源:浙江在線/圖片蔡培均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微刊 的精彩文章:

未來最奢侈的生活,半卷閑書一壺茶

TAG:茶道微刊 |